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游戏时代的新邦乐》卷二开始预购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7-04-23 23:30:32
※ [本文转录自 Touhou 看板 #1O_CYIYl ]
作者: youtien (恒萃工坊) 看板: Touhou
标题: [翻译] 《游戏时代的新邦乐》卷二开始预购
时间: Sun Apr 23 23:30:23 2017
  白鹭雪《游戏时代的新邦乐-东方Project乐曲与音乐理论之考察 IⅠ 和声篇》
现已在印,预计5月3日前可以到货。由于我下周四要出国二十天,返台前会委托我们
翻译团队的懒橘代为处理发货事宜,请大家放心订购。不急的朋友,也可以等下月底
的例大祭。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16931977553
~ 中文版序 ~
大家好,首先再度向给予我发行中文版机会的胡老师、以及翻译小组的各位,致以
最诚挚的谢意。
本回的主题是东方曲中的“和声”理论。这套书虽然以东方曲之特征作为主题,但
是内容仅限于音乐理论上的知识点,至于ZUN先生使用的“音源”——即音色,并不在本
系列的讨论范围之内。虽然我们必须承认,若以《东方Project》风格为范本作曲,对“
音源”进行模仿是首要任务,但是也不能忽略本书所介绍的“和弦进行”对于构成东方
风格的重要性:就像东方众们常把东方曲中的小号音源比喻成“ZUN小号”那样,ZUN乐
曲中非常常见的和弦进行,也经常被冠以“ZUN进行”的名号。但是,即使这些和弦的组
合被称为“ZUN进行”,也并不代表它们的使用范围局限于东方曲中--实际上这些进行
在日本的流行音乐中也经常可以听到。——中华圈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
在第一卷“旋律篇”的后半部分,我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日本的传统音乐。在这
类音乐中,除了一千多年前从中国大陆传来,并被日本人应用至雅乐的笙以外,几乎没
有与“和声”相关的乐器及理论。因此,“和声”这一词不免给讨论的内容添加了西洋
的味道——本卷的介绍内容,就是以西方和声学为基础,来论述及分析东方曲中的特征

若看世界地图便会明白,日本与欧洲的地理位置相距甚远。西洋音乐开始输入日本
,已经是明治时代(19世纪末)的事情了。在此之前日本人几乎没有接触西洋音乐的机
会,因此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创作、亦或是演奏欧洲人所谓的“和声”,是一件不
可能的事情。不过在经过了一百多年后的21世纪,虽然日本音乐家仍然无法与西洋人所
匹敌,但是比起没有西方音乐基础的时代来讲,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西方和声”这
一经过西欧传统音乐史洗练的极具西方特色的音乐要素,在当代日本乐坛中也不再是什
么稀有的名词。西洋音乐,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发展的商业音乐,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扩散
至世界各地。这也许象征著以西洋音乐为首的,西洋文化的“普遍性”吧。
但是,西洋音乐的要素和理论,真的对整个世界的文化来讲都是“普遍”的吗?我
在创作时多次遇到并思考着这个问题。一个人一旦接触了乐理,他的音乐思想便无法退
回到学习音乐之前的状态。我对于西洋音乐,既有理解的地方,亦有无法认可的地方,
可以说是一半一半。正因此,我思考着该如何创作才能体现出作为一名日本音乐家应有
的艺术品质,却又发现自己的思想已经不知不觉地逐渐被西方音乐理论所感染。我在此
请各位读者凭借自己的感觉来读完这本书。至于无法赞同或接受的部分,并没有必要勉
强自己。因为对于某个论点的赞同与否,完全取决于读者的个性,倘若要使其彻底改变
,恐怕要花上半年左右吧。
我曾经听过几次中文的东方歌曲,并感叹于中华圈的作家对曲中歌词韵律,以及文
字与旋律搭配的追求,这赋予了中文东方歌曲不一样的美感。虽然本书的大部分读者应
该是在中文语言文化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利用中华文化背景将来自日本的游戏音
乐改变成歌曲、或是器乐曲,也是值得发扬的。我希望各位读者,尤其是在读完前一卷
和本卷以后,能够亲自感受并体会中华圈作家们所创造出的富有独特魅力的东方同人作
品——即便它们不基于中华圈的文化背景。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很想听听读者们对于
自己文化背景下同人创作的感想。
  那么,一扇新的东方音乐大门,即将打开。
白鹭雪 2017年3月
~ 译后记 ~
  正如本书第一卷出版后,得到了令作者大为意外的热烈回响,我们的中文译本,也得
到了许多同好的恳切支持,然而,我们并不意外。“在同人圈出这么专业的书,有几人会
想看?”如果按照早年的刻板印象,答案应该是“很少”。但为什么会有这种刻板印象呢
?因为大家认为这电脑游戏并非精致艺术,消费者也只是想要轻松的娱乐、感官的愉悦?
那么,如果创作者其实很用心、而且有真材实学;如果我们的同好其实也有兴趣寻求一些
更高深的东西,这种刻板印象也就不准了。
  在我们小时候,1980年代至2000年以前,电子游戏和游戏音乐似乎都是“不登大雅之
堂”的小孩玩艺,被老师家长视为洪水猛兽,艺文界的精英也不怎么理睬;这种成见,后
来渐渐改变了,到近几年,有越来越多人将游戏、动漫提上“大雅之堂”与其他艺术形式
并列了。为什么人们渐渐改观了呢?这之中有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因素,但最核心的,只
有一点,就是我们长大了。我们逐渐成为社会中坚,而为了美好的青春记忆,我们自然会
想要游戏愈来愈好,会想听到以一流规格来制作、演绎的游戏音乐,并且赋予它一个名副
其实的文化地位。东亚的戏曲,欧洲的歌剧,诞生之初,也只是不甚高尚的大众娱乐,及
至众人喜爱,并且将各自的才学、金钱与名誉投入其中,精益求精,它就成为可以免疫鄙
视,乃至于君王也要尊重的艺术了。漫画、电影、动画、爵士乐、摇滚乐都走过了这段历
程,如今轮到游戏。
  本书原名只是《东方Project乐曲与音乐理论之考察》,我们中文版则取了一个高屋
建甑的《游戏时代的新邦乐》,为什么?因为作者写这本书,就是想回答他一个大胆的问
题:东方曲可否算是日本传统音乐在现代的新生呢?其实,ZUN本人也表明过这个意图
:“有些曲子号称纯正日本音乐,但我觉得那完全是人工塑造出来的……我认为实际上应
该利用现代风的手段,自然地设法让日本从某处切入才对。[1]”很显然,年纪相差近二
十岁的ZUN与白鹭雪,都不想让“传统”变成与现代大众脱节的古董;因此,我们也就
大胆给东方曲安上一个“新邦乐”的名号了,英文还拼作Neo-Hougaku,故意用学术腔的
拉丁文neo而不用浅近的英文new。如此把格调作起来,一方面,是为了让你在外面把这本
书拿给学院派朋友、老师看的时候,可以有点威严,去与他分庭抗礼而不自卑;一方面,
是希望大家能够内省:日本人已经如此认真将电子游戏作为他们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而更
新著传统了,我们的游戏人与音乐人呢?然后,如果你能对有在这方面努力用功的作者,
稍微多加关注与支持,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们现正处在一个文化产品激烈竞争的大时代,跨国资本如同洋流,互相冲突交汇,
形成无数浪潮与漩涡,吞没著多少英雄精血、豪杰气概;即便在相对小众而平易近人的同
人圈,竞争同样存在。翻开这本书的您,或许是想要提升自己,有朝一日也来扛起我们文
明的统绪,到世界舞台上高歌一曲;也或许,您只是单纯想徜徉在喜欢的作品氛围里,顺
带多学一些乐理,静静做一个知音。这两种选择都是可贵的,我们社群的底蕴,就是要有
这样的同人,才好日渐厚实,茁壮而成为不惧浮沉的岛礁,甚至进化成足以掀起属于我们
自己的浪潮的超级触手大海怪,亦未可知。
  祝大家心怀博丽、威严满点。我们下回再会!
恒萃工坊 胡又天
2017 年 4 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