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好读: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30242938.A.A68.html
《Q》YOU CAN (NOT) REDO:
![]()
图更多了注意
说实在的,我不知道《Q》这里该写什么。
但这是我看《Q》的几次以来觉得最好看的一次,不过我先说了
我自己对于真嗣和渚薰之间的情感没有特别感觉喔。
不提开场很帅气的太空场景,最让我感动的当然是再见到明日香
啊!
![]()
还有就像前面所说的,为了比较流畅地感受故事原本的节奏,我
只回头重听了一次真希波的喵喵歌而已(〞︶〝*)
![]()
而这样子一口气看下去,让我至少可以认识到《Q》全片的节奏
感和张力仍不算失去控制。
虽说若与用A、B、C、D四个PART与第7、8、9、10使徒近距离连
场激战的《破》相比,战斗烈度的确显著地下降了。对了,《破》在
开场的A PART以前还有一场真希波驾驶5号机对第3使徒的歼灭战。
对比《Q》,一开始战斗的对象就十分含糊,数量莫名的多,说
是使徒,却又说不定是由人所造成的产物。
![]()
接下来的战舰战虽然充满气势、壮阔华丽的不得了,但应该有不
少人还是比较喜欢EVA与使徒的接近战吧。
![]()
当初我看到这个部分的感觉其实跟舰上的人们有点像吧。
![]()
突入后段,面对的则是EVA对EVA的战斗,记得当初见到时其实真
的是想不到,脑袋乱成一团……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倒是明白了。
![]()
不过若要与当年旧剧场版贰号机对量产机的惨烈战斗相比,气氛
倒是全然不同,双方的立场更加地暧昧不明,而且彼此嘴上还持续著
吵架这点,或许才是与那场只在耳中烙下嘶喊的死斗最大的不同之处
吧。
![]()
(另外一提,那场贰号机对量产机的可怕战斗,应该都是由后来
制作电脑线圈的矶光雄监督一个人担当原画的喔。话说电脑线圈这部
作品,不只监督是厉害的原画师出身,又找来备受STAFF们信赖的本
田雄担当总作画监督,所以电脑线圈作画的动作流畅度实在很棒。)
没想到,我竟然在《Q》的部分不知不觉就说了一串关于战斗的事
,到底是怎么了(苦笑)。
不过说到战舰“AAA Wunder”的战斗会被认为是只想铺张自爽地
制作夸张大场面的结果,我觉得这多少是难以否认的事情吧(笑)。
但我认为其中也存有不少解读的空间,而这部分也正是EVA向来
不会主动去进行更具体描绘的。
14年的时间改易,还有正体不明的近第三次冲击,为活下来的人
们带来的是什么?只有更难以生存的环境吗?只是诡异、纠缠不休的
死敌吗?
![]()
仅以美里和东二的妹妹樱作为例子:
若以假定的近第三次冲击所引发的灾难作为时间的分界线,这个
事件对于还是孩子的铃原樱将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而这正与经历了
第二次冲击的美里、加持那一代人相似。
![]()
于是这近第三次冲击事件的发生,对于当时29岁的美里来说,就
好比站在当年她父亲那代人的立场上一般。
![]()
类似的巨大灾难席卷之下,经过14年……
以前形成的是──
1. 参与事件发生,但是不一定愿意积极承担起灾难责任的大人:也
就是碇源堂、美里的父亲这一世代的人,还有更年长的,比如冬
月、SEELE等人。
![]()
2. 事件发生时尚属年幼,在那个时候,以及成长的过程都深受灾难
影响的人:即是美里、加持这个世代的人。
![]()
3. 还有就是在事件发生后才出生的孩子们:亦即真嗣、明日香,还
有学校的同学们这一世代的人。
![]()
以往,虽然并不被特意提及,而只在学校的年长教师口中复诵著
,或者是在TV版12话〈奇蹟的价值〉中由明日香口中不经意传出“一
说请客就是牛排,一定是觉得现在的孩子只要听到牛排就高兴,难怪
说第二次冲击后的一代很寒酸。”这样一番话。
但这正是被人察觉在EVA中包含着的,仿佛对于昭和时期的人们
模样的描写,洽是战前、战中、战后这三个世代的缩影,并且呈现出
的是不同世代间的鸿沟。
那么在《Q》当中──
1. 葛城美里、赤木律子他们成了参与灾难发生的大人这一世代。
![]()
2. 铃原樱则是在灾难中成长过来的一代。
![]()
3. 而新生的孩子们呢?则尚未看见。
那么,这个结构是有什么含意的吗?
我想,这或许描述的是:
从前,知晓灾难的模样,并在灾难中长大的美里等人,为了阻止
灾难再度发生而加入NERV,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但没想到事情的关键“EVA”却需要借助14岁孩子们的手,才能够
达成他们的期望。
这当然是吊诡的。
所以在以前,有些人致力于Dummy System的研发。
![]()
而到了《Q》的现在,则有了AAA Wunder舰桥处的脑干塔(Hirns
tamm Tower)。
![]()
这次WILLE方的美里等人,分明不打算再借助孩子的手了,进入
脑干塔也就是亲自进入第一线现场的驾驶舱。
![]()
经过了14年,美里这一代人,以及就像是从前在NERV里的美里的
新一代年轻人,选择并实践了这样的方式。
![]()
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自己所期望的,这也是自己
将灾难承担起来的做法。
![]()
这或许就是美里叫真嗣“什么都别做”的理由吧。
![]()
在这边,我花了一千个字左右才把一部分事情试着说了个大概…
…
但我想这也没办法,就像在TV版当中,美里他们的成长经历,以
及人类世界重新构筑的过程不会特意花费篇幅将之具体描绘出来;在
《Q》里面,显然也是不会那么做的。
不过关于美里这方面的事情,其实我也还在想……
究竟WILLE这边的人对于真嗣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其中身为领导
者的美里又是怎么想的……
![]()
首先也得再试着考虑美里等人在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经过吧,我毕
竟无法忽略这些人们数年间危险艰困生活的影响。
这并不是要将美里身处WILLE的经历拿来与从前和真嗣的共同生
活做比较,甚或以此决出美里心中对于每个人们的亲疏远近感觉。
而且这次找回真嗣的情况是与TV版中大不相同的。
比起以前,在他被发现丧失人形于LCL中以后,是第一时间连同
初号机一起被确保起来的,而后实行救捞行动,一直到真嗣被救回─
─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于是在美里等人员的观感中,便
比较能明确的认定,这就是他们熟悉的真嗣。
但这回的夺还行动下,是不明所以地遭到封印多年的初号机。
![]()
但这还是观众从《破》的片尾预告中仅有可得知的线索之一。
若从美里等人的角度来看,在14年之间,不仅灾变至此,还可能
受到SEELE和碇源堂方面的情报操作所干扰,在这番条件之下,WILLE
成员对于那假定的近第三次冲击的认知是如何的呢?
![]()
上层人员的美里、律子等人所知的情事,与多数成员的认识是相
同的吗?
![]()
这个组织可能存有比较公开互信的情报基础,并以此作为号召的
背景云云。
但若说美里等少数人虽然知道更深入的情报,却缺乏对众人加以
证明的条件,若是这样呢……这不也是一种可能性吗?
虽然这方面或许已经说得太多余了,但若从这方面来想,则WILL
E一方对于以与14年前完全相符的模样出现的真嗣的应对方式就并非
全然错误的。
因为在那里,碇真嗣这一存在是14年前引发巨大灾难的根源之一
。
![]()
再者,在那个变得就像异世界似的险恶环境下,对谜样的捕获对
象的身分加以确认也是十分必须的。
![]()
而身为当事人的美里,在相隔14年后,除了用科学方法加以辨识
外,又该到什么地步才能在心理上确认真嗣的存在呢?
![]()
而我还想再多考虑一些,关于对真嗣具体的处置措施上的事情…
…
当人们在身心紧绷的环境下生存数年,究竟会不会让人在思虑或
处事的模式上有所改变?
就好比长期在某种战地或荒莽的处境下挣扎求存的感觉。
或许这也是WILLE中的美里在对人们──包括明日香──传达命
令时显露出那种残酷感的理由吧。
![]()
这可不像是TV版第10话〈熔岩潜航者〉中稍稍透露出的偏执了。
于是无论是谁,首先是不是都应该采取限制行动自由之上的方案
来对待碇真嗣呢?并且相应举措是否具有阶段和期限的设定呢?
![]()
这之类的事情,我也很想问美里啊……
我更想知道的是,对于现在的美里,若用酒贿赂的话,会告诉我
吗……
![]()
还是先打住好了,因为我也还没想明白。
那,接着来说绫波的部分吧。
如果说《Q》当中的零对于真嗣是一种打击,真的更是确实的过
分了……
要说在《破》的最后,那场战斗为什么比起其他的还让人印象深
刻,我觉得不是因为打得最精彩之类的,而应该是由于让人见到了奇
蹟般的情景。
![]()
只为了拯救零,拼了命的真嗣,其中的意志,应当打动了许多对
真嗣有所认识的人吧。
未曾想见,零还是消失了。
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难道她在回来的心意这种方面终究缺乏
了点吗?或者是因为她的特殊?还是由于初号机的缘故?
于是,二人目的零消失了。
![]()
自此,出现的是三人目的零。
![]()
并且,似乎是不认识真嗣、更加一无所有的她。
我觉得,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对于真嗣来说是更加残忍的,不只
是没能救回绫波的失落懊悔,而且他还有了更多的与三人目的零共处
的时间。
对比TV版的后段,虽说也有真嗣自己逃避面对的原因在,但其实
他与三人目的零几乎没有再碰面的机会。
但在这里却是让他一步步去发觉的过程,在破败的NERV里行走着
,在同个巨大的屋簷下仅存般地相处,直到得知那个事实。
![]()
真的是一段相当札实的过程……
结果,总是留下的那台随身听会是一丝希望吗?
![]()
真的很难要我继续去想像她的事……
至于渚薰。
其实我觉得他倒也没什么不好喔。
![]()
真要说的话,就是对于那个DSS项圈的处置了吧,“为什么不丢
掉呢”之类的吧,但这好像是个有点不好说的地方,所以就算了吧。
![]()
至于那个弹钢琴的部分,其中的音乐听起来真的很愉快,我觉得
可说是EVA中难得让人感到这么快乐的一个好段落~
![]()
而在说最后渚薰和真嗣搭上第13号机后的事以前,我先另外说一
点渚薰的事情好了。
庵野和贞本都曾说过,TV版的脚本担当之一萨川昭夫先生(其实
他几乎可说是做着系列构成的工作了)为第24话〈最后のシ者〉所写
的脚本,原本的内容可是更认真的东西,但为了尺度上的问题,加上
担任该话演出的副监督摩砂雪先生表示这对他来说实在没办法,所以
才折衷为后来的样子。
于是渚薰的形象也就变得有点微妙,是说倒也不至于有违和感,
但庵野自己也表示过觉得第24话中渚薰最后成了个有点奇怪的家伙。
不过如此看来我也这样想过,若说渚薰算是个微妙地还不错的家
伙,那么能在《Q》这里再见到这样的他也是件蛮不容易的事吧。
![]()
而我虽曾稍微批评过TV版的渚薰天真,但想来他或许对此无所谓
吧,而且我想这点在《Q》里大概也还是类似的。
另一点则是跟最后渚薰的结局相关的。
说到渚薰死去的方式,TV版与漫画版是相似的,但差别的点在于
贞本采用了当年原始企划中的神祕男孩子与猫的登场,并让渚薰成为
了一个单纯、无恶意的杀猫人,但这在真嗣眼中却当然只有他亲手将
猫给杀死了。
接着是一段比TV版来得长的两人共处,就在真嗣渐渐对于渚薰感
到似懂非懂的时候,渚薰他最后的时刻就到来了,真嗣面临的是亲手
杀死渚薰这一存在的选择,并且身为EVA的驾驶者能够清楚地感受那
触感……
所以这便是漫画版中带给真嗣的某种东西,或许他会因此感受到
、了解到渚薰的一部分想法,他终归会将渚薰深深记住吧。
而在《Q》里面,渚薰生命结束的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就真嗣
的感受来说,应该是比较接近于漫画版的。
我不禁在想,第13号机的双插入栓设计,让两位驾驶员能够彼此
看见与对谈,但却又无法碰触,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不是很像某种惩
罚呢?而且是和漫画版有点像的、近在咫尺感触到的“惩罚”。
![]()
对于真嗣,这大概比起之前听到的、看到的所谓自己的“罪”来
得更可怕吧。
这方面似乎也比较接近前述新剧场版中对于真嗣问题的描绘,我
想确实是和TV版的角度有些不同的。
那么,渚薰的部分也到此告一段落。
如果回到《Q》本身,就我这次整体看来,觉得在节奏感上,还
有情绪的渲染力上还是不差的。
但回头看来,仅就我自己来说,能够到这样子来看待的一步也实
在是不容易的事情啊。
亏我还看了那么多遍任性的TV版和旧剧场版……或者说不定是庵
野的攻击力又上升了吧……
另外,关于剧情的设定面上,因为我并不是擅于猜测剧情发展的
类型,所以我也只好大概地把几件事、几个名词默记下来就算啦,例
如光之巨人有四个、尼布甲尼撒之钥、复仇女神系列、NERV标志的变
化等等之类的,接下来我还是继续等待故事的发展吧。
不经意间又忽然想到,在过去的14年间,虽然可能有着许多危险
窘迫,但明日香在那里是否也曾度过一些未曾有过的,有点坦然、有
点开心的日子呢?
![]()
毕竟就算是爱生气的女孩子,偶尔也会有心情好的时候嘛……
![]()
所以,心得就是这样啦。
つづく
那么、那么,厨力已尽,谢谢各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