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井喷的女团真人秀是否正打破女性的刻板印象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7-22 14:53:00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3496290
https://i.imgur.com/UqBmD5Z.jpg
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主打成熟女性成团出道的的真人秀。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很多行业陷入凋零,但对中国的网络和电视综艺节目来说却似乎是一场
机遇。当人们减少外出计划而待在家中时,井喷的女团真人秀节目成为很多人消遣的选择。
《青春有你2》(Youth With You)、《创造营2020》(CHUANG 2020)和《乘风破浪的姐
姐》(Sisters Who Make Waves)是这类节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它们均获得了数以亿
计的播放量,有关它们的讨论也几乎无时无刻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通过选秀最终组团出道式的节目模式并不新奇,但在激烈的竞争和中国宣传部门严格监管
下,制作者们正努力让节目看上去更具备进步意义。例如,《乘风破浪的姐姐》便以选择
30岁以上的成熟女艺人参加而试图展现其打破年龄“天花板”的一面。
这种改变或许正迎合了中国年轻人对性别议题日益增长的关注与兴趣。不过,这些娱乐节
目是真的促进了社会上对女性刻板印象的瓦解,亦或只是一场营销泡沫?
“敢”与“不定义”
《青春有你2》与《创造营2020》分别由中国的视频网站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在过去几个月
中推出,它们承袭了韩国“Produce 101”系列偶像选拔类节目的风格,通过多次竞演与
比拼,由观众从百余名年轻的女性练习生中,投票决定数名最后成团出道的人选。
“敢,我有万丈光芒”是此次《创造营2020》节目的口号。在节目中扮演导师角色的“教
练”常以此要求和鼓励参赛者变得勇敢和具有野心。
该节目打破了以往中规中矩的评级考核方式,在最初阶段,导师们便要求认为自己有实力
的参赛者自告奋勇地上台比拼,以凸显竞争的激烈氛围,剩下的参赛者则被询问为何不敢
举手参与比拼。
“是我站的还不够高吗?”是该节目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成功走红的一个流行语。它源于23
岁的参赛选手陈卓璇,虽然在当时比赛中名列第二,但她指自己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广
告机会,因此在发布晋级感言时公然质问赞助商。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女性往往是一个较弱势的角色,”为中国多家媒体撰写文娱专栏文章
的吴怼怼对BBC说。
“但现在的女性平权思想和激烈的竞争,让年轻人不再喜欢四平八稳的人,而是喜欢自己
的idol(偶像)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讲出来,争取资源,”他说道。
在另一档类似节目《青春有你2》中,“不定义”成为了主旋律。制作方表示,希望打造
一个没有刻板印象束缚和定义的女团。
相比于有着传统意义上苗条身材、面容姣好的女团偶象形象,节目组邀请了一些并不符合
这些标凖的女性参加。例如。23岁的中国吉林女生上官喜爱体型微胖,她一直留着干练的
“男儿头”发型,眼神中露著杀气,但她凭借极具张力的舞蹈仍收割了相当多粉丝的芳心。
在五月底的总决赛中,该节目中以中性形象著称的选手刘雨昕获得了粉丝数以千万计的投
票,最终夺得了出道组合的第一名。
除了长相上的“不定义”,两档节目中也均有一些出身“非典型”的参赛选手。例如,《
创造营2020》中25岁的谢安然是一名习惯穿着洛丽塔(Lolita)风格服饰的商业模特,她
并没有舞台经验。而《青春有你2》选手林小宅则运营著自己的服饰品牌。
打破年龄天花板?
相比于前两档以年轻女性为主角的真人秀节目,中国首个主打成熟女性展现自我价值的的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自6月播出以来便“后来居上”,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在这档由中国有着“造星工厂”之称的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节目里,参加节目的练习生
不再是素人女孩,而是30位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的、在行业内成名已久的女星。
“30岁以后,所有的可能性不断褪却,但还可以越过时间,越过自己,”该节目在一开始
的宣传片中说道。
今年已经52岁的台湾知名演员伊能静是节目中年龄最大的艺人。此外,在90年代就凭借电
影《人鱼传说》走红的钟丽缇、多次获得知名大奖的演员宁静等大咖也参与进来,为最终
5人的出道位置而征战。
该节目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爆炸式的关注与讨论,很多网友表示,在节目中看到这么多已
步入中年的明星依然为了梦想这么拼,感受到女性的魅力不应被年龄定义。
“成熟姐姐的魅力让我想尖叫,试问看完之后谁还害怕变老?30、40、50都可以这么绝,
”一名微博网友评论道。
据中国媒体报道,在竞争激烈的影视行业里,中国30岁以上女艺人正面临更加长的空窗期
。在参加节目的25位有表演经历的艺人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2018年至2020年年均有一
部新作品播出。
吴怼怼认为,《乘风破浪的姐姐》受众主要还是年轻女性,处于即将成家立业年龄的她们
往往伴随着焦虑,因此看到这些步入中年的女性仍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后,很容易受到触
动。
“她们可能会想到我之后的十年,不管是结婚生小孩,我还是有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
选择权的,而不是一定要走非常传统的中国家庭道路,”他补充道。
在中国,围绕女性不婚与不育的话题常常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一些保守的家庭中,结婚生
子仍被认为是女性后半辈子获得幸福的关键。
今年6月,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因没有孩子而遭到一名网友嘲讽让舆论哗然。今年62岁
的她曾为了舞蹈事业而放弃生育,但一名网友在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留言称“一个女人最
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观念进步还是营销泡沫?
尽管中国当局从数十年前便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男女平等口号,但在现实中,出
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年轻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就业、婚姻和生育方面,仍面临诸多
歧视与限制。
但随着近年来全球化 MeToo(我也遭遇过)运动的影响,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女性议题
。根据社会创新企业“BottleDream”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针对中国年轻人的调查报告,性
别平等议题是年轻人最关注的社会议题之一,在12个议题中排名第五。
因此,你或许能开始理解当很多观众看到《青春有你2》里的选手刘雨昕在节目中并没有
身穿女团成员惯常的标志性短裙,而是在一众成员中身穿短裤时所感到的惊喜之情了。
不过,并非所有人对这些节目都持褒扬态度。一些《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批评者认为,该
节目是在“贩卖焦虑”,想让中年女性模仿年轻女性的模样反而是在“强化年龄歧视”。
在《创造营2020》中,担任导师的黄子韬对不敢上台参与挑战的参赛者语气严厉地说“给
你们这个舞台不是让你们来哭的”,也让一些网友质疑这是否是另一种“对于性格的压抑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曹培鑫认为,标榜“独立女性精神”的女团真人秀类节目
是中国日趋成熟的娱乐工业的当代产物,本质上仍是按照套路和剧本进行的一场营销,很
难说实际代表了社会观念进步。
“比如,一些中性风格的选手受到欢迎,是因为中性的表达很容易让她在很多选手中吸引
观众的注意力,但这并不代表中性本身受到欢迎,”曹培鑫对BBC说。
吴怼怼也表示,由于女团真人秀节目在中国流行已进入第三年,观众的审美已经疲劳。强
调不同的标签是节目制造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法,因此更像是一次“被迫的转型”。
2018年,腾讯视频在中国推出了“Produce 101”系列的第一季《创造101》,随即在中国
全国引发收视狂潮。在节目中说话离经叛道的杨超越和走“黑”、“壮”路线的王菊被认
为是该节目中最令人意外的“黑马”。
“但其实,大家在电视屏幕上看得到、认得出的女明星,是从事娱乐影视行业的冰山一角
,她们已经是符合这个明星制度下的刻板印象的,”曹培鑫说。“很多人是从未成名、从
未出现在观众视野里的。”
作者: joanzkow (星浪)   2020-07-22 15:00:00
不知中国政府会不会插手?之前就嫌男生太娘太妖艳
作者: love121 (空)   2020-07-22 16:01:00
营销泡沫
作者: bluerex823 (蓝色雷克)   2020-07-22 16:07:00
节目没什么不好啊 挺环保的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20-07-22 18:07:00
就包装过的综艺 本质还是为了赚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