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有没有港漫其实很有深度的八卦?

楼主: arrakis (DukeLeto)   2014-07-03 17:04:21
※ 引述《hareluyac (牧-重度傲娇控)》之铭言:
(43)
: 有没有港漫虽然剧情狂暴走,但其实对思想探讨及人生观都很有深度的八卦?
谈一点方法论。
文本分析,粗浅可分为厚度与酵度。
厚度是,文本在议题上表达出的思想强度,与可供挖掘的厚度。
酵度则是,文本内多个议题横向连结的程度,也可用广度代称。
举个例子。
海贼王有天龙人、鱼人的设定与剧情,可以说是明白揭示了种族议题的 "深度"
但,是否在各种方面强调了被压迫者的悲苦?
又是否表达了不同种族立场的观点?
在这个"深度"之中,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阶级上下者之间的情绪吗?
被压迫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被压迫的人是怎么想的呢?
反过来说,压迫者方面的表现又是如何?
更深入一点,同一个阶级里的受剥削者与既得利益者,是否有明显的象征?
确切而简单地说,文本自己有没有提供足够多的细节,给读者确认一个议题
在文本中的位置。
以海贼王而言,每一段看似题材丰富,但大多一笔带过,多数处于聊备一格的状态,
甚至与主角群中任何一员的都毫无关联,一船人就是被故事带着走,无法推动故事
,没有跟故事互动,就是作者笔下的棋子。
而像原PO举例的这一种宣告角色思想的铺排方式呢?
就比较直观一点,可以概述为下列几个问题:
1.这一句宣告跟角色本身的过去或未来有关吗?
2.这一句宣告跟当下的剧情有关吗?
3.这一句宣告所表达的立场,是该角色独有的吗?
4.这一句宣告是否确实让人感到 "就是这个人会说的话" ?
5.若此角色的确抱持这个思想,那么是否有抱着其他思想的角色与他互动呢?
6.不同思想的角色之间互动,是否产生辩证?
看起来似乎很复杂、想太多,但这些问题处理得好与不好,其结果是非常直观的:
代入感。
不管是被角色的魅力吸引也好,或是被故事吸引也好,甚至更细节的,譬如打斗
方式也好,作品有深度,确实提供了一套细腻的虚构框架,读者才有得沉迷(沉浸)进去。
但若在作者的角度看,虚拟框架的细腻与否,是功力问题。
就是作者用什么技巧操弄读者,操弄读者到什么程度,可以操弄多久。
也就是技术性的角度。
如果将ACG创作确实地视为商业,否定其中的幻想与美好,将一切细节都看作是
有目的而为之
作者: potionx (YEN YUAN-YEN)   2014-07-03 17:06:00
没有客观量化方法会变成好几种厚度...比方稿纸棋盘绿豆糕
作者: SuperSg (萌翻天的时代来啦°▽°)   2014-07-03 17:07:00
先推、不然别人以为我看不懂
作者: arrenwu (键盘的战鬼)   2014-07-03 17:10:00
推一楼
作者: Rain0224 (深语)   2014-07-03 17:11:00
拿尺来量量看就会剩一种了
作者: potionx (YEN YUAN-YEN)   2014-07-03 17:17:00
否定客观那就剩下主观来用,也就是谁看什么就是什么了。
作者: arrenwu (键盘的战鬼)   2014-07-03 17:23:00
我wiki了一下虚无主义,看不太懂你所谓的虚无主义是在讲啥以你这篇定义的种族议题的深度评量标准,这深度能比序吗?如果不能比序,定义这深度又有什么意义?
楼主: arrakis (DukeLeto)   2014-07-03 17:36:00
为何不能比序? 时装设计的元素都可以用XY轴算。不针对作品细分找出适合各种作品的方法,一昧以大一统标准不存在去否定观赏方法的尝试的话,永远也不会有可供文化生长的实在土壤。
作者: potionx (YEN YUAN-YEN)   2014-07-03 17:43:00
为什么客观量化方法会只有一种尺度?你是不是略过了什么?
楼主: arrakis (DukeLeto)   2014-07-03 17:45:00
我前面说的都是多种的细节客观量化...
作者: arrenwu (键盘的战鬼)   2014-07-03 17:46:00
我同意可以订出测度啊,只是会有公认的标准测度吗?两个人使用的测度只要有一个方向不一样,比较就没有意义啊你提出的细节没有问题,但量化没有标准
楼主: arrakis (DukeLeto)   2014-07-03 17:51:00
量化的确很难有标准,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其实量化研究的观
作者: Entropy1988 (有意志的物质)   2014-07-03 17:51:00
你这感觉好像啤酒厂在研发产品。做一个项目叫顺口度,
作者: Entropy1988 (有意志的物质)   2014-07-03 17:52:00
品委拿了记分板在那边喝。试作品A,3颗星;试作品B,五颗星...
楼主: arrakis (DukeLeto)   2014-07-03 17:52:00
而质性研究靠的是论述跟挖掘、连结,而不应该再是数据化用啤酒举例很好,但若是味蕾-试吃员的主观的确不可靠,也就很难解释为何有这样的职业出现。回题。不放弃地持续投入挖掘与探讨,并无损于辨明作品价值
作者: NightDream08 (夜梦ND)   2014-07-03 18:25:00
要依据作品调性不同而有不同的量测标准就像请啤酒领域的专家来评葡萄酒会有失客观当然会因为个人的感受力、解析力或生命历程而有一定程度的基准差距,正如每一把尺都无法100%精准一样然而它仍能在一定尺度上提供一定程度的比较..吧,我是这样翻译原PO说的啦XD
楼主: arrakis (DukeLeto)   2014-07-03 20:02:00
大致是这个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