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神之乡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6-09-16 11:29:00
  近年在注意民俗题材的漫画,看到有一部以大溪祭典为题材的《神之乡》就买了
,上下册,下册八月刚出。
  剧情是顺理成章的套路:大学生暖暖为了做报告,跟她暗恋的男同学回到大溪参
与关公诞辰的庆典,男主角则为了亲情等各种缘故,练起僮仔(套上三太子装)舞步
以及打陀螺。
  女主角是都会观点,男主角是离乡去往都市的观点,与之相对的有在地乡亲的观
点,如和男主角一起练僮仔的童年好友,一个流里流气的好人,称他们为“台北俗”
。还有就是神明观点--不是神明显灵,而是雕偶师与主角等辈在揣测“前人把三太
子雕成这样的笑容,有什么含意”时,给我们的一点提示,虽然这点揣想并没有继续
展开。
  最后自然是作了一场虽不完美但大体顺利的祭典,各人有所成长、生命有所整理
,彼此间的联系紧密了一些,体现神事的意义与价值。虽然值得告慰,但是回头想想
,以这种设定,换谁来编,大概都很难不这样写。
  关键大概在本作主要矛盾的处理:疏离。女主角暗恋男主角,想更接近他但不知
如何才好,这是一种疏离。男主角回乡而也被童年好友戏谑为“台北俗”,又已对家
乡事有些陌生,这也是疏离。男主角和他父亲相处有问题,这又是疏离。大体上,它
画的是我们现代都会青年对传统民俗的疏离。解决方式就是接近,而媒介就是神明、
祭典、三太子、陀螺。媒介也只是媒介,之后还是要看各人造化,有人做得不错,有
人做得普通。
  我理当称赞并且推荐这部国产漫画,但是看完以后我却没什么感动,也不是很想
给予高评价,为什么呢?因为剧情太合理了,合理到我有些不敢置信。
  我对这部漫画的期待,在于“它可以让我看见什么不一样的社会”。与神明亲近
的乡亲,想法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对传统的看法是怎样?大溪这个不都会也不乡村
的市镇,我也去过几次,也就逛老街和吃东西,这部漫画又会挖掘什么深层的故事吗
?男女主角在经历一番起伏以后,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作者能给我什么意外而
合情合理的东西?
  然而本作在这方面着墨不多。它的画风和剧情都是日系的“回归传统+亲情+成
长”套路,只有一个东西画风不同,就是三太子的僮仔,完全照原样来描绘,这是很
强烈的暗示:我自有我之传统,不与你的套路同流。如果剧情上也让这种三太子画风
和日系画风来一场交锋,应该可以有很难令人预料的展开。不过作者选择了只画他能
驾驭的部份,就是以谦卑姿态来观察、描绘传统,这种都会青年的视角,主流日系的
画风与叙事手法。
  最后,做完报告回到学校的暖暖,进境还是不大,报告也因为太厚只得到B+。
我不知道作者安排她得到这样的成绩,是否也是自况?我对这本漫画也是一样的评价
。作者很努力很用功,但成果普通。如何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画风与史观,而能使人
看见不一样的真实,当是值得作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