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曾经辉煌一时的手游新创大厂,他们现在沉

楼主: alinwang (kaeru)   2017-06-17 20:34:51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0905
曾经辉煌一时的手游新创大厂,他们现在沉沦到哪里了?
事到如今,我们还能在一些手游历史排行榜上看到这些辉煌一时的名字,但他们的排名只
能说“往事终究只能回味”,再看到也只是令人鼻酸罢了。回顾一下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
游戏大厂。
《植物大战僵尸》《水果忍者》《愤怒鸟》……也许你从来不知道它们的开发商都是哪家
工作室或者是哪家公司,但你一定在手机上玩过这些风靡一时的游戏。它们曾在智慧手机
刚刚兴起的那些年,统治了我们的零碎时间。
然而时至今日,似乎大家的手机已经被一些新面孔占领,比如《阴阳师》、《Pokemon Go
》、《传说对决》等等,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上面提到的“老手游”仿佛蒙
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借今天这篇文章,就请大家一同回顾那些已经被人渐渐遗忘的手游
大厂。
PopCap
PopCap 游戏于 2000 年成立。创立开始,就推出了《宝石方块》这款热门游戏,可以说
是现在三消游戏的鼻祖,曾在 2002 年入选 IGN 主办的世界电脑游戏名人堂,成为继《
俄罗斯方块》后第二款入选的同类游戏。
在 2004 年推出的《Zuma》更是让 PopCap 声名鹊起,配置要求低、操作简单易懂,在当
时的电脑上几乎必装。
随后在 2009 年,PopCap 打造出了他们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植物大战僵尸》。
在 PC 平台发售之后,这款创意十足的休闲游戏迅速吸引了众多轻度游戏用户,不仅获得
媒体的一致好评,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获得不少年度游戏奖项。之后 PopCap 转
战新兴的行动游戏市场,游戏在登陆苹果应用商店后立刻创下了 9 天内下载量突破 30
万的纪录,成为有史以来最快获得 100 万美元收入的收费 App。
而藉著《植物大战僵尸》的大卖, PopCap 在 2010 年总营收一下超过了 1 亿美元,跻
身顶级中小游戏开发商之列。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718-13178.jpg
首发于 PC平台,在行动平台大卖的《植物大战僵尸》。
就像每一个想要做大、做强的工作室一样,PopCap 首先想到的是上市。当时的 PopCap
总裁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现在看来可能会让人抱憾终生的决定:将工作室以 7.5 亿
美元的价格出售给 EA。于是在 2011 年 7 月,EA 收购了 PopCap。随之而来的就是每况
愈下的财政状况,以及无休止的裁员。
‧2012 年 8 月,PopCap 宣布对位于西雅图、温哥华地区的北美工作室进行大规模裁员
,甚至《植物大战僵尸》的主设计师也在裁员名单的行列。
‧2012 年 9 月,PopCap 关闭都柏林工作室。
‧2013 年 4 月,PopCap 关闭了位于加拿大的温哥华分部。
‧2014 年 9 月,PopCap 的创办人之一 John Vechey 宣布离职。而另两位创办人Jason
Kapalka 和 Brian Flete 也已先后离开。自此,所有创办人都已经离开这家工作室和它
的母公司 EA。
‧2017 年 5 月,PopCap 宣布对西雅图总部进行裁员。官方给出的说法是, PopCap 准
备回归本源,以更小更精干的团队,专注于开发现有游戏系列和全新的作品。
在游戏方面,PopCap 于 2013 年发售了万众瞩目的《植物大战僵尸 2》,只登陆了行动
平台,并没有选择 PopCap 之前作品受众最广的 PC 平台。
摇身一变成为免费游戏的《植物大战僵尸 2》
在 PopCap 走红的初年,让手游厂商赚得荷包满满的免费游戏还没有成为市场主流,而在
被 EA 收购之后,PopCap 很明显急于在免费游戏市场中分一杯羹。但经验不足的他们将
《植物大战僵尸 2》做成了一个如今看来十分急功近利的游戏:很多植物都需要付费来解
锁,而游戏难度的陡增也都必须透过花钱来应对。很明显,这种游戏模式让初代作品在
PC 端培养起来的老玩家不由得退避三舍,在不储值就玩不下去的情况下,少有付费玩家
会真正买帐。可想而知,《植物大战僵尸 2》遭遇了玩家、媒体评价的滑铁卢。
面对蜂拥而至的批评,PopCap 很快就声明他们将让《植物大战僵尸 2》登陆更多平台。
然而四年过去了,游戏唯一新增的平台只有 Android。
当然,PopCap 不是没有做出其他方向的努力。他们于 2014 年推出的射击游戏《植物大
战僵尸:花园战争》登入了 Xbox,但这款游戏的类型转变巨大。2015 年 PopCap 曾公布
游戏的累计玩家数量突破 800 万,看上去这一数字还算让人满意,但要知道这是把周边
游戏以及会员赠送算了进去,难免有些灌水的成分在。
PopCap 还在不断地推出衍生作品,《植物大战僵尸:花园战争 2》于 2016 年年初在
Xbox One、PS4 以及 PC 上同时推出,59.99 美元的首发定价 (前作定价 29.99 美元)
似乎宣告 PopCap 要把这个系列做成 3A 大作,然而结果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对挽救颓势
并没有起到什么帮助。游戏的定价也在一年内就永久降价,从 59.99 降到了 29.99,即
便这样,这款游戏的市场表现也难以令人满意。同期, PopCap 还推出一款卡牌手游《植
物大战僵尸:英雄》,同样是无人问津。
可以说至今为止,除了初代作品,PopCap 围绕《植物大战僵尸》这个系列做的产品都没
能叫好叫座。
纵观 PopCap 17 年来的历史,在前 10 年的时间里,PopCap 都是稳健而富有创新精神的
。然而自从《植物大战僵尸》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整个公司似乎就跑偏了。选择被
EA 收购,让他们丧失了对作品题材的决定权,《宝石方块》和《Zuma》两个赖以成名的
系列再没有诞生任何一款续作。
我们不知道 EA 是否会把 PopCap 也加入到“解散工作室”的全明星阵容中,但这种担忧
不见得不存在。
Gameloft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62-61857.jpg
精品大作频出的 Gameloft。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 Gameloft 的“手机版 3A 大作”,因为从 1999 年建立起,这家法国
公司就致力于在手机上移植其他平台的大作。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Gameloft 其实是法国游戏业巨头 Ubisoft 的兄弟公司,实际控
制人都是 Guillemot 家族,也正是由于这层关系,Gameloft 初期就移植了诸如《汤姆克
兰西:纵横谍海》、《波斯王子》等大作。在处于萌芽阶段的手游市场上,Gameloft 以
其精细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以及大作的知名度迅速累积了口碑,甚至有了“Gameloft 出
品,必属精品”的美誉。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65-70425.jpg
iPhone 刚发售的一段时间,《刺客教条》是游戏中的佼佼者。
同样的,在 2007 年 iPhone 发售后,Gameloft 抓住了新平台的契机,接连推出《刺客
教条》、《地城猎手》等佳作,一举抢占了世界第一手游厂商的宝座。质量的优秀以及涉
猎题材的广泛让 Gameloft 收入非常好,在 2006 年就创造了 6,840 万欧元的收入,
2011 年更是暴增至 1.64 亿欧元。
随着财富的积累,Gameloft 也大张旗鼓地扩张,在世界各地开设了分部,各地的其他分
部也是数不胜数。
在大肆扩张的同时,Gameloft 似乎也陷入了制作“大作游戏”的窠臼。在 iOS 平台上抢
占了先机的他们制作了很多模仿痕迹很重的游戏:比如《N.O.V.A.》就是翻版自《Halo》
,《Gangstar》则对应《侠盗猎车手》,《Modern Combat》更是连名字都与《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十分相似。很显然,在当时初生的 iOS 平台复制其他平台的成功作品是最
有效也风险最低的,这些“大作”在 iPhone 发售的头几年给 Gameloft 带来了丰厚的收
益。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68-57364.jpg
不仅名字和内容像,连美术风格都很像《Halo》的《NOVA》。
Gameloft 一时风雨无阻,但是他们的弊病也很明显:他们自己的品牌仍显弱势。《刺客
教条》、《彩虹六号》、《潜龙谍影》等知名系列都是来自于他方的授权,而“大作”游
戏的称号也不能给玩家带来什么深刻印象。于是,一直以来 Gameloft 赖以为生的高定价
、高品质手游路线终于在 2012 年,被免费手游的崛起打破了。
Gameloft 之前的运作模式注定旗下不会有太多知名作品,更谈不上什么粉丝效益,高定
价又在免费游戏面前显得无比笨拙,收益也停滞不前,在 2012、2013 两年,虽然
Gameloft 销售情况还不错,但利润却以百分之 20 以上的速度下降。
受免费游戏的冲击,Gameloft 也选择投身这个他们并不熟悉的领域。但因为游戏免费的
缘故,品质自然也要缩水一些,模式也变成了游戏内商城外加全程上网。
这样一来,Gameloft 画面优秀、制作精良的长处无法得到施展,而且他们对于游戏内商
城的设计又不那么熟练,结果往往是游戏刚上市用户数量还可以,但很少能转化成付费群
体。Gameloft 一下陷入了每年游戏出得不少、赚钱却不多的轮回。每款游戏开发成本相
比休闲游戏高,回报比却远远不及三消手游,外加全球众多分部的运营成本,种种因素都
让 Gameloft 不堪重负。
2014 年,Gameloft 头一次跌出了 iOS 游戏发行商收入榜的前十,而到了 2014 年底,
Gameloft 居然出现全年亏损 635 万欧元的惨况。受此情况影响,Gameloft 不得不关闭
之前开遍全世界各地的工作室,2015 年关闭的七家工作室中更是不乏纽约、深圳这样十
年以上资历的老牌工作室。
然而这样大规模的裁员并没有止住财报上的颓势,即便节省了成本并且推出 20 余款新作
,Gameloft 还是在 2015 年全年亏损了 2,418 万欧元。在全球手游市场每年以两位数百
分比速度快速成长的同时,这个曾经的王者被远远地甩在了时代后面。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71-14493.jpg
Vivendi 执行长 Stéphane Roussel,就是他主导了收购 Gameloft
Gameloft 在 2016 年仍然没能摆脱财务危机,随着其股价的大跌也终于在 6 月初被觊觎
他们许久的法国传媒巨头 Vivendi 收购成功,之后 Guillemot 家族也集体退出董事会。
Gameloft 彻底与 Ubisoft 分道扬镳,失去了《刺客教条》等知名系列的授权,可以说前
途堪忧。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Vivendi 刚一接手,Gameloft 便立即宣布要推出四款手
游,当然,无一例外都是内部商城奇多的免费游戏。
曾经精品频出的 Gameloft 终于倒在了时代的潮流面前,泯然众人矣,现在其出品的千篇
一律的内部商城手游不免让老玩家怀念起当年的优质游戏。有玩家在 Twitter 上向
Gameloft 官方表示怀念过去付费游戏的精良制作和优秀用户体验,官方 Twitter 毫不
留情地回复:“很抱歉,我们以后将不会再制作买断制游戏。我们以后的游戏都会是免费
游戏。”
Gameloft 刚刚公布了 2017 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净利润仅为 320 万美元,但 Vivendi
还是对其前景表示很乐观,因为游戏的下载量和用户量都还不错,它们还宣布接下来数月
,Gameloft 又要发布四款免费游戏。不用说玩家也都知道:至此,这家曾经叱咤风云的
付费手游大厂已经沦为资本家吸金的工具。
Halfbrick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75-59209.jpg
Halfbrick 和他们制作的游戏。
也许这家工作室对你而言有些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水果忍者》(Fruit Ninja) 这款席
卷全球的神奇作品。
很多人说它就是为铳控而生,将智慧手机和功能手机最重要的不同点:触控,与游戏内容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甚至在 WCG 这种国际级的电竞比赛上,《水果忍者》也曾作为参赛
项目,足见其影响力之巨大。
澳大利亚游戏公司 Halfbrick Studio 成立于 2001 年,在创业初的十年内都在从事外包
手游制作。直到 2010 年上半年,公司陷入困境,除非游戏销量超过 30 万,否则就面临
倒闭的危机。
就如同多数励志故事一样,设计师 Luke Muscat 带领他的小团队为公司开发了《水果忍
者》。三个人花了六周时间创造出了这个刚开始并不被人看好的游戏,当它于 2010 年
4 月登陆苹果 App Store 的时候,整个公司都被它的表现震惊了。这个老少咸宜、操作
简便又乐趣横生的游戏,在 3 个月内就突破 100 万下载量,发售两年后更是超过了2亿。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80-42534.png
将触控和游戏内容完美结合的《水果忍者》。
Halfbrick 活下来了,从濒临破产的处境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暴发户,昨天还在考虑
没了工作怎么活的员工,第二天已经准备好去国外享受有薪假期。当然,Halfbrick 游戏
的开发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马上趁热打铁,开发出了第二款,也是他们最后一款大获成
功的游戏《疯狂喷气机》(Jetpack Joyride)。
《疯狂喷气机》以 1 美元的售价在首周就卖出 35 万份,然而它的成功来自一个偶然的
举动:在 2011 年圣诞节促销期间,Halfbrick 把它变成了免费游戏,但是带来的收益反
而增加了许多,公司高层开始对 F2P 产生了兴趣。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88-54714.png
Halfbrick 第二款作品《疯狂喷气机》。
但是麻烦也接踵而至,Halfbrick 对采用 F2P 还是买断制一直有很严重的矛盾。而之前
的两款作品一个是买断制,另一个是 F2P,却都获得了成功,让 Halfbrick 无法做出决
定。
在这样纠结的困境中,Halfbrick 的第三款游戏《Colossatron》诞生了,这个在制作过
程中由于举棋不定而变成“收费购买加内部商城”的游戏毫无悬念地惨遭滑铁卢。游戏的
失败也给公司高层和普通员工带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司 CEO 立刻请来了管理人士空
降中层,每天大会小会不断,底层员工怨声载道,可想而知,Halfbrick 的沉沦也就此开
始了。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93-35879.jpg
第三款游戏《Colossatron》惨遭滑铁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制作了《好的主厨》(Yes, Chef!) 和《梦幻农场》(Top Farm)
这两个《开心农场》和《宝石方块》的模仿品,市场表现很一般,用户也不买帐。很难想
像过去创意十足的 Halfbrick 居然沦落到靠制作“山寨”游戏谋生的地步。许多慕名而
来的游戏从业者也纷纷开始离职,仅仅一年间居然有 30 余名员工出走,其中包括了首席
营销长 Phil Larsen,《水果忍者》的主设计师 Luke,以及美术总监 Hugh Walters。
在这之后,公司的管理变得更加专横起来,Halfbrick 在 2015 年 9 月裁掉了所有游戏
设计师,转而由高层决定游戏的制作方向,底下员工只需照做即可。产品的开发方向也由
创意和玩法变成了如何盈利,至此 Halfbrick 彻底沦为了一个靠模仿他人作品以及榨干
之前作品为生的不入流公司。
由于 Halfbrick 并没有上市,所以公司的财政状况也没有公开。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过
去那个意气风发的 Halfbrick,已经永远都回不来了。
Rovio
这家成立于 2003 年的芬兰手游公司在刚成立的前几年中算是步履平稳,藉著诺基亚祖国
的优势,他们在 Java 平台上的游戏开发顺风顺水,也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覆蓋面以及研发
能力。从 2D 到 3D、RPG 到策略游戏无所不包,还不时地制作一些外包产品,如 EA 的
《极速快感 10》和《Burnout》。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898-61655.jpg
创立之初的 Rovio Mobile 商标和他们赖以成名的愤怒鸟。
直到 2009 年,Rovio 凭借《愤怒鸟》一鸣惊人。这个看似简陋的类 Flash 游戏迅速征
服全世界,很多人沉迷在有着魔性表情的红色小鸟和绿色猪头中,轻松易懂的玩法和简洁
的操作让以前从未接触过游戏的人乐在其中。
而 Rovio 自然也赚得荷包饱饱,在 2009 到 2011 两年间,公司的市值从 10 亿美元飙
升至 90 亿美元,而 2011 年的财报显示全年的税前利润已经达到 6,760 万美元。与此
同时,《愤怒鸟》的每日全球游戏时长达到了惊人的 2 亿分钟。
在 2011 年 7 月,信心满满的 Rovio 改名为 Rovio Entertainment,打算在娱乐界开辟
疆土,向着多元化发展,更是请来了漫威影业的原 CEO 当顾问。就这样,Rovio带着手里
的红色小鸟,雄纠纠气昂昂地向娱乐圈开始进军,打算成为芬兰的迪士尼。
很快地,芬兰本土就建起了第一个《愤怒鸟》主题公园,衍生的周边产品也迅速在全世界
上架:服装、玩具和书籍一应俱全。可以说接下来的两年内 Rovio 的飞速扩张给他们带
来了巨大的效益,2012 年的财报更是创下了公司历史新高,净利润达到了 7,100 万美元
,同比成长 57%。截至 2012 年 5 月,《愤怒鸟》下载量已经突破 10 亿次。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908-25687.jpg
《愤怒鸟》主题公园。
然而好景不长,2012 年 F2P 游戏的崛起也影响到了 Rovio。市场上各类 F2P 游戏蚕食
份额的同时,Rovio 只能一次次推出怒鸟衍生游戏进行对抗。毕竟,这也是 Rovio 手上
唯一打得出去的牌。
Rovio 相继推出了数十款怒鸟衍生,从星球大战到变形金刚,从赛车到跑酷、射击游戏无
所不包,但过于碎片化的游戏开发也造成用户分流,让原作带来的巨大下载量很难在新作
品中转化为收益。此外,过多的愤怒鸟也让手游玩家产生了审美疲劳,心生厌烦,衍生作
品的市场表现并不令人满意。由于巨幅扩张,公司的人力费用和生产成本也一涨再涨,带
来了沉重负担。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911-56544.jpg
一眼望去,全都是《愤怒鸟》衍生游戏
拿得出手的名作只有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却进了娱乐圈这趟浑水,沉迷于生产衍生产品不
能自拔,想要把怒鸟的剩余价值全部榨干,Rovio 很快就为自己鲁莽的行为付出代价。
在 2013 年,Rovio 的全年总收入仅仅增加 2.5%,但是由于扩张带来的成本增加,利润
竟下跌了 57%。2014 年利润更是同比下跌 73%。到 2015 年,全年竟然出现了 1,300 万
欧元的亏损。
同在芬兰的 Supercell 经常拿来和 Rovio 相比较,他们以 2012 年横空出世的《部落冲
突》席卷世界,并且接下来孜孜不倦地更新老游戏、开发有创意的新游戏。Rovio 则攥著
自己手里的怒鸟,疯狂地量产著衍生品。在 2012 到 2016 年间,Supercell 总共只发布
了 4 款游戏,而 Rovio 发布了 52 款愤怒鸟。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5 年
Supercell 净利润达到 9.64 亿美元,而 Rovio 只能吞下亏损的苦果。
在 2014、2015 两年间裁掉一半员工并且关闭多家工作室后,Rovio 官方仍然强调,愤怒
鸟不止是一款游戏,而是一个品牌,其效益不能与游戏收益相提并论,而亏损也只是品牌
营销中的阵痛。
但是事实证明,缺乏创新精神、只会做大做空,抱着一款游戏不撒手的 Rovio 已经成为
市场弃婴。但它手里还握著最后一根稻草:和索尼影业合作的《愤怒鸟》大电影,他们只
能把公司的未来都赌在这部影片的表现上了。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914-39657.jpg
让 Rovio 咸鱼翻身的《愤怒鸟》大电影
幸运的是,这场豪赌赌对了,这部制作成本 7,500 万美元的动画电影取得了 3.5 亿美元
的票房。而在打了票房分成这一强心剂后,Rovio 在 2016 的全年收入成长了 34%,达到
了 1.9 亿美元,并且扭亏为盈,纯利润达到 1,750 万欧元。
手头稍微宽裕之后,Rovio 也开始在其他领域扩展自己的游戏项目,比如刚在伦敦成立的
新工作室就在制作一款 MMORPG。而其推出了竞技手游《Battle Bay》,里面并没有愤怒
鸟的身影,而是用舰艇进行 5v5 的对抗。
https://media.bnextmedia.com.tw/image/album/2017-06/img-1497535918-55788.jpg
新作品 MOBA 游戏《Battle Bay》
如今的 Rovio 仍然没有放弃一个成为娱乐巨头的梦想,在 2019 年,我们还会看到《愤
怒鸟》动画大电影的续集,但他们也开始把重心从实体化、娱乐化部分转移回游戏制作。
Rovio 去年财政状况的好转,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去制作一些新游戏,摆脱
滥用愤怒鸟系列的困局。至于以后 Rovio 的表现如何,或者说他们的新规划会不会让公
司的财政状况有所起色,还需要等待时间的考验。
结语
马云谈创业的时候曾经说过:“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把这
句话套用到本文所提到的四家手游厂商身上十分贴切。
这四家公司,都是在智慧手机出现的头两年以买断制作品崭露头角,制作出了大热游戏从
而一夜爆红。然后不约而同地在赚了钱之后开始膨胀,有的四处开设分部,有的进军娱乐
业,还有的找了商业靠山。然而面对免费游戏的大潮,他们并没有及时适应,抱着过去的
品牌效应不撒手,又被 F2P 锁死了创意,不是做千篇一律的仿品,就是做自己完全不熟
悉的游戏类型。
自从 2007 年 iPhone 诞生,智慧手机的普及已经进入了第 10 个年头。在这风云激荡的
十年间,手游市场也经历了从付费到免费游戏的巨大变革,潮起潮落,即便是一家已经有
所成就的厂商,也会因一个或数个失误陷入颓势,文中的这些厂商就是最好的例子。事到
如今,我们还能在一些手游历史总榜上看到这些辉煌一时的名字,但他们的排名只能诉说
往日荣光,来供人缅怀了。
下一家可轮到KONAMI吗?
作者: Zenonia (Zenonia)   2017-06-17 20:43:00
靠文章也太长,看了30秒才看完
作者: victoryman (圣立祐 彭马利哥)   2017-06-17 20:43:00
FuXk KONAMI
作者: jacklyl (超越大师)   2017-06-17 20:44:00
优文
作者: qaz19wsx96 (xyz)   2017-06-17 20:45:00
Konami现在实况野球跟游戏王还蛮稳的...下一个应该是colopl
作者: fgh81113 (阿景)   2017-06-17 20:46:00
粪game崛起的时代
作者: s32244153 (Hir0)   2017-06-17 20:46:00
全都是只靠单IP 那个IP爆炸公司也跟着爆炸
作者: blackone979 (歐派は俺の嫁)   2017-06-17 20:47:00
都被腾讯爸爸买走了
作者: anandydy529 (AndyAWD)   2017-06-17 20:47:00
Gameloft也算是靠NOKIA起家的,N-GAGE一堆游戏也是他
作者: Lupin97 (Lupin97)   2017-06-17 20:48:00
一直都想询问,EA和腾讯的收购,那种下场会比较好?
作者: anandydy529 (AndyAWD)   2017-06-17 20:48:00
做的,NOKIA死了当然会有阵痛期
作者: Kaken (← 看到他请催稿)   2017-06-17 20:49:00
FYK要倒还早啦,他们实况双手游跟游戏王应该还能吃几年
作者: spfy (spfy)   2017-06-17 20:49:00
GL是少数会把大作上WP平台的厂商...另一个是Disney
作者: Kaken (← 看到他请催稿)   2017-06-17 20:50:00
colopl目前的营运模式确实有点危险,但白猫有回温..
作者: igarasiyui (かゆい うま)   2017-06-17 20:51:00
其实Konami现在就是走进吃老本手游的循环阿 只是他老本够多 不像这几家 但是再多老本 迟早还是会吃完
作者: Kaken (← 看到他请催稿)   2017-06-17 20:52:00
FYK我觉得至少他们还有弄了一个实况足球不过以现状来说,FYK要弄新Title或者老本延续应该也有限度
作者: kitoik5427 (kitoik5427)   2017-06-17 20:53:00
推 好文
作者: Khadgar (Khadgar)   2017-06-17 20:53:00
整篇都算优文,直到最后请出党国裙带废物马云突然黑人问号
作者: mashiroro (~真白~)   2017-06-17 20:57:00
"暴发户之崛起与没落"
作者: spfy (spfy)   2017-06-17 21:00:00
因为文章来源是中国的...马云放个屁都能写一篇论文
作者: hangzer (-o- y-~)   2017-06-17 21:00:00
GL的游戏不都是模仿作 我每次看到都觉得这没问题吗?愤怒鸟很可惜 那个rpg其实满好玩的 但是课金要素弄得不好
作者: the0800 (0800)   2017-06-17 21:03:00
FYK还有游基王卡片跟相关游戏可以各种卖 要倒满难的
作者: SalivaLpaca (加七)   2017-06-17 21:03:00
GameloftQQ 以前按键式手机玩过好多他们的游戏
作者: the0800 (0800)   2017-06-17 21:03:00
真要倒等于VRAINS也得变成第二个ARC-V
作者: acas6993 (夏希)   2017-06-17 21:04:00
我觉得bad piggies很有创意的说 不过课金要素太多了而且又不更新
作者: reachhard (今天还是没睡饱)   2017-06-17 21:07:00
植物大战僵尸一代真的很棒二代开始感觉就没有一代的"纯朴"然后植物长得越来越不像植物
作者: magic404011 (我不会用PTT)   2017-06-17 21:08:00
EA好像会裁 腾讯似乎不太干涉
作者: mashiroro (~真白~)   2017-06-17 21:08:00
二代就是靠北难的莫名其妙,还记的朋友是植物大战僵尸迷
作者: reachhard (今天还是没睡饱)   2017-06-17 21:08:00
colopl的白猫现在营运模式可以说是惨无人道...
作者: Kaken (← 看到他请催稿)   2017-06-17 21:09:00
但FYK其实也不用特别去挖新坑,他现在不完全是游戏公司
作者: mashiroro (~真白~)   2017-06-17 21:09:00
上市后立刻载来玩结果每天听他狂骂XD
作者: Kaken (← 看到他请催稿)   2017-06-17 21:10:00
相对的像是Colopl、刚吼这类手游出家的游戏公司比较头痛
作者: banbanzon (带赛衰神)   2017-06-17 21:11:00
游戏内建赌博抽抽乐才好赚 玩到后来和吃角子老虎没两样
作者: Kaken (← 看到他请催稿)   2017-06-17 21:12:00
colopl是很积极,但我觉得积极的方向很诡异 XDDDD他们看起来异常的想要在手机上做MMORPG还有异常的想搞VR XDDDD
作者: gunng (暗黑检察官)   2017-06-17 21:15:00
EA:收购的工作室就是用来裁的
作者: Cactusman (仙人掌人)   2017-06-17 21:24:00
好文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17-06-17 21:40:00
Gameloft不是靠ip 是靠山寨倒是愤怒鸟居然起死回生 真的是很神奇
作者: allenpong (阿伦)   2017-06-17 21:41:00
植物大战僵尸一代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作者: s32244153 (Hir0)   2017-06-17 21:45:00
腾讯和EA收购 当然是腾讯好啊 腾讯大多不会干涉经营EA则是会把你弄到死
作者: igarasiyui (かゆい うま)   2017-06-17 21:45:00
靠拍电影真的是豪赌阿 多年前有作品拍电影结果快倒的愤怒鸟赌赢了算他运气好...
作者: cactus44 (钢弹仔)   2017-06-17 21:48:00
本来商场就有赚有赔...这篇文章讲的好像赔钱就死定样子...
作者: kaojet (乡民可能改变世界吗?)   2017-06-17 21:59:00
真不愧是EA
作者: Golu (没了戒指的魔王)   2017-06-17 22:01:00
gungho在PAD之前就有ECO这稳定的金鸡母,但后面主要内容几乎没在更新,就是不断的开新的抽抽内容,还有功能上的调整
作者: naya7415963 (稻草鱼)   2017-06-17 22:38:00
popcap…记得他的养鱼游戏超好玩
作者: bxxl (bool)   2017-06-17 22:51:00
曾经发过一两个经典就算成功啦,钱也赚不少除了被高档套牢的股东,不然也都还好
作者: deathslime (deathslime)   2017-06-17 22:56:00
GameLoft玩过出在NDSiware的山寨恶魔城,内容很少
作者: stry (S.s)   2017-06-17 23:07:00
以前超爱popcap的游戏的…qq
作者: ar0sdtmi (黑色眠羊)   2017-06-18 01:22:00
说钢吼有ECO这个金鸡母也太好笑了 不知道ECO已经死了吗?
作者: jacklinjia (Jacklin嘉)   2017-06-18 01:35:00
好文推推
作者: kisakisa (123)   2017-06-18 03:11:00
看这种文章很难过 好像真有场战争在眼前爆发 诞生死去QQ
作者: musmusker (musmusker)   2017-06-18 03:40:00
supercell目前出的五款都很耐玩
作者: xunter123 (火星來的)   2017-06-18 03:59:00
推一个好认真 免费游戏赚头真的好大难怪高层都想转型konami 吃像难看啊
作者: kerry0496x (ACG紅短髮勢力崛起中)   2017-06-18 12:34:00
游戏界真的很心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