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动漫中最受不了的翻译错词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6-10-23 00:29:36
  这问题要分两层来看。
  会让人感到不妥的,通常有两种类别,各两种情况:
  A、时空和族群的差异--古代甲地人不应该用只有现代乙地人在用的词/我
讨厌丙地所以不要给我出现丙地的习惯用词。
  B、文理本身的不合--这个和制汉词不合汉文的文理/那种西而不化的翻译
腔中文是很糟糕的中文。
  这些都有程度之别,真处理起来也并不容易。中文日文都有很多外来语,要搞
纯粹主义,不但困难,而且很可能会引起无益的扯皮。
  人们反感的理由,也可以分为三项,这三项尽管也可以分开来看,但它往往是
彼此纠缠的:
  ㄅ、理智:不好的、随便的翻译会制造混淆,增加理解和说明的困难。
  ㄆ、情绪:我厌恶XX,所以最好不要有;我喜欢YY,所以最好尽量多来点
;ZZ还好,所以只要没别的问题就无所谓。
  ㄇ、现实的文化战争、地盘之争:多一个人采用异地和外族的习惯用语,人家
的文化影响力就增一分,我就相对弱一分。所以基本上,我们就是应该尽力输出己
方的文化,把别国变成我们的形状;别国要插进来什么东西,我们也要先把它转化
成我们的形状,再行引用,然后再去反攻国外。这应该作为国策,任何理论和实务
都要跟着这个道理来制订战略。不幸的是,因为台湾在国族认同上歧异很大,所以
即便大家都同意这个道理,但是你亲美他亲日我亲中,一跑起来就要打架,战况不
利的时候就又会有人把水搅浑,把道理弄模糊掉。这个问题不可能和政治脱钩,我
现阶段能想到的解法,只有用商业利益和孩子气的情感暂且掩盖它,不然就是放弃
争取异己的认同,一心一意把自己的主义进行到底。
  情感和立场的问题就是这样,多讲也没用。可以多讲的是文理。
  文理上,我的看法就是:自己对“中文应该怎么写、怎么讲”、“怎样才是中
文”要先有概念,最好要有深刻的了解,然后区别对待。
  只要合乎汉文的机理,又或有其恰到好处的美感,不论这词是哪个时代、哪一
国人发明的,都可以用。和制汉词中的经济、社会属之。没有必要因为讨厌日本而
避用,因为当年造出这个译名的日本人,也是基于对汉文的理解和敬意,才能这样
翻出来的。对于尊重我们的人,我们也该给予相等的尊重。
  有些词是古文和各地方言都有的。例如“同人”,原出《易经》,就算没读过
易经,古代到现代的书面语也都不少有把它当同仁、同事的意思在用。日本动漫圈
的同人是长出了一些独特的意思和用法,但这些意思也没有远离古文和这两个字的
字面意义,所以不用伤脑筋,一体习用便是。
  有些稍微伤脑筋一点,如大陆近年流行讲“作死”,然而这词古典白话小说就
有,很多地方都有,现代影剧中,粤语片也常用,大陆很可能是从港片里把这词拾
起来的。如果你因为厌恶中共,讨厌他们的用语,自己就不用这个,那是画地自限
;如果你说“台湾人没有在讲这个”--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讲?它完全是可以望文
生义的汉语,你用任何语言来讲都不会有什么误解;也许有某个没碰流行语的作家
,从古文或粤语里拿了这词还用,那也会让你不舒服的话,你就只能怪自己。对这
种情况,我们可以分辨习惯、来历的不同,但不应该把它排除在“台湾人可用的中
文”之外。
  至于中共惯用词汇里对“搞”的滥用,或“质量”这些易生混淆但已经改不过
来的译名,还有“一次性”“XX性”这些丑陋的食洋不化的中文,那就抵制、反
对、严格限用,有更好的就改用更好的,没有问题。
  日文里只是把汉字当假借字的词,或者不能用汉文机理望文生义、或者要转太
多弯的词,就尽量不要用,如“流石”、“素晴”之类。讨厌的是总有人直接照用
,如香港的日本料理自助餐厅直接用“放题”,这词还流到了其他领域;理应对日
本文化入侵有所警戒的匪区,二次元圈现在也不少人用“流石”赞来赞去;台湾在
这方面倒是还好,因为他们直接写日文,把自己伪装成日货来卖钱了。站在华夏文
化本位的立场来看,这些都是非常令人刺痛的事,一定要找出办法努力扳回来。
  容易混淆的词,情况也有各种各样。
  日文“人间”是中文“人类”的意思,这不能和中文的人间混淆,一定要改;
但如果它是与“人外”对用的时候,就有点麻烦了。
  日文“有事”指的是兵事、国家大事,不是我们现代口语或流行语讲的小事、
杂事、问题;然而日文这是直承《左传》里的文言用法,是不折不扣的正统,怎么
办?答案是照用并加注。
  又如“追放”是“放逐”,放字与中文同,但追字不同,望文生义还会造成混
乱,不知在讲什么,怎么办?一般当然是要改,但如果是讲书名,讲一个还没有官
方中文译名的作品名,也要改吗?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结果还是只能加注。
  又如“大丈夫”这个常用词好了,通常是意译为“不要紧”、“没问题”,但
也有人为了趣味而直接照搬;通常我们会说这样不好,但真的不好吗?如果这个词
最古的来源,是某个学了一些汉文的夯货,不管出什么状况都拍拍自己说“大丈夫
、大丈夫”教人放心,别人觉得有趣也学了起来,一直传到现代,那现在有人把它
直接照搬回来,也不能说不合理。即便史实不是这样,但如果发话者、受话者是这
样理解的,那么我们把这字改掉就反而会失真。各种语文都有这一类的惯用词与典
故。
  还有“君”、“样”这些称呼,“君”照用没问题,“样”不行;或意译为“
大人”,但大人又有各种各样的,不好整,只能将就。俗译里又有音译的“桑”,
近年还新出一个“酱”,正式翻译似乎应该避免,可是很多人用得习惯还用得很高
兴,而我们翻译其他语文的时候,有时也会用音译“密斯”“密斯特”来处理miss
, mister, 还有像韩国的欧巴,或是少数民族、原住民语言里的哥哥姐姐。这里很
有趣的一点是,如果这种语言所属的势力,是对我们有威胁的,我们会倾向排斥、
厌恶直接的音译;如果它跟我们利害关系不大,或属于小语种,或从属于我国,那
么我们就不会担心它污染中文,我们会很放心地采用音译,享受它音节里的趣味。
我翻译一句日语儿歌:“灵梦桑 来玩吧”,同仁就问“有没有办法把桑字避掉?
”我说不必,而且避掉就不对了。虽然我个人也不想照搬,但歌词比文章更讲究语
感,所以在这里我压抑了华夏本位主义来这么翻,但若它是文章而不是歌词,我就
还是会把政治的、地盘的、中文的考量,置于习惯与趣味之上。
  定原则、表立场不难,实际处理起来,就有各种情况,有很多分寸要拿捏。
作者: medama ( )   2016-10-23 00:34:00
作者: AceChen21 (泣いて马超を斩る)   2016-10-23 00:36:00
台湾的风向就是日式中文= 潮
作者: medama ( )   2016-10-23 00:37:00
酱台湾以前就会用了啊 像是运酱(出租车司机)
作者: LHaEY (璃凛)   2016-10-23 00:38:00
此酱非彼酱吧XD
作者: darkbrigher (暗行者)   2016-10-23 00:39:00
用日式中文是清末民初那些前辈觉得潮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10-23 00:39:00
巴酱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6-10-23 00:39:00
现在也是
作者: medama ( )   2016-10-23 00:39:00
运酱的酱就是现在大家用来称呼角色的那个酱啊
作者: LHaEY (璃凛)   2016-10-23 00:40:00
不过有一点我很有感觉,有时文章写了个口语比较少见的词,
作者: henry87927 (Sunshine)   2016-10-23 00:40:00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6-10-23 00:40:00
不是运“将”吗?
作者: medama ( )   2016-10-23 00:41:00
不管是酱或是将 都是“ちゃん”的音译啊
作者: LHaEY (璃凛)   2016-10-23 00:41:00
这时就会想吐槽明明是你国文不好吧……
作者: medama ( )   2016-10-23 00:42:00
两者选一的话,酱比较好(因为"将"有副词的意思)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6-10-23 00:43:00
我记得一般是用“将”
作者: TaiwanXDman (XD...)   2016-10-23 00:48:00
https://goo.gl/pqlZi7 运chang没错将的台语也是有类似发音 但不是优势腔将的台语优势腔是八家囧的那个囧
作者: medama ( )   2016-10-23 00:51:00
查了一下 教育部台语辞典有收入运酱 捏酱 咖酱不过这里的捏酱在辞典的解释是专指女服务生
作者: TaiwanXDman (XD...)   2016-10-23 00:53:00
不过教育部上面那个连结 也是写运将就是了
作者: SCLPAL (看相的说我一脸被劈样)   2016-10-23 01:47:00
-w-教育部有讲这种用法囉
作者: daidaidai02 (不推理的名侦探)   2016-10-23 02:40:00
日本用运转手才有礼貌吧
作者: senshun (æ·º)   2016-10-23 04:25:00
最大的问题是自身中文程度(唔胃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