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rkban (马克白)》之铭言:
: 感觉尼特这两个字
: 好像已经跟平凡的高中生一样
: 常常出现在作品中了
: 从很多不平凡的平凡高中生,还能拯救世界到处打BOSS
: 跟妹子搂搂抱抱说自己没有女人缘
: 到现在很多不尼特的尼特,一见面就到处搭讪
: 嘴巴一打开话就说不停,完全不想想果列奴受的了受不了的讲
: 做事还会顾虑刚认识的人,甚至去死
: 这种人说会宅在家里谁信!
: 没整天去女校外面蹲点就奇蹟了
循环是, 社会先创造一个稻草人出来打, 然后很多人被人攻击时, 被标签成
那个稻草人, 将他妖魔化, 之后创作者就会开始拿这个稻草人, 将他变回普
通人, 然后作品就会大受欢迎. 因为很多被标签的人都感同身受.
例如七十年代, 就有很多不良少年的漫画, 因为很多年轻人都被标签为不良
少年, 但经过创作美化后, 不良少年就成为一种浪漫. 后来则开始以“顽童
”为主角, 不久之后就是“眼镜男/女”, “电视儿童”, 像五代裕作那样
的重考生, 到近期的“电车男”, “御宅族”, “腐女”, “宅男”... 基
本上都是同样的模式.
事实上脱离了标签, 人类还是那样的本性, 标签将人面谱化, 像是一个地图
砲把很多人打成阿宅(例如: 玩游戏就阿宅, 看动画就阿宅), 然后标上一大
堆负面的行为(阿宅就不善交际, 外表糟糕, 不运动---玩游戏的人就一
定不善交际, 外表糟糕, 不运动), 但实际上玩游戏并不会导致后面的事,
而你不玩游戏也一样可以不善交际, 正如不良少年不一定是坏人, 顽童不一
定不懂事, 创作都是把他们还原成正常的模样, 把标签的作用中和, 然后很
多人也坦然说自己就是不良少年/顽童/阿宅/腐女, 就是不再害怕那些标签.
NEET 也是其中一个标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