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提供有别于 #1Lp6xKIj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
并具体提供改善建议。
在#1Lp6xKIj里,作者的论点的根基是下面这句话:
“风险与报酬成正比”
我必须说,这个论点是这篇文章最主要的错误所在,
已经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很多情况下这句话并不正确,
不过我这个无名者是无法简单背书这句话,
因此我只好引用著名投资人巴菲特的名言:
“如果投资中风险与报酬是成正比,那我现在应该是乞丐。”
在1984年的一篇文章里,巴菲特是这么举例 :
风险与报酬的比例取决于投资风格,
有时候风险与报酬是正向关系,
比如说像华尔街最常见的风格,
也就是随着市价高低而躁郁的进出股票。
这种风格的例子如下,
有人使一把六轮手枪装入一颗子弹,
然后后要求你对头开枪,如果活下来就给你100万美元,
如果你拒绝,那对方就会告诉你把报酬提高到500万美元,
但必须对头开两次枪。
但若改变投资风格,使用基于事实的价值投资呢?
比较两种情况:
1.用0.6元买估值1美元的目标
2.用0.4元买估值1美元的目标
很明显,后者的风险更低,但报酬期望值更高。
也就是“风险与报酬成反比”。
不熟悉价值投资的读者一定很怀疑是否有这种好事存在,
所以巴菲特自然会以自己投资来当举证。
因为这个例子是巴菲特在1984写的,所以他用了一个1970年代的例子
(以下内容包含1985年巴菲特的另一篇文章,翻译部分使用大量stasis的翻译内容)
或许你会认为法人机构,
拥有高薪的职员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会成为金融市场稳定与理性的力量,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那些法人持股比重较重且持续受关注的的股票,
其股价通常都不合理。
在1970年代早期大部份的机构投资人相信一个知名商学院的新理论,
认为企业价值与他们考量买进卖出的价格并无太大关联。
“股票市场具有完全的效率,因此计算企业的价值对于投资活动一点也不重要”
现在看来当然令人难以置信,
因为过去十年来投资环境已由过去完全不看重大企业的情况转变成适度的认同。当年的华
盛顿邮报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因为我们在1973年中以不到当时实质价值四分之一的价位买进股权,
计算价格/价值比并不需要有独到的眼光,
大部份的证券分析师、经纪人与媒体经营者跟我们一样估计该公司的价值约在四亿到五亿
美元之间,
但当时其仅一亿的股票市值却是众人皆知,
只是我们从葛拉罕那里学到成功投资的关键是:
在好的公司的股票相对于实际价值被低估的时买进。
1973到1974年间华盛顿邮报表现依旧良好使得实质价值持续增加,
尽管如此我们在该公司的持股市值却由原始成本的一仟多万减少25%变成八百万美元,
(作者注:意思是买进后公司明明有成长,但股价却跌掉25%)
本来我们觉得已经够便宜的东西,
没想到在一年之后,
具有无比大智慧的市场又将它的标价又向下调整到至少比其实际价值少两成的地步。
结果就是邮报经营层见机不可失实施库藏股,
所以我们经历了三重享受,
一来公司本身的价值提升,
二来每股所代表的价值因公司实施库藏股又增加,
三来随着折价幅度逐渐缩小,股价的表现超越公司价值实际增加。
除了1985年依持股比例卖回给公司的股份外,其他的持股皆未变动,
年底持股的市值加上卖回股份所得的收入合计为二亿二仟万美元。
(作者注:原始成本一千万一百万,约涨了22倍利润)
(作者注:这股票后来从1985一路涨到2004,最高涨幅约200倍利润)
(作者注:后来股价有所起伏,最惨的时候只剩约70倍,
但巴菲特持股没有太大的改变,之后股价有回涨不少,
后来邮报被亚马逊执行长买走分拆后,
剩下的资产成立葛氏控股公司让原邮报股东持有,
而巴菲特在2014年出脱手上已大涨葛氏股票中的94%持股,
从葛氏公司换到一间电视台分拆出来给巴菲特。
总之,换股加上卖邮报赚的钱,绝对比当初卖在分割前高点200倍赚得更多)
总之,
巴非特能成为世界知名富豪,自然不是只成功了这一件投资,
他的投资也有失败的时候,
但大量的成功远多于失败,而造就了惊人的财富。
上面所有的内容只是想说一件事:
“使用正确的投资方法,风险与报酬会成反比,但风险不会降到零”
也就是风险越小,报酬越大。
不过要注意一点,即使是套利交易风险也不可能成为零,
只能说套利有可能造成非常接近零风险,
如果有人宣称有零风险的投资,那一定是诈骗。
回到 #1Lp6xKIj 的论点,
因为他的出发点是错误,所以后续推论也有问题。
Omg的案子当然有很大的可议问题,
但 #1Lp6xKIj的批评方向怪怪的。
因为他把两件事混为一谈,
因为会给钱的人其心态基本上分为两类,
1. 当[预售花钱]的玩家
2. 当[投资或投机]的人
以我国未更新的法令状况来看,
OMG的募资行为在税务机关眼里就是销售,
不过 #1Lp6xKIj谈的是出资者权益,
所以税务机关的认定可以先不谈,
直接看出资者的状况。
先讨论1.也就是[预售花钱]玩家的状况。
#1Lp6xKIj 批评销售的点数操纵在游戏商手中,
会遇到点数贬值的问题,因此对募资出资就是错误。
由于经济控制在游戏商手中,所以毫无价值。
所以游戏商是居心不良的诈欺机关。
如果上段论点正确,
所有卖预购点数的游戏商通通必须抓去关,
因为点数价值是由其操控。
这个论点最大的错误是,
游戏商除非经营不善,
为了维持获利不可能将手上点数任意贬值,
营运好的绩优厂商点数价值高,
炒短线的厂商点数价值低,
不论高低只要游戏还在总会有个价值,不会是零。
那果厂商倒闭呢?
根据我国法令玩家是厂商的债权人,
可以透过支付命令等等方式要求厂商返款,
也就是说根据厂商返款的机率,
玩家可以直接要求厂商还钱,
或转售不良债权给资产公司,
简单说,这个债权不会是零,
最低也有一个价值。
所以该做的是教育玩家,
观察厂商过去纪录和现在状态,
OMG是上柜厂商,财报相对透明,
过去纪录好坏自有公评,
重点是教育玩家要重视公司过去纪录和现在状况。
而不是像 #1Lp6xKIj 指控募资卖点数就是诈欺,
这种指控就太过了。
至于2.[投资或投机]的人,
这点 #1Lp6xKIj一样因为混为一谈也如同上述,
批评销售的点数操纵在游戏商手中,
会遇到点数贬值的问题,因此对募资出资就是错误。
由于经济控制在游戏商手中,所以毫无价值。
这些人最后啥也得不到。
以上可以很简单的回应,
如果这是论点是真的,就不会有[币商]存在。
能不能赚钱就看币商对游戏的理解和商业判断是否正确,
这赚不赚钱是各凭本事,输赢怨不得人。
总之,
虽然 #1Lp6xKIj 的论点不太正确,
但并不代表OMG这募资没问题。
我只提一点:
如果有2.的存在,
游戏商就有诱因直接私下与2.交易,
这在我国法律上可能有背信的问题。
最后,
希望透明化和增加监管很好,
但要讲投资,
请先搞清楚风险定义。
要讲募资,
请别把以消费心态出钱的人和投资者或投机者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