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NHI如何管控中医总额成长

楼主: gentlwind (ㄉㄊ)   2014-03-26 10:18:16
事实上,“总额”两字就是最有效的控管。利用我国人民长于内部斗争的优点,设立
“点值不得过低”的目标之后,中医总额部门的中医师们就会自我管控。
┌────────────────────────────────────┐
│注:总额仅总支出不任意成长。NHI希望点值不要过低,以营造“善待医疗从业人员│
│ 的假象 。│
└────────────────────────────────────┘
中医师公会全联会受NHI委托后,各地方公会组成“中医门诊医疗服务审查执行会X区分
会”,除了执行专业审查之外,每一季会与NHI共同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决定当区要
进行哪些管控措施。
┌────────────────────────────────────┐
│注:共同决定也是假象,大多由NHI拟定后交给委员会背书,让外界以为是中医界 │
│ 自治,有专业人士的支持 。│
└────────────────────────────────────┘
常态性的管控措施会形成一个管控计画表,主要手段就是加强抽审。以管控最严厉的
中区101年管理计画表为例:
一、无基期院所: 依中区公布开业地区每万人口中医师数,分五级辅导管理。
1. 5人以上地区。 →前6个月全审,后18个月论人归户随机抽审。
2. 3.2 人~4.9人地区。→前6个月加重抽审50%,后18个月论人归户随机抽审。
3. 2.2 人~3.1人地区。→每月严审,连续二年。
4. 1.4 人~2.1人地区。→每月抽审,连续半年。
5. 1.3 人以地区。 →每月抽审,连续三个月。
二、原执业院所:
1. 更换负责医师,视同无基期院所。 →抽审二年。
2. 一年内变更负责医师两次(含)以上。 →抽审二年+加重审查三个月,必要时延长
3. 新增医师造成成长率异常之前10%。 →每季加重严审。
4. 由密度高地区迁往密度低地区。 →随机抽审 3 个月。
5. 由密度低地区迁往密度高地区。
5 人以上之地区。 →抽审 1 年
3.2-4.9 人之地区。 →抽审 9 个月
2.2-3.1 人之地区。 →抽审 6 个月
1.4-2.1 人之地区。 →抽审 3 个月
6. 无基期院所列审未满2年,迁移时。 →比照无基期分五级管理
7. 原院所已迁移未满1年,再迁移者。 →延续抽审方式、时程。
8. 2.2 人以上之地区增加执业人数。 →前6个月加重严审或加重抽查,
后18个月案件电脑随机抽审。
9. 1.4 人~2.1人地区增加执业人数。 →抽审半年
10. 1.3 人以下之地区增加执业人数。 →正常抽审
至于其它院所,每年至少抽审一次,再利用抽审指标来管控:
http://www.nhi.gov.tw/Resource/webdata/18722_1_1030207_c-censor.pdf
指标值>7.5的月份加抽。
抽审没有啥好怕,就是罚钱而已。以抽20件的院所来说,可能会核扣数千至数万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