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JemFhZv ]
小说原作的名称是《All You Need Is Kill》
改编的电影名称是《明日边界》EDGE OF TOMORROW
电影预告
http://youtu.be/s4EH7HnK2hM
说得毫不夸张,我从四年前刚宣布要由好莱坞改编成电影时就在期待了,
两年前得知主角由汤姆克鲁斯主演时又再度期待了一次,
说不定我从七年前刚看完小说时就在期待这一刻,而今年电影终于上演。
下面的文章将会同时提到原作小说版、漫画版以及电影版的部份内容与比较,
但结局之类的剧情大雷为了尚未观赏者的乐趣着想,不会透漏。
当初看到电影最早的预告时,其实还满不安的,毕竟只要看过小说的人,
即使只是短短的预告,应该也能立刻察觉到和原作有相当大的出入。
事实上,也确实有非常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只剩基本概念一样了。
不过就结论而言,还算是部不错的改编电影,别在乎原作的话亦称得上精彩。
先来提提本作最关键的设定“时间循环”吧。
……光这个其实就是似是而非,和原作设定相去甚远。
电影版可能是时间长度与剧情理解性的考量,把设定大幅简化了,
改成Alpha和Omega两种敌方的特殊单位。
Omega简单说就是敌方“拟态”的王,只要王死了敌方就等于全灭,
Alpha则是保险用的单位,只要自己一死掉就会重启,将时间倒退一天。
这部份的修改不算什么大问题,不过电影少了一些描述,
多了Omega这个看似王者,其实却等于自爆按钮的存在,根本是将拟态大幅弱化,
原作这部份能力其实要更难缠,也更显出拟态的强悍。
小说中并没有Omega这种东西,定位等同Alpha的称为主机。
能力也不是倒退时间,而是当自己发生危机时,会发射速子这种超光速粒子,
传达给30个小时前的自己知道,并得以防范。
对于接收到资讯的30小时前主机来说,自己的死亡根本还没发生,
也就是说原作并非倒退时间,而是令自己预测到未来而已。
而除了主机之外,还有许多备份。主机死了,其中一备份会自动变成主机。
只要还有备份存在,即使杀死主机亦会重启循环,要阻止的唯一方法,
只有先破坏主机传送素子的天线→杀光备份→最后再彻底杀死主机。
(拟态每个军团都有主机,和电影不同的是没有什么掌控全体的大脑弱点)
这设定看似和电影版一样,其实有不小的落差,但也不重要就是了,
主要还是这能力与设定差异造就的问题。
比方说,循环重启后会保存记亿的不只有主角,拟态当然也会知道,
所以拟态会使尽全力和经验去杀死主角这个“异端”。
因此不管主角是否选择脱离战场、逃去何处,拟态都会特地将他找出来杀掉。
这部份其实电影也有表现,但并没有深入说明缘由。
……等等,杀掉主角后不是会重启循环吗?
那拟态特地去杀掉主角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电影改设定造成的矛盾了。
正如上一面的描述,小说中时间循环单单杀掉备份/主角是不会发动的,
其实会造就时间循环,是主角上死后,女主角还继续在战场杀敌,杀掉了主机。
也就说女主角的表现才是时间循环发生原因,主角只是刚好接收了主机的时间循环而已。
这部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电影版女主角重要性与战力表现的大幅弱化。
女主角丽塔.布拉塔斯基也曾经陷入时间循环。
小说版的她自己找出规律、破解循环,并靠着累积的经验立下无比的战绩。
军方颁给她一个女武神勋章,象征一场战斗中击杀一百名以上敌人,
这功绩根本没别人办得到,等于是实质上是为她量身订做的。
Bitch of the battlefield
她战场上的英姿,也被人称为“战场上的母狗”而受到士兵敬畏。
丽塔在原作中极其重要,从头到尾奋勇善战,没有她,男主角早就结束了。
然而电影版的她却被改得有点逊,既没突破循环,片中也死了非常多次,
讲难听点,战场上根本像是个扯后腿的,很难感受到她的强悍。
虽然电影版也有等同于“女武神”的“天使”称呼,同样有宣传用的海报,
但实在欠缺原作定位的魅力和深度。
不过电影版的女演员Emily Blunt实在很正,演技和表情眼神也有到位,
那个被多次强调的伏地起身画面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电影版和原作版,算是在出发点与剧情主旨就完全不同。
以僵尸题材来举例的话,原作版就是影集“阴尸路”
电影版则是布莱德比特主演的“世界大战”。
原作版强调的是主角与女主角陷入与脱离时间循环的心境历程。
电影版却变成主角和女主角如何打败拟态,拯救世界的英雄片。
不过电影版也有值得称许的优势,最明显的当然就是好莱坞的特效了。
视觉化后的许多场面,让文字的战场描述更加直觉明快、魄力更高,
另外原作的拟态在描述是像只溺毙的巨大丑青蛙,感觉上应该类似兽人,
可是电影版的造形变得非常魄力而充满威胁性,战斗动感更是出色,
这部份真的得好好称赞电影的美术设计。
虽然电影版在剧情改动上,有一些说服力较低的不合理处,
比方说硬是要将一个少校搞成新兵丢到战场,以及时间循环的一些相关问题,
但别太在意这些小瑕疵以及原作差异的话,整体剧情还是很精彩的,
笑点不少,视觉上的演出补正也棒,算是还不错的改编电影了。
-
然后下面来继续提一些小说原作和漫画的杂谈吧
只看电影,对这方面没兴趣的人可以先跳出了
-
小说原作的作者是“樱坂洋”,当初看到将改编好莱坞电影的新闻时,
根本可以被称为轻小说界的胜利者,光是版权费就高达300万美金,
假设作者可以拿一半,那对一般作者而言也是惊人的数字了,
更别说还有知名度上升后,对于各国小说销量的后续效应。
回到小说本身,其实《All You Need Is Kill》对我而言的最大魅力,
就是对于男女主角本身的心境与反应描写,以及两人强悍的意志与觉悟。
电影因为考量到背景与演员,改了不少设定,主角连名字、年龄、身份和人种都换了,
本来嘛,也很难想像叫阿汤哥去演一个菜鸟新兵,‘Top Gun’的时光已经回不去了。
故事背景的舞台也只是日本南端的一处防卫线。
由于主角只是一名普通的新兵,因此以第一人称描写的战场和陷入循环后的反应很有趣。
搞不清楚状况、恐惧、徬徨、逃兵、自杀等等的尝试都无效后,
他终于发现要活下去便不能选择逃避,决定在战场上磨练自己。
于是,每当他再次循环醒来,便会在手背写下数字,提醒自己是第几次的循环了。
……电影没有使用这个梗满可惜的,明明不难改编,又能提醒观众剧情进展啊。
主角在战场上死了数十次、熟悉了机动装甲的使用要诀后,却发现新的难题:武器。
能对拟态有效造成伤害的武器不多,但那些枪械可能有卡弹或弹药数耗尽问题,
他需要更耐用、更有效,能够击杀数百只敌人的武器,才能帮助自己活下去。
这时,他想起了战场上看过的女武神英姿。
重达300公斤,以碳化钨制作的超巨大战斧,那正是“战场上的母狗”丽塔的专用武器。
那无比的重量若是使用不当,连离心力都会扯碎机动装甲。(电影的长刀真的很逊啊)
和电影版的室内特训不同,主角是靠着不断的循环,跨越无数的生死战场,
死了又死,死了再死之后,终于在精神与技术上都成为了一名强悍的战士。
虽然没有丽塔的教导,但他却靠着自己的经验、判断与印在眼中的丽塔身影,
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和女武神如出一辙的战斗技术与风格。
而在第158次的战场上,忽然发生了一件未曾发生过的事……
“你现在是第几圈了?”
……主角耳中如此传来了丽塔的询问声音。
这部份的处理,电影和原作算是截然不同。
电影早早就让丽塔表达自己的经历,并带领主角进行特训。
原作却是将近半本书了,才突然出现惊天一问,让故事迈入新的大转折。
由于媒介的不同,电影这样的处理并无不妥,步调控制上也比较适合,
不过小说原作在酝酿铺陈许久之后,那种剧情上的爆点能量也就更为深刻。
原作花了很长的篇幅在描述男女主角两人的心境,
陷入循环中的那种无助与绝对孤独,对于生死无常的无力感触,
那种心情上的逐渐转变很有带入感,也分外有说服力。
也因此原本以为自己是在这循环世界中唯一的孤单两人,在发现彼此的存在后,
以不同视角、不同循环处境下的相认,那种描述的感动就更为精彩。
只能说男女主角这部份的描写,是原作相较之下的最大优势,
在有时间与观赏节奏考量之下,电影恐怕是很难选择忠实改编。
两个版本算是有很大差异,不过也都各自拥有难以取代的乐趣。
除了电影版之外,也大概是为了配合并宣传电影版,小说也有改编成漫画,
而且负责的绘画作者乃是小畑健,也就是‘棋魂’、‘死亡笔记’等人气作品的作者。
小畑健的绘画实力无须置疑,难得可贵的是连剧情上的改编都相当出色,
小说大多数的内容都没有删减,甚至适度追加了一些原创的剧情补充。
虽然男女主角的人物设定有点太过少年漫画风格,不过本来也就是少年漫画了,
而之后靠着精湛的画技,男女主角随着剧情演进的种种表情相当有震撼力,
视觉上的情绪流露恐怕足以说是改编和原作各版本中最优秀的。
此外,拟态的设定又是不同于小说和电影,亦有自己的风格,
战场上的动作场面和演出也相当到位,分镜流畅、画面俐落漂亮。
漫画版算是同时兼具了文字和视觉上的优势,是小说改编漫画中难得的杰作。
《All You Need Is Kill》本身是就很精彩的一集完轻小说,
同时也很罕见地真人电影、漫画改编都有相当的水准,
如果只接触了其中一部分的又不讨厌的人,也很推荐去欣赏额外的改编或原作,
相信一定能得到不同感受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