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的报导。那个什么学习APP也真是凶残。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122734
他和6岁的儿子一起设计了这款桌游
他设计《魔灵传奇》,需要一把剪刀、一张纸、一根笔,和一个6岁的孩子。
编辑丨忘川
在桌游《魔灵传奇》的包装盒上,“游戏设计”一栏有两个名字:“PaPa游戏菌”和“
Hans”。
桌游《魔灵传奇》的包装盒
做游戏设计,PaPa游戏菌还比较专业。他2004年开始吃游戏这碗饭,基本什么类型的岗位
都干过,什么平台的游戏都接触过,12年来,他自认除了做游戏和玩游戏,别的啥也不会
。会用“PaPa游戏菌”这个网名,只因为“PaPa”是日文里“爸爸”的昵称。
Hans是游戏的首席测试员,兼任游戏设计。他喜欢下围棋、踢足球、在学架子鼓,最近跆
拳道刚拿到黄带。他是《我的世界》《泰拉瑞亚》和《魔戒LCG》的忠实玩家,会用英文
名,是之前幼稚园要上英语课,需要。
开始设计《魔灵传奇》时,Hans刚刚6岁,过完暑假就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PaPa游戏菌
是他的爸爸。这是父子俩一起捣腾的第一款桌游。
丨 “不能再这么玩下去了”
对PaPa他来说,会带着儿子做桌游纯属意外——在去年暑假之前,他基本很难有机会醒著
看到自己的儿子。
因为自己创业带队做游戏,PaPa一直起早贪黑地加班,睡公司都是家常便饭。平时他晚上
回家,孩子早睡了,白天出门,孩子还没醒,周末又总是一觉睡到下午,和孩子相处的时
间更是寥寥无几。婚前媳妇本也颇有微词,当时PaPa干脆把她也拉上做游戏的“贼船”,
用“一起加班”生生化解了一桩家庭矛盾。
桌游零件收纳盒
于是,和很多爸妈在外工作的家庭类似,幼稚园时期看顾Hans的,是奶奶和iPad。每次无
暇顾及时,PaPa就会拿iPad来对付精力无处安放的Hans。4岁时,Hans已经开始在iPad上
玩一些儿童教育软件,类似看图识字、口算之类,也有《植物大战僵尸》这样的游戏。
PaPa会定期筛选下载一些适合儿童的软件和游戏,每次iPad空间一满,他就让Hans自己指
出不会再打开的应用,指啥删啥。渐渐的,被留下的越来越少,永远常驻的只剩下《我的
世界》和《泰拉瑞亚》。
随着Hans开始在《泰拉瑞亚》卡关、打不过去,PaPa便加入了和Hans一起连线的行列——
名义上是陪玩,但到PaPa这个岁数,愿意陪他玩连线玩得大呼小叫的,也只有Hans了。这
或许是他自己也万万没想到的事。
然而在6岁时,Hans的眼睛出了点问题:近视,后天的;散光,遗传的。不能再这么玩下
去了。
丨 “光堵不疏没有用,你总要让孩子有事可做”
“不准看电视,不准对电脑,不准玩游戏。”这是一般家庭在面对孩子视力骤降后的“三
不准”。尤其家里还有Hans的奶奶坐镇,更加不可能让孙子的视力继续掉下去。
Hans的奶奶是退休教师,现在在家开辅导班,教一些周边邻里的孩子。通常,爱玩游戏的
孩子都不会太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对于小时候怎么瞒着Hans的奶奶和同学一起打
游戏,又是如何在游戏机房被抓了个现行,到现在PaPa仍记忆犹新。也因此,在之后干游
戏行业的生涯里,很长一段时间PaPa都只敢让Hans的奶奶知道自己是个程式师,电脑前打
字的那种。
也是在这个夏天,手游行业提前进入寒冬,PaPa的游戏团队也在垂死边缘。一开始PaPa让
全体员工各自在家办公,本来就想省个租办公室的开销,后面员工熬不住生活压力散了,
连工资也不用发了。PaPa不希望做到一半的原创手游夭折,干脆找了个程式外包继续开发
,靠着之前游戏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PaPa一个人仍在坚持开发的手游《幸存者2》(点击此处查看GIF)
在埋头做游戏、暂时看不到未来的苦闷状况下,身边只有幼稚园毕业、正在放暑假的Hans
。过去PaPa错过了太多和Hans相处的时间,现在当然不可能在家里大眼瞪小眼。一老一小
两个人,都想玩些什么。
“光堵不疏没有用的,你总要让孩子有事可做。”
那么,来弄个桌游玩吧。
“对于不给他iPad,直接换了桌游,Hans没意见吗?”
PaPa的回答是:“完全没,只要好玩,有没有萤幕根本不重要。孩子会电子依赖,只是因
为没有替代品而已。大部分家长只知道不准玩手机、不准看电视。那小孩子也没事干,做
什么呢?倒是给他点好玩的东西呀。”
丨 “要成为设定规则的人,得先学会理解规则”
桌游,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面对面摆在桌上玩的游戏。而对PaPa来说,最棒的一点就是它不
插电、不伤眼,很适合现在的Hans。
PaPa对国内儿童向的桌游很反感。他觉得玩就是玩,没必要什么都高举教育的旗帜,偏偏
好些儿童教育桌游,盒子上写说可以学习颜色认知、加减法等等,打开玩也就那么回事,
无非找了个国外的休闲游戏,换个皮就拿来卖。而已经被《我的世界》《泰拉瑞亚》养刁
的Hans,对这样的游戏也不买单。
“这个游戏太幼稚了,是小朋友玩的。”
相信不少玩家,小时候都有过DIY桌游的经验
后来游戏玩多了,Hans便开始给游戏提意见,甚至忍不住会开始村规——村规就是不按官
方规则书来,胡逼玩,怎么好玩怎么改。比如,原本主生产、靠算分计胜负的《卡坦岛》
,被Hans玩成了带战斗的角色扮演游戏——虽然孩子搞出来的规则,基本就是为了自己玩
得爽,极度不平衡。
Hans喜欢用法师,有一次村规时,非要给法师设计个召唤技能,召唤宠物帮他打、替他挡
伤害。PaPa问他“我的战士有什么技能呢”,Hans就会说,“给战士做个加血技能吧,帮
我加血。”
但PaPa并不拦著Hans的想法:“可以啊,这个召唤技能太有意思、太强了,不过要平衡点
,释放召唤的条件是献祭。”他向Hans解释了什么是献祭,还讲了献祭的历史渊源,最后
提出,法师要释放召唤,必须以扣自己的血为条件。Hans觉得这设定很有意思,就接受了
。
“只说平衡,他很难理解和信服,不如让他明白,一个人要强大,就得付出代价。”
丨 “现在只有儿子陪我玩,我肯定得做一个我儿子喜欢玩的类型”
《魔灵传奇》的最初形态
当Hans对玩过的各种桌游,提出越来越多的“规则修改意见”,7月的某一天,PaPa终于
动了自己来做个桌游玩的念头。10分钟时间,PaPa就用一把剪刀、一张纸、一根笔,为一
个6岁的孩子做出了一款“潦草”的桌游。人物、装备、怪物、迷宫、宝箱倒是一样不少
,只是剧情靠扯,数值靠编。
这个糊弄性质浓厚的低幼游戏显然搞不定口味刁钻的Hans,玩没两天Hans就开始疯狂村规
。PaPa索性拉着Hans又一起设计一套新的卡牌玩法。有意思的是,Hans不仅参与了卡牌设
计,甚至还亲自拿着彩色铅笔,一张张地亲手绘制牌面,脸上写满了专注。
左图为初期版本中Hans手绘的卡牌,右图为Hans给自制的卡牌上牌套
当时间跳转到8月,PaPa开始借用其他桌游的版图,来测试他们改版后的卡牌时,Hans突
然问他:“爸爸,我们游戏的目标是什么?总是打怪、拿装备,没有目标也会无聊啊。”
之前,PaPa已经带着Hans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桌游。《万智牌》需要双方水准相当,小孩没
识几个字,很容易被大人碾压;《Yomi》《小白世纪》最后只能一人胜利,Hans输了就哭
,赢了会高兴,可天天赢又觉得无聊;唯一皆大欢喜的是《瘟疫危机》和《魔戒LCG》—
—为了玩《魔戒LCG》,Hans不仅学会了口算,还开始记图形认字,碰到生字还会拿来问
他,最后卡牌上的文字能认了个八九不离十。
当《魔戒LCG》成为Hans重开次数最多的游戏后,PaPa心里有了底:孩子喜欢的游戏,不
需要拼得你死我活那么伤感情,能结伴一起冒险,一起胜利或失败才最开心。
“现在只有儿子陪我玩,我肯定得做一个我儿子喜欢玩的类型。”
就这样,Hans不仅是游戏设计,更荣升为首席测试员。
Hans觉得在别人的回合没事做很无聊,在别人的回合,他应该可以联动或连携攻击;他也
觉得弃牌堆里这么多牌,应该有规则可以重复利用弃牌堆。尽管这些点子并不新鲜,但由
Hans自己提出来,对PaPa来说,显得尤为可贵。
事实上,周边孩子对这样游戏的消化能力也出乎PaPa的意料。因为Hans的奶奶开的培训班
,不少小朋友都会来他们家补课写作业,从一年级开始带,最大的孩子已经三年级了。每
次下课PaPa就拉着他们玩《魔灵传奇》,由于游戏内容有冒险、魔法、打怪兽,孩子基本
认字的也能玩得很开心,不认字的有个大人帮忙念念卡面上的字,也就懂了。
“主要是规则特简单,10分钟包教包会。”PaPa说。
走Q萌美术风格的早期版本
有趣的是,Hans的奶奶常常在书房外偷听。结果和她以为的玩游戏完全不同,光听见自己
孙子在读卡牌上的生字,以及为了计算伤害而在认真口算。甚至因为玩桌游,Hans已经和
一起玩的三年级学生聊到一起,还打成了一片,这是Hans的奶奶没想到的。
“突然就觉得,游戏也没那么坏,还是得看玩什么。”
一个暑假下来,PaPa俨然成了孩子王。除了玩桌游,他还会带着孩子们去踢球打比赛。对
于现在课业压力都很大的小学生来说,或许这是难得的喘息时间。
“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在放暑假的其实是我。”
丨 “真的好玩,就做出来卖呀”
随着PaPa越来越上心,一直沉默不语的Hans妈妈终于有意见了。9月份,Hans也开始上小
学,要经历一起玩游戏的小学生们正面临的课业压力。
现在,Hans每天都是下午3点半下课,4点到家。之后,Hans的奶奶会在客厅盯着邻居孩子
们的功课,而Hans妈妈就在卧室带着Hans写作业,通常要从4点写到7点多才能结束。小孩
子做个作业,都得用学校指定的App,上面还有排名,每天还得争学霸的成就,家长也有
一堆配合工作得做,不光要签字,还要帮忙录音等等。媳妇不得不辞职,回家专心照顾
Hans的课业。
上海某公立学校指定的学习App
而此时,PaPa以工作为由,买了一大堆很久以前就想买、但媳妇不让买的桌游,又购置了
一批桌游DIY设备。当他将手工压膜机搬回家,甚至准备在家搞3D打印做模型,媳妇找他
坐下来好好的谈了次话。
“投入了那么多,再说这只是‘玩’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吧?真的好玩,就做出来卖呀,
刚好我们也缺钱。”
虽然貌似这时媳妇唱的是黑脸,但其实,负责给游戏中所有卡牌线稿上色的,就是她本人
。
关键是,经过这么多轮的测试和调整,他们自己也的确觉得这个桌游正变得越来越好玩。
听了媳妇一席话,PaPa脑子一热,就拿着《魔灵传奇》在摩点上了众筹。出乎意料的是,
不到两天众筹金额就已经达标。
之后的几个月,PaPa暂时放下了做到一半的手游,而全身心扑在了《魔灵传奇》上。“一
件事做出来,就停不下来了。”意外的众筹成功,加上一群催稿的、提意见的支持者,真
正给了他做完的动力。
画风、规则和版图形状相比初期已发生大幅变动
PaPa发现,来买游戏的人,喜欢桌游的多,冲著模型来的也多,有看了开发日志觉得感动
的,也有买回来准备要带孩子一起玩的。开了众筹群后,大家天天鞭挞,聊天记录的统计
字数一个月就破了35万字。除了对游戏设计提建议的,还有玩家担心他这么开众筹会亏本
,教他怎么设置众筹解锁奖励的。一个温州的热心玩家,甚至自告奋勇当了管理员,跟托
儿一样为他宣传,还为他联系了做模型的工厂。
有位玩家在群里留言说:“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支持国产桌游?引进的国外桌游是好玩,
但已经是个成品,游戏机制的好坏不由我们改变。但国产桌游,特别是《魔灵传奇》,其
实更像是作者做个框架,我们来填自己心里要的东西。”
众筹解锁的模型示例图
PaPa说,最开始是为儿子做的,但随着开放众筹,游戏在一群老玩家的帮助下越变越好,
《魔灵传奇》逐渐也成了个项目,总得面向大众玩家而不是私人订制。值得庆幸的是,
Hans的口味和这些老玩家也十分趋同。
最早为了照顾到Hans这个年龄段的玩家,画风相当Q萌,结果众筹的玩家不乐意,Hans也
不乐意。玩惯了《魔戒LCG》这样画风写实的游戏,Hans也回不去了。“那样(的画风)
太幼稚了,是小朋友玩的。”
孩子比任何人都渴望长大。尽管在面对陌生的大人仍旧显得怯生生,但在面对游戏时,他
仍会把自己定义在小朋友之外。
游戏基础职业之一,名为“Hans”的法师
然而,即使整个游戏的画风写实,角色都是大人,游戏“建议年龄”最小也仍是6岁,法
师的角色卡也仍被画成了孩子。
“毕竟法师是Hans最喜欢的角色。”
距离《魔灵传奇》众筹结束还有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