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orta (moonhorn)
2016-10-26 00:04:16提供一点想法。
虽然有可能诚哥的着眼点跟我不一样,
但是我个人所看到这部电影的"商业化"的让步,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点。
秒速5公分(2007)
男主Cast:水桥研二
女主Cast:尾上绫华/近藤好美
三位我都不是很熟,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动画配音的经历,
属于CM系演员,后续也没有什么相关作品。
言叶之庭(2013)
男主Cast:入野自由
女主Cast:花泽香菜
跟上一组比起来,在C洽是熟悉很多的名字。
入野这两年有一点下滑,但还算是站的上台面的声优,
香菜就不用讲了,大概08~09来就是这个业界无人不知的大物。
但是这组选角还是倾向声优圈。
你的名字(2016)
男主Cast:神木隆之介
女主Cast:上白石萌音
相较于前两作,神木隆之介这个名字应该在日本的知名度可以压过以上所有人。
虽然同样不是现在的顶尖,但是在日剧界也是很有份量的年轻绿叶了。
上白石则是新人演员,14年拿过新人女优赏,
98年的她星途初开,有望靠这部电影打开戏路。
另外女配的奥寺也用了长泽雅美来配,也是一个很有份量的名字。
当然你的名字也有找信长(司)跟悠木碧(沙耶香)这些现役声优来当戏份重的配角,
但是在主力角色的选角上,你的名字倾向用一些演艺界有名的演员来打知名度。
台湾引进美系动画电影时,也会使用这样的策略。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虽然说神木表现的也可圈可点,
但是这个选角很明显相较于前作,更大的目标是靠cast的名字来吸引非ACG圈的观众,
这也算是一种妥协获得的成功吧。
我不会觉得这个叫做"让步"耶...当然你说的考量是一定有的 但是关于试音这件事我是认为不过就是除了声优外
又多了演员这个选项而已 而且我自己不会把神木放在纯演员的定位 他可是配过很多动画脚色的 像是这季日剧月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26 00:08:00神木配音经验丰富,上白石这次表现也不差,这样讲...
薪娇妻的男主角星野源 他是圣歌传佛陀的配音 但是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 我想说的是 不是选择变多就叫做妥协或让步吧?商业化的重点就是 他的选择性(人脉)变多了 规模可以比以往广很多 这件事本身没有好坏 会坏是操作上没有保持住每个环节应有的品质才会坏 跟商业化没有关联艾莉媞 夏日大作战 他都是主角啊~
楼主:
norta (moonhorn)
2016-10-26 00:12:00嘛 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个选角本身具有更大的额外效益
作者:
RbJ (Novel)
2016-10-26 00:13:00版上不是有一篇回说,商业化是要先从台本分析吗......又不是找知名人士就是商业化......
是啊 我只是觉得 那些效益是他们理所当然可以拿到的因为你从成品来看就知道他们每个环节都有做到该做的
楼主:
norta (moonhorn)
2016-10-26 00:14:00艾莉媞跟夏日大作战都是宫系作品啊 那不就是既有的商业化动化代表吗
上白石萌音的事务所是东宝的,会选他是搭配片商要捧红她啊,只是刚好她表现好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26 00:16:00那为什么不能想成她表现好入选,只是刚好她是东宝的?
导演跟制作人试音后觉得可以才启用的 会硬推不好的是公司或制作人不尊重导演 认为自己出钱最大才会造成这跟"商业化"本身没有绝对的关联
神木当年配霍尔、神隐也是商业化啊,他当年就是知名童星了细田也好、吉卜力也好找那些演员来配音都是商业考量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26 00:20:00"商业化"这词要怎么定义本身就有困难了,但我绝对不认为找大咖来配音就是商业化这种推论
楼主:
norta (moonhorn)
2016-10-26 00:22:00比如说 宫系动画的选角跟现在深夜动画界的选角重叠性是非常低的 你会认为这是刚好都是传统演艺界人士都表现得比较好吗这边当然不是指 神木或上白石不适合这个角色但是今天你会发现 "刚好"商业大片都不太会选用纯声优界的役者来出演 当然认为这些都是"刚好"也是个人自由啦
夏日大作战那个樱庭奈奈美都棒读给你听了,难道是细田守喜欢棒读吗?
楼主:
norta (moonhorn)
2016-10-26 00:26:00这是新海诚跃上这个舞台的第一部作品 不好说他是不是选角
作者:
Msapiens (Msapiens)
2016-10-26 00:55:00"商业化"一点也不难定义啊,股东意见的强度越高就越商业化。相对的则是以"呈现出导演所希望呈现"为考量重心。不过,这两点从来都不是互斥的。
这部的制作人就是一般电影的制作人,宇宙兄弟、寄生兽、爆漫王的真人电影就是他制作的,细田守后两部也是他制作的
作者:
kk2025 (kk2025)
2016-10-26 01:06:00我的想法跟楼上接近,商业化是思考的流程,而在作品完成后只能以结果往前推论,我是觉得等下部作品出来再评断我是指m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