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新闻] 波兰的游戏产业为何越来越红火

楼主: eflu2974 (e-niyaw)   2017-01-06 21:17:45
※ 引述《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之铭言:
: : 总之就是个从无到有的典范.......
: 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胜利带来的结果
: 一个良好的教育制度,是能让人突破自己的极限,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走
: 下去甚至于超越过去的知识范畴,搞出全新的东西。
: 我觉得这就是东方人最贫弱的部分,所以即使我们在喊文创原创喊得
: 多大声,仍然避免不了要捡别人玩过的东西来玩。
: 当然所有人普遍耐性不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了.......
.
..
...
(探头)
不晓得我有没有荣幸能够认识这篇贴文,与底下几位留言参与讨论的作者们
我实在太爱这篇讨论串了!
基本上,我十分认同hermis的观点
以下是我自己的想法补充:
同意,教育制度的确是台湾创新的一大问题:
年轻人创造力不足,教育问题
创作者过于呆板守旧,教育问题
大多数人不够勇敢,不敢跨出自己的舒适圈,投入游戏、电影或其他创新产业,教育问题。
老实说,教育体制问题虽然是“存在”的,
但是,和其他创意大国:欧美、日本,以及原文中所提到波兰比起来。台湾在游戏与动漫产业缺少的主要是以下四块:
一、 资源(人才与资金)的整合
二、商业化思维
三、欣赏者与经纪人
四、失败者的复健体系
可以说是四个主要问题与四个项目,原串底下回文其实都有讲到一小部分
首先是第一点,回文中有人提到:我要做台中版GTA!
这个点子有没有创意,有!
有没有市场,有!
先不论实践这个点子的技术上是否可行
(我认为是可行的,看看每年新一代设计展各种经验的3D游戏作品、还有各种VR应用)
要做出这部作品唯一的问题是,回文者、或是其他有同样想法的创作者,可能缺乏完成这部产品所需要的“所有”资源
要做一款创新的游戏,所需要的资源至少要有:
1. 创新的点子
2. 能够实践点子技术
3. 资金、或可以取代开发资金的资源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单凭一个人
很难能够完全同时拥有这三种东西,除了极为少数的“天选之人”例外,一个人就可以负责从点子、研发、量产到行销的流程。
“资源整合”的能力是个很抽象的才能,而且它太容易被忽略
拥有点子的人认为,有好的创意,产品自然会大卖
拥有资金的人认为,投入够多的钱,产品自然会大卖
拥有技术的人认为,作品质量够高,产品自然会大卖
这些话难道不对吗?都对!都对一部分
因此我们看到往往某个产品拥有很棒的想法与技术
但因为缺乏行销和宣传而乏人问津,这就是台湾的独立制作圈常见的问题
看我们看到看似普通的产品,往往投入了过量的行销资源,结果因为内容贫乏,过一阵子就会消声匿迹
然后我们就会说某某老板或公司只想要炒短线、短视近利。
这就是资源无法充分整合的结果
我们不尊重点子与创意,更不会尊重将资源整合起来的技术
举个例子,我们看一部好看的电影,会去赞叹导演、编剧的功力、演员出神入化的演技
但几乎很少人会去讨论,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片商或投资人再背后付出的努力
我就看过有人在某款作品的评论说:做这个没什么了不起,就是请一大堆绘师把图片画出来而已。真的是如此吗?
第二点跟第三点有机会再讲,我在C洽版或其他版偶尔会看到一些文章,例如:JK罗琳如果出身在台湾会不会成功?虚渊玄、龙骑士07这些创作者如果出身在台湾会不会成功?黄色小鸭、PPAP够红、够创新了吧,如果它是台湾艺术家的点子,会不会红到世界各国去?
这就是商业化思维、欣赏者与经纪人的问题,
台湾缺乏的不是创意、也不是缺乏消费者市场,而是我们环境容易埋没创意人才。
有才华的创作者缺乏商业化思惟、市场缺乏伯乐与经纪人。这些之后我会花时间再讲
第四点,失败者的复健体系
原文中作者提到:
“东方人怕不怕失败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东方人对败者都是很残酷的
对吧?
因为这样,所以失败的经验很难被传承下来
失败为成功之母这句话有时候就是句空话
我们总是只注意到成功的,却忘了失败的人的处境”
这句话我很认同,但他是在检讨消费者市场
对于创作者来说,特别是对我而言
最最不应该检讨的,就是消费者和市场
“我的作品会失败,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对吗?(微笑)
这个问题没错,但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各国与历史中对于,失败者的下场都是残酷的
欧美乡民也好、日本乡民也好,对于难看的电影、粪game的批评也不会温柔到哪里去
今天,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我们对于失败者有多么严苛”
而是“失败者不知道自己如何站起来”
以为我例,
我主导了两款恐怕是全台湾最知名、也是最失败的游戏募资专案
在此之前,挖出我的黑历史,也是失败、终止开发的专案多于顺利完成的专案
人们在失败的当下,通常会做出两种生理反应:
1. 坐以待毙,什么事也不错
2 被压力、情绪所影响,做出不正确的决策
我会知道,因为我两种反应都做过
我曾经连续好几天不看ptt、不回应信件
眼看事情逐渐恶化下去
也曾经被恐慌、焦虑等情绪影响,做出旁人看上去不理智、甚至是疯狂的决策
你们觉得“最最不应该检讨的,就是消费者和市场”这句话
现在从我口中说出,我在三个月前会这样想吗?
讲一句很像“人被杀,就会死”那样的至理名言:
“失败者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失败,所以他才会失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是应该在创作者失败的同时
给予安慰跟拍拍
那样太矫情、而且国内国外乡民也不可能做到
而是创作者应该学习在失败时,如何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
重新振挫起来
多数人在失败、自己创意没人买单、产品销售不佳时,做法就是神隐
消失在大众眼前
当然,这跟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又找到一个跟教育有关的借口了!)
在国内,从失败的谷底反弹的例子少之又少
愿意分享自己惨痛、致命失败的人几乎没有
原po最后讲了一句“失败的经验很难被传承下来”
我心有戚戚焉,没错啊!
当初也没有人告诉我过,被刀划开的伤口是如何愈合的?
已经失去的信誉,应该如何挽回
正如同赛门‧西奈克在〈千禧世代在职场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所言:“要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那是一趟缓慢、痛苦而且曲折的过程”
因此别人来找我聊失败经历的时候
我总是尽可能畅所欲言
总结来说,
创新跟文化一样,是一段需要慢慢累积的过程
谢谢大家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6 21:23:00
为什么老有着要创新这种一步登天的想法.....创新是文化的衍生物 台湾连文化都累积不太起来了
作者: eiin (eiin)   2017-01-06 21:25:00
应该说没有后路,你不成功的话就只能泯灭众人难以再起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6 21:26:00
创新根本是痴人说梦
作者: eiin (eiin)   2017-01-06 21:26:00
因为环境就是这样 要再找到复起的机会实在太难
作者: Aggro (阿果)   2017-01-06 21:52:00
文化这东西时间够多就会慢慢累积阿 资源多就累积快一点美国才几年还不是有自己的东西 重点在于有没有自己的玩意
作者: gutzflower (anti-shianming)   2017-01-06 22:02:00
不懂f大何必浇原PO冷水,台湾没有文化累积?没有创新能量?请问我们是住同一个地方吗?你的生活圈触角没伸展到那几块不代表就是没有,土沟 湾宝 相思寮 溪洲美浓 林边 农村文创 地方志书写 社区营造 文化景观历史建筑古蹟 音乐节 农民市集 社群支持认购系统 小旅行我才只是举农业的例子就有各种在地商业模式,这不叫文化累积?这不叫创新?反正推原Po,加油。敝人从事教职,对于同业的专业评价比较严苛,大部分教师没有创新教育的素养和视野,当然没有能力设计成课程来操作。但还是有很多非主流年轻老师默默耕耘,需要每一位慧眼独具的家长 同事或主管支持下去。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6 22:37:00
我从高捷少女 台南三宝企划刚开始就follow的人 脚踏实地成功养IP的过程就是那样啦真的有心想"创新"搞一推543 还不如花钱跑一趟希萌公司去付人家咨询费
作者: sleepmage (睡法师)   2017-01-06 23:42:00
可能是因为原po的五年五百亿,所以推文比较严苛吧但是同意台湾有不少默默在做文化累积的人
作者: 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   2017-01-07 00:39:00
楼上没讲我还真不知道这是五年五百亿的ID呢那会有这篇文章我就不意外了看来上次失败了还是没学到教训
作者: TellthEtRee (开出头奖)   2017-01-07 09:50:00
作者: zxcmoney (修司)   2017-01-07 10:47:00
推一下,另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能否让人感兴趣则是另一回事。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7-01-07 12:35:00
台中版没搞头啊 你一定要卖"出去" 才会有报酬有饭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