Re: [闲聊] 伏笔或是硬拗?大家怎么判断?

楼主: bm200300127 (逼M)   2017-08-30 13:34:23
※ 引述《ccyaztfe (best_troll_tw)》之铭言:
: 最近看到板上有人在酸海贼王的伏笔,突然有感而发
: 所谓的伏笔,说穿了就是前后呼应,在前面的某些设定到了后来能够发挥作用
: 但是却也有作家曾经表示:所谓的伏笔,其实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回头翻一下前面的剧情,看看哪些是可利用的才拿来前后呼应,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
: 姑且不谈这种方法算不算伏笔,各位认为怎么样的情况能够算伏笔?
: 我个人在这边先抛砖引玉,以大家讨论的海贼王为例
: 有个东西我认为就是伏笔,神不神不列入考量,那个伏笔就是D
: 蒙奇D鲁夫,哥尔D罗杰,波特卡斯D艾斯
: 这很明显就是作者想用这个D搞事,虽然非常明显也没啥惊讶感,但这确实就是伏笔的一种~
先说一下,我个人认为伏笔要客观认定适合用强度分,而不是有无。
两者的差别简单说就是,有无→判断作者有无意图(判断作者是否有意埋梗)
           强弱→理解是否有剧情高潮(争议点,因为有埋也可以很烂)
更白话一点的譬喻就是,有无→你有没有认真读书(你的创作过程,不可见)
           强弱→你有没有考出好成绩(你的作品,可见)
依据创作者创作方式的不同,
我认为有些创作方式适合做出高强度的伏笔,有些不容易。
这边就得说强弱判断的标准
(以能否塑造剧情高潮为标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认为的)
1.具体程度/隐蔽程度
2.与剧情关连的程度
1.具体程度/隐蔽程度
你把伏笔的线索说得越清楚、你这伏笔强度越高。
你让读者越看不出来“这是伏笔”,你这伏笔强度越高。
这是看起来相斥但是实际上并不相斥的要素。
具体程度为什么重要?
举个例子,海贼王──D的意志是一种具体程度低下的伏笔,从头到尾看不懂这啥洨。
所以这东西就算反复出现,也不会勾起我们的情绪波动,因为根本不知道这是啥。
就算到最后D的真相公布了,阅读的感受大概也只会“喔,原来是这样啊。”
而隐蔽程度则是伏笔的精华,
藏得越好,爆开来的时候那种震撼感会越大。(譬如最近冰与火S7EP7就爆了个大伏笔)
隐蔽程度通常牵涉到视角与线索,
你用不同的叙事视角,你会看到不同的光景,像是你可以想像你看到一个金属球,实际上
可以是一个金属汤杓的底部,转个视角就可以看到全貌。
以及,可能故事本身没有提供你关键线索,导致阅读上不会联想到谜题与解答的关联性,
既然联想不到,那你不会去做解谜的动作,自然看不出“那是个谜”。
当然这些技巧千奇百怪啦,举几个常见的面相而已。
2.与剧情关联/首尾呼应的程度
有些伏笔是这样:
跟你过半的剧情无关、无影响,只是曾经有某个谜、而在若干年之后解开了,这样。
这种能不能称之为伏笔呢,我认为就是相对弱的伏笔。
譬如原PO提到某作者说:‘在创作过程中,回头翻一下前面的前面的剧情,看看哪些是可
利用的才拿来前后呼应,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
通常,作者的创作方式越开放(想到哪写到哪),会比较认同这种方式。
这蛮常见的,也不是说很差的方法,只是我个人倾向这是“设计感”比较弱,能制造的剧
情高潮程度有限的创作方式。
举个例子。
某国有五大家族,其中主角所在的A家族和B家族,设定缜密,但是CDE就没什么设定
,大概就空有个概念(好斗啦、狡诈啦)。
所有人都是从这种地方开始的,但之后就不太一样。
方向1 先设定/封闭
比较能做出高强度伏笔的,会在CDE家族中设定一种核心情节,譬如B与C有过什么事
件、E曾经做过什么,动机、目的,以及对于未来的影响,并安排这些设定最后能引爆出
AB的分裂和局势变化。
方向2 后设定/开放
CDE家族空有概念,AB演到哪、需要新角色,从C那边抓一个来,譬如希望造成AB
分裂就填写给他一个能使AB尴尬的设定,DE如法炮制,看写到哪、需要什么,抓来确
认和过往“已公开资讯”不冲突即可。
前者的封闭性可以造成最强的伏笔高潮,但相对的剧情如果需要变动,弹性会比较差。
(但是其实没有不可解套的方式,比方说猎人蚁篇我认为是一种在弹性极差的状况下找到
一个可以处理蚁王的合理解,当作品越具体、封闭性越强,这种合理解越难找,有些开放
主张的创作者会基于这样过于费时而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
后者反之,就是提供有限且模糊的资讯,在日后需要时补上,犹如麦块地图可以往外接近
无限地随机扩张一样,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因为是因应当下需要所以不容易出错,但反之
就是设计感较低,我认为这种方式能塑造的剧情高潮在制作手法上会受限。
这两种没有什么绝对的分野,只是举出典型好做比较。
回头来说,如果“新公开的设定/剧情”能紧贴著所有情节发展、最后又能做到首尾呼应
,那读者也未必看得出来它在创作过程是属于哪一种,因此必须回归到作品表现是否得宜

总的来说,
伏笔的强弱常取决于准备期有多长(还蛮不符合商业考量的)。
越强的伏笔,通常在越早期就得决定伏笔的脉络,而这也代表着“预先设计好了方向与终
点”,所以编剧上常讲要先决定终点。
依照作品形式或体裁不同,越是长篇连载型的作品越难做出这种效果,大多采用开放式的
方式去处理伏笔,保留弹性,以及容错率。(毕竟被喊吃书不是啥好事)
而有着好伏笔的作品,通常就是作品产量会显著低,属于精雕细琢型。
以本文的标准来看,
海贼王至今的伏笔强度不算很强,譬如鲸鱼拉布与鬼岛是个可有可无的联系,但要说是伏
笔也未尝不可。
一点浅见。
作者: linzero (【林】)   2017-08-30 13:38:00
伏笔重点在伏,不伏的话就跟正常剧情进展没两样了
作者: benson50913 (刀剑厨)   2017-08-30 13:39:00
影帝莱纳100%符合这篇的观点
作者: RabbitHorse (赤兔马)   2017-08-30 13:44:00
推 分析有理
作者: siro0207 (希罗)   2017-08-30 14:11:00
处理蚁王的合理解..但我觉得这个解的伏笔强度超低耶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7-08-30 14:16:00
鲸鱼拉布,你不说我都忘了还有这玩意xd话说,我认为伏笔未必要‘伏’。像火凤的计中计那样,诱导读者想歪,其实也是一种很高竿的创作方式
作者: newsboy3423 (送报生)   2017-08-30 14:22:00
推这边 强大的伏笔应该是去诱导读者落入人性思考盲点
作者: Zeroyeu (凌羽)   2017-08-30 14:29:00
还是要推巨人,我会收完这整套的~
作者: bangch (BANG)   2017-08-30 14:33:00
这时候只好提圣石小子的殛克 到现在还是觉得很猛
作者: newsboy3423 (送报生)   2017-08-30 14:35:00
推金光剑影魔踪
作者: howdo1793 (布比)   2017-08-30 14:40:00
钢炼 : 军方有危险啦!!!!!!!
作者: angrybirds11 (angrybirds)   2017-08-30 14:50:00
冰与火的伏笔?
作者: enjoytbook (en)   2017-08-30 15:22:00
像是基地,那么明显的缺失隔超久才被拿出来xd
作者: dolphinsun (Riesz)   2017-08-30 15:28:00
推这篇
作者: kirbycopy (铁面骑士)   2017-08-30 15:35:00
大长老:愚蠢 要是没分成两个人就不会被赛亚人杀了
作者: prudence (烦恼皆菩提)   2017-08-30 15:40:00
这篇很推
作者: maplenight (刀下留人)   2017-08-30 15:44:00
伏笔推枪弹2
作者: notneme159   2017-08-30 15:47:00
冰与火之歌整个变成巫妖王之怒了啊
作者: ADIMM (200HMz)   2017-08-30 17:17:00
冰与火第七季这种剧情跟八点档差不多了
作者: dzshdavid (立委)   2017-08-30 18:58:00
冰与火S7真的看到赌烂...
作者: fragmentwing (片翼碎梦)   2017-08-30 19:06:00
大推这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