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怎么想

楼主: jacksonyeh (华思格)   2011-08-22 22:46:37
中国怎么想?
也许是浏览过太多西方学界与评论界生产出对中国的肤浅观察与报导,Mark Leonard针对
中国发展所写的书《中国怎么想?》( What Does China Think?)(2008)着实有令人惊
喜与深刻的阅读收获。
一般坊间针对中国的观察,十之八九,都落入了日常知识(common sense)与现象的重复
描述,缺乏深刻的洞见(insight),这些作品用以满足西方社会一般民众对于中国的好
奇虽然仍有其贡献,然而却不免失之表象,即便是一些号称是“中国通”(China hand)
的著作,然而大部分在选题有趣之余,却也难以使华人社会的读者有惊喜的感受,他们的
贡献往往在于其较为严谨的方法论以及数据资料蒐集,然而这却部分是建基于他们做为西
方学者的身分与便利之上,其对结论的分析同样未必深刻。这一方面是因为重重人为的限
制,使得中国社会的进入障碍比较大,做深刻的研究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不方便的事实
,也可能是作者本身的懒惰与功力不足。
1975年出生,年青的Leonard有令人感到兴趣的丰富阅历,以及广泛的交谊与见闻。《中
国怎么想?》虽然是本小书,但是处理的问题却不是食衣住行,而是关键的当代中国社会
思想流变。运用人脉关系以深入访谈为研究方法,Leonard首先分析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新
左派与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对话与交锋。事实上好几年前,中国的作者马立诚与凌志军就曾
经写过《交锋》一书,细数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的辩论,颇值得一读,然而就我印象所及
能够处理与关注这方面议题的西方观察家却屈指可数,Mark Leonard以“中国怎么想?”
为题确实有其重要性,影响也更大。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之间的“怎么想?”背后可能更
有着现实政治斗争中上海帮与团派的角力,因此这不只是知识上的劳动,更是利益的区分
与定义。
这本书不仅谈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同时也关注中国的民主。在讨论中国民主的时候,
无可回避的是共产党的角色问题。即便Leonard认为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有可能在日后成
为党内的重要派系,但是这仍解决不了党独占政治权力的事实。不少知识份子将党的地位
视作无可挑战与质疑的议题,因为这已经写入共和国的宪法之中,这固然是一种现实中的
犬儒心态,然而恐怕更多中国人只将民主视为一种手段与途径,漠视民主必须要和宪政结
合运作,更多人在心态上他们担心中国会乱,然而却不肯承认或许自己目前正是这一套体
制的既得利益者。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些观点更值得我们思辩,例如王绍光认为“商议
式民主”将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页91);房宁认为客户(人民)可以照着菜单指定主厨
(共产党)端上哪些政策菜肴(页91),前著夸大了目前“商议式民主”对政策的实际制
约,后者则错误地忽视了中国的政治现实与权力结构。
本书同样用了不少的篇幅讨论中国的外交政策,然而尽管主张者的意见各异,包括所谓的
自由国际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以及新共人士,Leonard很精准地直接质疑在现今政治体系
各种政策实践的可能,中国想要重新塑造世界秩序,然而它所象征的价值对人类发展与公
平正义是好还是不好? 我们只要看北京对津巴布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苏丹、北韩等国家专
制政权的支持便不难判断答案,然而这一切只是配合中国崛起的手段与背景,期间的考虑
与角力则更为复杂。
做为一个读者,难免会想要了解作者对特定议题的立场与意见,然而细心的读者当可以发
现Leonard在书中对自己的看法抱持很谨慎的态度,他只是尽量地呈现出当代中国复杂的
思想与意见状况,自己偶而有流露出质疑与主观的评价,但是却并不强烈。他不同于最近
另一位年轻的日籍国际关系研究者加藤嘉一,却同样地引人注目。“中国怎么想?”重要
吗?它在Leonard所标志出的“黄河资本主义”、“长城精神”下会朝向何方?在缺乏民主
权力转移与决策问责与透明之前,答案毋宁是肯定的。对于那一些在经济上汲汲地前进中
国,在政治上拥抱统一的人而言,许多人对中国的印象其实非常虚幻而真正地不切实际;
而对于坚持快速或最终走向独立自主与维持分立现状的人而言,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远比
总是逞口舌之快或是武断地进行决策来的重要。
读这一本书的时候,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正在中国访问,他努力地游说中国领
导人美国的国债是安全的,本身是律师能言善辩的他也对中国民众显示美式政治人物的亲
民。世界的经济局势已经悄然改变,“中国模式”(作者相信存在)令人炫目的崛起与它
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也带来忧虑,至少,台湾社会似乎应该更加关注“中国怎么想”。
马克o里欧纳德(Leonard, Mark)。2008。《中国怎么想》。台北:行人出版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