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透明飞机你敢坐吗? 钢弹驾驶舱黑科技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00:04
我是念电机+资工的 虽然是主攻计算机组
不过这方面的基本理论我基本上都还算懂
直接先讲结论好了
可实用化的钢弹全视角 确实是比单纯让一台18M的机器人移动还要困难不少
这点是确定的
CPU阿 摄影机数量阿 帧数问题阿 什么的$$问题都不提
最基本的 取景角度 & 动态遮蔽问题
这两点确实是算法无法处理的障碍
第一点动态遮蔽
很多人拿当前实验室中的静态技术来套用在动态应用上
但这是根本性的错误
动态遮蔽有多麻烦 要从静态遮蔽开始讲起
最简单的 你把GOOGLE街景转到"脚底下"去看看
基本上是"完全"看不到(报告长官 完全没有画面) 而且GOOGLE也不让你转下去
因为这就是遮蔽
下方的视觉很要命的被GOOGLE汽车的本体给遮住了 所以根本看不到
就算是静态的理想环境 都会有脚底的视觉死角了
除非你是颗浮在空中的钢球(还不可以着地喔)
所以更别说是复杂的动态环境
动态修图要修到让钢弹不管怎样在战斗中怎样的舞刀弄枪
手脚永远都不会"入镜" 这真是神一般的去背技术 完全无法想像
这种程度的算法 目前至少还超前个2-30年跑不掉
更不用说用X光 或是红外线什么的
说这种话的人 根本连电磁波的穿透特性为何都不晓得
更别说是X光照片的"成像原理" 这是根本的错误
唯一有可能方法的是脉冲成像 白话讲就是超音波
不过扫描速度有点两光 在太空中无法用脉冲也是有点困扰
-
另外 多重摄影机的全景拼贴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
在有景深差异的环境下的视角变形
先不讨论360度 那太难了 只讨论正面摄影的问题
直接举例
A
B
作者: Bl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6-06-13 15:02:00
有点不懂但是感觉好厉害还是推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02:00
放大到一定尺寸 物理上就有很多问题了
作者: rofellosx (鏖)   2016-06-13 15:03:00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04:00
譬如说地面要承受足部这么小面积的全身重量加踩地的力量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06:00
承受问题就更简单了 都可以用结构力学来处理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06:00
一样的结构 并不能套用到所有尺度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06:00
钢弹全视角没有需要处理到这么复杂吧 单纯就是要处理驾驶舱死角的问题的话多洒几个镜头下去就能做了 接下来就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07:00
昆虫足部随便长个勾就能勾住任何立面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08:00
是后制把2D影像拼起来就好 有点类似现在手机全视角拍摄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08:00
巨大机器人的问题不是不能动,而是里面还无法放人啊XD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5:08:00
这串不是之前就讨论完毕了.....都好几篇打他脸了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08:00
放大到人的尺寸 作一样放大的结构 有办法任何立面都勾住吗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11:00
而且也不需要手脚去背啊 驾驶员控制的时候看不到自己操控的手脚是否到预定的位置 怎么使用人脑做回馈修正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13:00
而且你自已也说了那至少超前个2-30年跑不掉就科幻来说才超前2-30年也太短太容易设定了吧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14:00
截面是平方压力是三方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14:00
只是稍微把现有科技延伸一下的程度而已
作者: newgunden (年中むきゅー)   2016-06-13 15:15:00
其实只有正面比较重要 侧边跟后面是参考用的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15:00
其实放人在里面的机器人日本有人在做 google水道桥重工不过那个等级跟钢弹比就真的是幼儿园等级就是....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17:00
主要是避震问题吧 小台机器人可能跟开怪手差不多…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18:00
对啊XD 大台的话没处理避震可能随便走一步就要脑震荡了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18:00
遥控实际吧..机器人还是无人运用为主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20:00
要实际点就不会做人型啦(X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20:00
而且成像部分也不一定要靠机体本身即时运算可以平常建资料到伺服,跟据机体位置传成像吧?顶多分割成背景跟即时物件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22:00
只要断网就瞎了XD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23:00
用卫星打讯号噜?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25:00
钢弹就是要放人在里面啊~不然就只是很巨大的摇控机器而已(没情调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26:00
而且机体移动变化时的重心跟压力转移不觉得比较好算..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26:00
云霄飞车那个影片 就是典型的钢球摄影目前只有这种造型才能做到可实用化的环景另外 计算结构力学时 应力都会被考虑进去所以放大真的不难 只是有没有钱去放大而已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29:00
然后只能龟步不能跑跳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29:00
G力问题 可以参考DC的机械式防手震 那个概念很OK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30:00
有没有钱去放大 跟有没有钱去叠影像系统不是同样道理...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30:00
算动态应力要的计算能力也没办法装在机体上吧..
作者: Leeng (Leeng)   2016-06-13 15:30:00
下摄影机装在鼠蹊阿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31:00
钢骨用的够多 1000公尺都可以盖大楼了 有很难吗?没人说非得要维持萝卜腿不可啊(ㄟ~ 那就不帅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31:00
大楼是会跑跳喔?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32:00
但盖不了轨道电梯
作者: hom5473 (...)   2016-06-13 15:32:00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33:00
做出来变航空舰这样吗xd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33:00
轨道电梯 以物前材料力学来看 还不可行光是地球自转扭力都受不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33:00
地震一下就有房子会倒了……跑跳的震动怎么解?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35:00
你去看我的机器人影片 清一色都是弓着脚 这就是诀窍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35:00
所以机器人做到18公尺大了吗?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36:00
现实中 还没有人去浪费过这个钱 倒是有1:1模型就是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36:00
……开始有种对牛弹琴的fu了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37:00
简单说算的跟不上,只能套现有的抓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37:00
同理 只要有人钱多拿去烧影像系统(ry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38:00
影像系统不是用钱能解决的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38:00
但是 影像系统需要很多的算法 目前还有理论障碍不光是钱的问题而已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39:00
机械结构也不是放大就能解决的啊!!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39:00
同样的 18M可以走 但是还不能飞天遁地"会"跟"好"是不同层次问题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39:00
那显然你这没办法实际使用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39:00
量子电脑?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40:00
大多运动保持膝盖微曲是常识吧 你太少运动才不知道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40:00
当然不是单纯放大 但放大后的问题相对好解决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41:00
空想科学读本有讲过结构力学的问题 你有兴趣可以去翻翻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41:00
18M以当前机械科技来说不算巨大 又不是800M另当别论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5:41:00
钢弹也没做到完全动态遮蔽 不知道你想表达的是哪块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41:00
光是震动问题就没法解决 都听你在说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41:00
放大后跑跳也好解决吗?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41:00
你自已脚打直跳太猛自已膝盖都会受伤了 当然要弓著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41:00
喔? 所以F-35的头盔又是啥?
作者: SCLPAL (看相的说我一脸被劈样)   2016-06-13 15:41:00
派对用道具?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5:42:00
那跟我们现在做成弓著腿防摔倒 所解的不是同一个问题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5:42:00
有时候萤幕上还是会出现机身与手脚不是? 为啥要强调呢?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42:00
看你跑多快吧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42:00
顺便一提 巨大一点的吊车 长都可以到2-30M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43:00
简单说,有的参数跟线性有关,有的跟平面有关,有的是立方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43:00
吊车会跑跳??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43:00
疴..是要重演机器人笔记的笑话吗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5:44:00
总觉得这篇还是跑题 真要让18M人形跑跳驾驶员还没变果酱才是最大的困难 你这根本....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44:00
不知道为啥要一直讲等比例放大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44:00
你找一个建筑师,跟他说你用微缩模型测试过没问题,请他放大照做,看他不巴你的头才怪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45:00
没人会认为只能赙手赙脚的缓动人型算机器人吧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45:00
这里的要求只有走动 从没说要载人阿 哪来那么高标准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45:00
很显然不会直接等比例的 都说会用结构力学做调整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5:45:00
只能说这种程度...说个笑话 哈哈电机+资工哈哈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45:00
不是等比例放大,啊结构就不是要重改?重改就不是原本的架构啊,先做出来再说好吗?拿个小机器人跟我说放大可行?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46:00
从头到尾都只有说会动 没说飞天遁地 别太强人所难阿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46:00
基本架构知道 剩下的调整相对之下没那么多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46:00
"可跑可跳 更可以主动力回馈呢" 这可是你说的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47:00
机器人笔记....那根本是个烤箱 能塞人才怪XD
作者: makinonanami (h豪)   2016-06-13 15:47:00
因为原命题是驾驶舱,驾驶舱不坐人那要干嘛?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47:00
反正以前的材料工学 轻钢骨与碳纤维 18M程度是可行的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47:00
调整没那么多咧,光材料能不能撑而不破损就是问号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48:00
你干脆说座东京铁塔好了,还轻钢骨跟碳纤维?不用那么高级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48:00
空想科学读本的条件是 完全等比例放大 包含装甲整个负载条件完全不同 没人照那样玩的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49:00
啊刚才在那喊结构力学 结果又说不是自己专科?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49:00
简单说要盖一个高高的金属机器人模型,可能还OK(当房子盖但是要他动?呵呵呵呵呵......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5:49:00
你不熟所以就当很简单,然后你熟的就自以为很困难,人才啊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5:49:00
让这金属人可以慢慢走应该也可行啦要载人跑大概还早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0:00
冲量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关节处要怎么装阻尼?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50:00
我说的可跑可跳是指 影片中的机器人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50:00
还是先做钢坦克就好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1:00
很慢,就算速度不快,质量还是大啊= =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5:51:00
照惯例开始缩限自己讲过的话了 这种SOP都快腻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51:00
你不是说 "影片中那种程度的机器人"只要有钱就能放大18m?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51:00
跳的力量够大不就跳起来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2:00
加速度跟不上是什么概念? 你国中有毕业吗?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5:52:00
问题是着地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52:00
没人在关节装阻尼的阿 机构减震问题10年前就思考过了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53:00
方法超乎想像简单 就是给她穿一双"气垫鞋"就好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53:00
脚会先断吧xd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4:00
请问你的气垫鞋要怎样才能吸收18m机器人走路的震动?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54:00
18m的话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5:54:00
很可怜啊这个 唸到电机结果连最基本的动量都忘光了吗?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55:00
ithall 会这么说 就真的不懂动力学了你慢慢从蹲下站起来 根直接跳起来都是同样动作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5:00
你先提出可以吸收18m的机器人的动量的解决方案 我们再来谈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56:00
但是慢慢站起来时 脚就是不会离地 不会跳起来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6:00
那你有没有注意跳蚤可以跳多高?人可以跳多高?机器人能跳多
作者: qscgg (QSC)   2016-06-13 15:56:00
我不信...放大到18M是打算用什么材质才能这样跑跳碰?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57:00
我说过了 跑跑跳跳是那个影片中的范例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5:57:00
啊 A了ID 原来是之前吐槽Macross的那位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7:00
从蹲姿变站姿 跟直接跳是完全不一样的动做好吗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57:00
疴..这跟动力学有啥关系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5:57:00
你前面说18M 然后现在又说影片中, 那个有18M喔?
作者: FallenAngelX (跌倒)   2016-06-13 15:58:00
只有我觉得讨论机器人移动跟全周天哪个难很没意义吗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5:58:00
很明显就是动量不同啊啊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5:58:00
我也想知道这是哪门子的动力学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5:59:00
这就是动力学阿 而且只是国中入门程度而已......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00:00
把动量的问题说成是加速度跟不上 我看也是醉了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00:00
我从头到尾就只有背书让机器人走动而已好吗...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6:00:00
不觉得很奇怪吗 一堆没读该系的在说别人讲错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01:00
同样动作但你给的动量不同是要表示?
作者: shinki5566 (企鹅)   2016-06-13 16:01:00
全周天超难 所以肥电的那颗专用安全帽那么贵啊QQ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02:00
请问 你没有靠加速度的累积 哪来的惯性动量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6:02:00
同样的动作 在不同时间内做完产生的不同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02:00
重点是"现实技术早就可以办到了"后面那一句....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02:00
爆炸 火箭喷射(ry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16-06-13 16:03:00
重力加速度每秒都是固定的 你越快做完越可能离地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03:00
波士顿大狗那种防摔技术并不是能无限延伸到18M size的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03:00
这种东西还是要材料系或物理系的来说 跟电资差太多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6:03:00
所以肥闪电的那个头盔是哪来的外星科技啊?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04:00
火箭"喷射"和"跳跃" 是完全不同的运动行为你根本不懂这两种运动行为的差异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04:00
原理都是一样好吗?你还不是把蹲姿变站姿与跳跃当成一样的运动行为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05:00
你先回答现在有什么材料能承受18M机器人膝部关节在弯曲时
作者: shinki5566 (企鹅)   2016-06-13 16:05:00
原文讲的全周天跟肥电的全周天难度不一样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05:00
F35那个只有到180度 半周天而已 难度其实低很多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06:00
光光一个有死角和无死角 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级数18M轻钢骨机器人有多重? 10T够灌水了吧现实的超级吊车 关节承受力500T起跳 不难 不难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08:00
烦死了,随便举一点材料力学的东西给你听啦,应力会导致应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09:00
...反正一个钢弹你要完全显示却只要龟步前进就是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09:00
相对来说 关节技术真的不难马达线圈会不会烧毁 我反而还比较困扰一点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10:00
变,正向的应变跟截面积有关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10:00
原文一开始也只有提到要说会动阿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11:00
可跑可跳的影片?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11:00
怎么我证明其难度后 就开始不断对我提高标准了(歪头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11:00
你讲的可承受500T的超级吊车 你知道他多重吗? 1200T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11:00
我懂了!! 他完全不懂什么叫做"自重"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12:00
下场会怎样?达案就是变形,这还只是放大一倍的情况下
作者: lpdpCossette (科赛特)   2016-06-13 16:12:00
其实为什么要执著"跳" 非超级系机人几乎都是用喷的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12:00
你今天要一台10T的超轻钢骨18M机器人产生500T的承受力?这只能说哈哈资工哈哈 笑死我了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12:00
因为你拿来说明机器人可动的例子是一个现阶段18M大小绝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12:00
差不多长度的薄皮战斗机都要15T以上了...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12:00
一语双关 我这句话说得真好 自我满足中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13:00
换句话说,这样的放大跟本不能受力,一受力就直接全爆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13:00
连超级吊车本身有多重都不知道就别出来说自己理组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6:14:00
http://i.imgur.com/Zras3FY.png 到底是谁自己提高标准的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14:00
就说你先回去翻一翻空想科学读本了 唉...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15:00
虽然我是法律系的,但好歹我唸过四年中部某国立机械系
作者: feanor0709 (blackened)   2016-06-13 16:15:00
简单说 让巨大人形战斗萝卜进行太空战 不只领先现代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15:00
在材料工程的人前面跟我讲放大机器人很简单 硍
作者: feanor0709 (blackened)   2016-06-13 16:16:00
几十年 所以你要说计算力领先个三、四十年也不奇怪阿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16:00
基本力学底子全部走钟,建议你还是少扯一些应用力学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18:00
正常还有基本力学概念的 不会认为东西比例放大是很简单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18:00
所以那个18M呢? 这个是1.8M版本吧?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19:00
uu26793 我的上一句是什么? "实验室"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19:00
实验室又不是拿18m出来秀不是18m就不要出来吵好吗?你以为洽民刚接通网络不知道有小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20:00
我没说要放大到800M 但是18M以当前科技就是"很"简单
作者: yukitowu (雪兔哥)   2016-06-13 16:20:00
我知道了 现实的问题是没有钱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0:00
型机器人吗? 我看说不定还有人科展都做过了咧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6:20:00
多简单? 实验室做出来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1:00
最好是简单啦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21:00
你真的不听人讲话 我刚刚是不是就说了波士顿大狗的防摔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21:00
至于hen说的 像我这种只懂一点材料.土木.工业力学的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21:00
拿1.8的说18M的很简单,蚂蚁可以举六倍体重的物品 你也行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22:00
结果你又拿波士顿动力的你管影片 是要说明什么 = =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22:00
对吧?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22:00
一根直径4cm(壁<1CM)的碳纤维棒 就可以承受3000磅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2:00
有些参数跟线性有关,有些是平面有关,有些是立方相关,放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22:00
建筑现场副工程师 只去过几次国外案场 是没啥资格讲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22:00
打盖就开两台吊车挂个外壳的程度吧大概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23:00
如果只用普通的材料 没有做轻量化 没有提升结构力学当然会觉得10倍好像很难 但如果有话 就只是还好而已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24:00
提升力学..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24:00
还有你还没告诉我要怎样用10T的18M机器人产生500T承受力如同超级吊车的方法 快说说你得很简单到哪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4:00
那你倒是研发"不普通的材料"给我们啊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25:00
如果只是"人类的骨骼"那不行 如果是钢化骨骼 就可以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25:00
看你都讲得很简单 看来真不知道你诺贝尔奖拿了几座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25:00
我还在等你说你想要拿碳纤维棒干嘛? 前年的案子有用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5:00
我也可以说我用超级电脑即时运算很简单啊
作者: yukitowu (雪兔哥)   2016-06-13 16:25:00
"没有钱啊"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6:25:00
待会要去扯黑科技材料了吗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26:00
念材料建筑机械的你们加油 小弟电机控制组的要撤退了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26:00
结构力学是很重要的 你A4白纸有多少应力承受力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6:00
不是念材料建筑工程的当然说人家提升一下很简单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27:00
终于该Adamantine上场了吗?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27:00
100G? 1KG? 答案是100KG起跳 自己去查"纸桥大赛"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27:00
你先跟我说说超级吊车好吗? 我很有兴趣你怎样做到很简单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8:00
你还在结构结构,我在跟你讲应变与截面积的关系,你在扯啥
作者: dawn0217 (夜空月落)   2016-06-13 16:29:00
朝圣奇葩原po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29:00
直接讲结论好了 除非有外星战舰掉下来不然要造大型机器人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29:00
对阿 100KG纸桥不就是应力与截面积的极致表现吗??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29:00
那不是应变问题啊,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应变?不懂装懂还有那不是"截"面积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30:00
念电机就是念整合的 我就是直接跟你讲结论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30:00
结构万能是吧? 你用廿张纸吊一台车起来看看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31:00
以当前各种技术整合 "才"18M的巨大机械 是可能的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31:00
讲结论个屁,你在说连你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东西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31:00
反正在你看来一张纸可以受力100KG 20张纸吊一台车很简单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31:00
念整合的 计算机组姿态转换跟控制是有比控制组专精吗XD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31:00
变巨大机械了..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32:00
出来工作就是讲实际的 我就是跟你讲实际 不可能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32:00
不能几万张纸啊 你不是说一张纸100KG?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烧纸)   2016-06-13 16:32:00
干脆在给个轨道基座好了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6-06-13 16:32:00
电机控制组这个领域都不敢讲比机械控制组专精了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32:00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6:33:00
到底wwww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33:00
这不是比20张还要多50倍以上了吗 那要弄到10T需要几张?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33:00
我哪有说"一张"A4 列给我看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33:00
你不要跳针几万张纸啊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34:00
他连展示对结构力学的意义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了.....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35:00
另外那台智慧车只有420kg 五万多张纸请问多重?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35:00
是你才给我乱冠一张纸 我从来没说过用一张纸这种事纸桥本身几百公斤跑不掉吧 这有影响结论吗?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37:00
好啦 那麻烦你告诉我你要用几张纸吊起一台2T重的车?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37:00
有人说要把车开上纸桥 我不就开给你看了吗?
作者: rofellosx (鏖)   2016-06-13 16:37:00
http://goo.gl/ZMdVWz 2张全开的300磅的西卡纸及树脂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37:00
不影响 因为这跟你的结论连一张纸的关系都没有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38:00
吊桥式的纸桥 目前没什么人做过 多半是拱桥
作者: rofellosx (鏖)   2016-06-13 16:38:00
为材料 载重100kg不会变形.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38:00
所以我说那个应变问题呢?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38:00
有 那个纤维的方向跟受力平行 你把纸摆横的看看
作者: rofellosx (鏖)   2016-06-13 16:39:00
找不到a4载重的新闻..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40:00
好吧 尺寸错了 是A0 不是A4 这无伤大雅不过我有看过其他用A4来比赛 不是人人都是A0怎么条件又被提升了 居然还要看横向力??
作者: JSquid861032 (KurokoTetsuya)   2016-06-13 16:42:00
原PO被打脸不到一个月就卷土重来之前是说全视角黑科技太难这次改说机器人动起来简单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42:00
结构力学 然就是要依照对材料对有利的力矩来强化阿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43:00
A0跟A4至少就差了16倍 还无伤大雅...我还无伤雾峰咧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43:00
我没被打脸阿 反而是你们一直反复的变化标准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43:00
关节会360度受力 你要强化哪边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44:00
http://i.imgur.com/Zras3FY.png 标准你提的耶?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45:00
为什么一堆人自作主张给我增加 "A要用C达到B结果"
作者: yukitowu (雪兔哥)   2016-06-13 16:45:00
都是你们的不对 现在的问题只有"没有钱"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45:00
然后讲10T机器人要跟超级吊车(1200T)有同效能也是你耶?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46:00
错 机械关节绝不会360度受力 会避开某些脆弱面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46:00
人家的活动目标是利用垂手可得的日常物件来实验展示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47:00
例如膝关节 侧面就很脆弱 不要乱加条件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47:00
结构力学的神奇之处 你当现在日常在用的结构材料跟纸张一样是没经过加工设计 出来就这样成型的吗??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47:00
那你先弄一台18M可跑可跳又可力回馈的来看看好吗?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48:00
你觉得我们建筑师都是天才 材料的样式跟结构应力都是自己想出来 没有其他先贤先烈多方测试实验材料的形式
作者: g9591410 (天帝零剑)   2016-06-13 16:49:00
打脸算什么 没有_的人是要怎么被打_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49:00
尺寸规格 难道你觉得那些致力于开发追求更高级材料的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49:00
belmontc 我又被随便乱戴帽子了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49:00
为什么是横向力?因为在问你应变的问题啊!!问A你回答B 还说人家给你限制条件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0:00
我说的是 面对500T的吊车关节 10T的机器人根本小儿科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50:00
都是白痴 想不出来连小学中学都能测试出来的结构吗?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51:00
因为你从头到尾连应变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懂 还扯结构力学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1:00
横向力只要透过结构设计 就可以把横向力转呈正向力啦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6:51:00
我们这些靠力学设计吃饭都是蠢才 我等你领奖时来呛我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6:53:00
那也只是换别的东西来承受而以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3:00
应变就是 材料受力后的变型行为阿 这只是统称而已应变有很多种向量形式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6:54:00
你说的侧面跟我说的好像差了90度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4:00
纸桥只是一种结构力学的"举例"好吗 证明结构力学优越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54:00
10T够灌水了吧 超级吊车关节承受力500T起跳 不难 不难你自己讲的说别人曲解wwwwww我还打脸你超级吊车至少千吨以上 你还好意思说十吨
作者: JSquid861032 (KurokoTetsuya)   2016-06-13 16:55:00
终于有一个人被原PO亚利安星球跳针法搞到爆气了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6:00
你问10T的机器人关节 要如何承受行动时的应力所以我给你一颗 500T的关节有错了吗?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6:56:00
楼上g大说得对 没有的东西还真的不算打
作者: Pep5iC05893 (结束)   2016-06-13 16:57:00
靠妖我才没爆气 我只是说他以为我们这行做材料设计的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7:00
难道 500T的关节 会无法承受10T的正向扭力??
作者: rofellosx (鏖)   2016-06-13 16:58:00
10T机器人有500T关节....?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8:00
只问你啦 500T的关节 到底能不能承受10T的正向力就好
作者: lpb (Θ_Θ)   2016-06-13 16:58:00
这篇的原po好奇葩XDDDDDDD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6:59:00
10T是机器人重量 500T是关节承重 你阅读OK吗.......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6:59:00
500T的关节是啥鬼啦XDDD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00:00
500T吊车 主吊轮 往上还有1000T的喔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7:01:00
吊车本体1200T
作者: lpb (Θ_Θ)   2016-06-13 17:01:00
那你机器人全身关节都用500T吊车的关节,请问装完之后有多重?你还要装其他电机设备耶!如果总重只能10T,那其他位置是不是要用薄铁板,这样能撑得住?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7:01:00
那个还有液压装置分担重量好吗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02:00
当然 吊轮又不是用来吊自身车体的
作者: yukitowu (雪兔哥)   2016-06-13 17:02:00
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出10T的吊车 但有500T承受力喔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03:00
你看 你们又开始转题了 扯东扯西了结论 在机械结构上 并没有非常巨大的障碍证明办不到更大尺度的机械都存在了 你跟我说小尺度的反而不行??为何又冒出了 "10T吊车500T承受力"这种帽子了??10T当然不需要用到500T的关节 以10倍安全系数来看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7:05:00
挖塞 一开始说小的机器人能行=>可以等比例放大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06:00
100T就充裕了 更别说 文中并没有指定安全系数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7:07:00
现在扯到巨型吊车可行=>微型化只减重量 承载力不变猛!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07:00
我有说"放大" 但是我何时说过"等比例"放大了少乱扣帽子 群人都是讲不赢人就乱扣帽子 很令人反感
作者: snowcloud (雪)   2016-06-13 17:08:00
摄影机问题其实还好 多点摄影机 影像整合后用类似VR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7:09:00
500T吊车可是本身重量1200T+液压装置才能吊起500T的东西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7:09:00
不是等比例放大 那你那小机器人给我们看干嘛
作者: snowcloud (雪)   2016-06-13 17:09:00
的方式呈现就行了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09:00
uu26793你这是造谣 我严正的要求 证明我有说"等比例"的地方 否则这就是不实污蔑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7:10:00
不然你说说看你的放大法啊wwwwww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10:00
机器人 我只是给你看当前的技术水平而以阿我哪知道 你脑动大开 自我脑补等比放大.....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7:10:00
你干脆拿昆虫跟我说不用喷射引擎的飞行可行算啦反正结构改良无敌啊 小昆虫能飞 为何放大不行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12:00
机械设计不是我的专门 但是关键在会在重心的降低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7:12:00
脑洞大开的是你,就现实层面跟你说放大不可行 你还在那边脑洞黑科技
作者: belmontc (あなたのハートに天诛♥)   2016-06-13 17:13:00
只要有$$ 别说是放大到18M 就算是80M(EVA)都可以 <?????所以你的放大法是什么快说来听听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13:00
ithil1说的好 你大概不知道 很多飞行器都是学习昆虫
作者: yukitowu (雪兔哥)   2016-06-13 17:13:00
"放大灯"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7:13:00
别说你的放大结果不是人型喔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7:14:00
他们是飞行器不是拍拍翅膀就能飞啊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14:00
究经验来看 为了提升承载了 底盘一定会相对加大
作者: fisheryu0514 (老渔)   2016-06-13 17:14:00
我还以为我来错板了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7:15:00
上面没跑错版 这边不是幻想版没错 应该 大概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15:00
整体来说 下肢只有重点骨架而已 所以就算是加强也只会从当前火柴人的骨架>萝卜腿当然 实际要算过才知道正确配置系数那你知不知道 直升机有在学习苍蝇的挥振原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7:18:00
又在扯开话题啦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18:00
苍蝇是目前已知载重比数一数二的飞行昆虫其特殊的挥振原理 让苍蝇可以用非常小的翅膀来高速飞行 这可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的项目 你又懂了吗??昆虫可是由 ithil1 扯开的话题喔uu26793 你不要不小心打到你战友的脸阿uu26793 ithil1 你们两个先内部协调好共识 再来找我
作者: aaaaooo (路过乡民)   2016-06-13 17:22:00
那干嘛不等比例放大这些昆虫做飞行机 不是很厉害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22:00
吃饭了 肚子饿(昏因为需求不一样 构成也不一样 需要的仅是原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6-13 17:24:00
那你的18m机器人呢
楼主: JeremyJoung (J.J.)   2016-06-13 17:24:00
顺便再扯另一个动物 让你们开开眼界潜水艇有学习企鹅的流体力学 企鹅是当前最优秀的流体等有人出钱~讲错了 企鹅是椎体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6-13 17:37:00
你都说直升机了还跟我扯苍蝇 你是看过苍蝇有螺旋桨?
作者: iamcnc   2016-06-13 17:37:00
气垫鞋是那个天才理论
作者: iamcnc   2016-06-13 17:40:00
材料一大光金属疲劳就不知怎么解了人类想像鸟一样飞 胸肌就要大到你站不住 大尺寸你说解决结果跟本就只是作个大模型
作者: blackserana ( )   2016-06-13 17:42:00
原PO会开发出钢弹合金或者是Z超合金的,不用担心 XD
作者: iamcnc   2016-06-13 17:46:00
而且有一个专家要求机械只要会动 视觉他又要求到多精密还要即时运算 这是不是有点不知道在比什么动态平衡 全地形 那一个不用运算?穿气垫咧 不要又要求只要能动 那只要能看还不简单 你要扯google车看不到地板这种蠢事 还不如叫你考虑帮球体潜水机器人360度视觉就好不然一台机器人给你几台空拍机当体外眼睛好不好?
作者: wolfking   2016-06-13 18:00:00
用超声波真的会慢到想哭…… 500公尺就要快两秒了
作者: WarnLeadwar (F2P=P2W)   2016-06-13 18:05:00
下班赶快接完小朋友回家 想说继续看J.J.的奇幻世界结果人居然都跑光拉~
作者: iamcnc   2016-06-13 18:12:00
日本双足机器人那个平衡真的就是能动而已 又不实用 弓着脚让他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平衡 如果给你一个球型机器人叫你作视觉处理你不要扯啥动态遮蔽不遮蔽的 把镜头画面接起来啦如果你要3D建模 要考虑手脚遮蔽 我就要求机器人要会拔刀术啦 不要简化别领域的问题 自己领域的就说离实用还远的你连应力集中都没在怕的吧
作者: sarpydog (Dennis Dai)   2016-06-13 18:35:00
用lidar扫,成像的速度还蛮快的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6-06-13 18:51:00
=====================For the Emperor=================
作者: Ayahuasca (Accurate dosage)   2016-06-13 19:03:00
全视角不就一堆摄影机加VR?VIVE没玩过?喷运算能力没意义,材料极限比运算极限难多了
作者: logu (logu)   2016-06-13 19:06:00
我知道了放大到18M最简单的方式了,就是影片中的1M高的小机器人,把头拆掉,然后绑个17M绳长的氢气球,球上化个脸代表头部,这样就可以轻松解决了!!超棒der
作者: arrakis (DukeLeto)   2016-06-13 19:39:00
靠杯啊影片那个重心跟钢弹这种的不一样吧...
作者: jack1218 (赤城我老婆)   2016-06-13 20:10:00
赶紧推 别人就不会知道我不懂
作者: aq200aq (肉汁)   2016-06-13 21:21:00
喔喔喔喔 原来如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