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别说台湾人不喜欢科幻小说,西方人也未必喜欢呢~~
以绝对值来说,也许西方的科幻爱好者远超过台湾,
但以相对值来说,科幻文学都是非主流的边缘类型题材,在任何地方都不是主流。
最近在看the expanse,这是2011年的科幻作品,也得了一堆奖,
本书的序就让许多科幻爱好者,包括我,心有戚戚焉。
转贴如下:(可拉到最下面直接看重点)
the expanse,中译《苍穹浩瀚》序
朋友们跟我们说别写这本书。
他们说读科幻小说的人不多,读者群太小,写这种书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如果我们想写书,最好写别的题材。但我们还是写了,不仅在英语国家卖得很不错,拿了
些奖,还将拍成电视剧,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也都赢得了读者。
朋友们错了,但想想他们为什么错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要弄清楚错的原因,关键是如
何理解我们所说的科幻小说。
20世纪20年代,英语科幻小说兴起,雨果‧根斯巴克将“科幻小说”定义为讲述与科学和
发现有关的情节、角色和环境的故事,故事内容可以合情合理,也可以天马行空。
数十年间,科幻小说这一文学流派被作家和评论家嗤之以鼻,认为它地位不高,内容拙劣
,而且缺乏深度。尽管很多人有这样的看法,但这类故事依然有不少拥趸。因为大文化圈
对这类故事的嘲笑,科幻爱好者组成了自己的文化圈。
1939年,第一届世界科幻大会召开(虽然“世界”一词用得有些夸张)。 20世纪60年代
和70年代,英语科幻小说的出版量很小,导致科幻小说文化圈内容单一,语境几乎同质化
。圈里的所有人都读过圈里出的所有书,以及很多同类型短篇。
针对科幻小说的辩论和议论都源自这些读者共同的认识和体验。写书是为了回答之前出版
的书中提出的问题。那时的科幻小说,可以说是一种错综复杂、充满激情、有时令人愉悦
的对话。但这个圈子越来越大。
然后时间来到1977年。
1976年,《星球大战》成了美国流行文化的分水岭,位居首批“好莱坞大片”之列。随着
该片的成功,科幻小说出版开始蓬勃发展,数量之多就连最狂热的粉丝也无法全部读完。
作为科幻小说粉丝文化和文化圈基础的共同语境被其自身的发展破坏了。
因此,虽然科幻小说在大流行文化圈中越来越普及,但最早拥护这一流派的人群却面临着
身份危机,其表现之一便是缩小“科幻小说”的定义范围。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随着科
幻小说对流行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在最初的粉丝群中,科幻小说的定义变得越来越狭窄
,以至于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厄休拉?勒奎恩的《黑暗的左手》,还有菲利普‧
迪克的系列小说被排除在“真正的”科幻小说之外。
随着科幻小说内涵的缩小,科幻小说也越来越不注重吸引新读者。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7
年约翰·斯卡尔齐的《垂暮之战》,流行文化的大趋势是,所有媒介上的科幻都越来越贴
近初次接触科幻的受众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
而科幻小说却与这种潮流背道而驰,变得愈发孤立、狭隘、复杂、严苛,越来越不受休闲
类读者的欢迎。这样的书自然没有多少读者。
所以,我们打算写《利维坦觉醒》时,出版界的普遍共识是:科幻小说卖不好。
“苍穹浩瀚”系列是这种语境下的产物,也是对产生该系列的语境的回应。曾有一种理念
认为,科幻小说应当吸引从未接触过这类故事的读者,以及只通过电影、电视和游戏接触
过科幻的的读者——本系列就是对这一理念的回归。
20世纪70年代,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读过基于这种理念创作的科幻,长大后仍记忆犹新
。 “苍穹浩瀚”系列是对这种科幻的继承和致敬。我们的作品在科幻小说圈和大文化圈
都受到赞誉,一方面反映出大家对文本本身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对我们讲述的这
类小说的渴望。我们也是因为自身对这类小说的渴望而创作了这个故事。
我们希望这个故事会吸引你们,让你们乐在其中,让你们觉得满意,让你们时而紧张,时
而惆怅,时而满怀希望。我们期望能像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和阿瑟·克拉克这些作家一样
,为你们写出优秀的作品。
感谢大家给了我们这个尝试的机会。
詹姆斯·S·A·科里(丹尼尔·亚伯拉罕、泰·弗兰克)
重点整理:
1. 科幻小说一开始为非主流文学,爱好者自成一格。
2. 科幻通俗化的结果吸引许多一般读者,但也让原本的爱好者更加内缩封闭。
3. “科幻”一词的定义越来越严格,范围越来越小,将许多作品排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