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urex (无言啊)
2014-04-09 08:44:33研习营主持人:黄一农、章宏伟、缪哲
主办单位: 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
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故宫博物院
浙江大学
一、举办目的与愿景
二十一世纪,随着资讯网络科技的突飞猛进,大量古籍和文献资料弹指间即可获取,甚至进行全文检索。相对于前辈学者必须经由长年累月博闻强记孜孜苦读才能动笔写作而言,现今文史研究环境已发生革命性巨变。然而,电子资源固然便利,但并不代表面对同样的研究资料和课题,每一位研究者都能获致理想的研究成果,甚且往往入宝山而空手折返。一般而言,文史功力深厚的学者在熟悉传统治学方法的基础上再运用电子资源对相关史料筛选、类联、辨析,往往更能得出突破性的史学诠释。
着眼于此,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携手北京故宫博物院、浙江大学,将于2014年8月23日至29日在杭州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为期7天的第二届e考据与文史研习营。(第一届已经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研习营由“e考据” 概念之提出者台湾清华大学黄一农院士担任主持人和主讲人,也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章宏伟所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缪哲主任以及其他几名学有专长的年轻讲师,透过专题讲座和分组操作的方式,分享他们运用
“e考据”的心得体会,让参与研习营的文史领域青年教师与博士生充分感受到这种新型态考据方法的便利与“威力”。
此次研习营将非常重视电脑实际操作和学员分组演练。每日讲师会分享个人利用e考据获得的成果,并提示若干线索,供学员在短时间内切入庞杂史料,探寻和组合关键论据。学员在掌握传统治学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经由合理的逻辑推演,更能体会讲师的研究理路。根据前次研习营的经验显示,不少学员掌握正确方法后所得成果均超越了讲师的设定目标。
研习营学员将由来自国内外的年轻学者与研究生所组成。课程结束时,希望学员经由内容密集又注重实战的学术训练过程,更能感悟e考据研究方法的真实意义所在,从而在掌握新型有效的治学工具基础上,借此开拓个人日后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期将来在新的研究环境下取到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授课师资
1. 黄一农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
2. 章宏伟教授(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
3. 缪哲教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
4. 薛龙春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5. 张瑞龙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6. 游博清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7. 杨勇军博士(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
三、举办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4年8月23日-29日,共7日。
地点:中国杭州(浙江大学)
四、活动说明与学程规划
此次课程的安排将以涉及清代《红楼梦》研究史上著名的文论专著《枣窗闲笔》钞本为主要的研究个案。此书不仅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产生过程提出一些说法,而且对于曹雪芹的相貌、举止、性格、家世以及脂研斋身份等,批露出很多重要信息,本应引起红学家关切,可是数十年来,有关《枣窗闲笔》的真伪之辨,仍旧众说纷纭,因此对《枣窗闲笔》的研究就无法得以深入。
清史学界以及红学界先前对此一议题缺乏深入认知,实因以传统考据方法不易获得坚实之证据,以致未能在相关议题掌握发言权。然而,e时代的新研究环境让学者有机会充分运用庞大的数位化资料,以检验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并透过直接或间接的论证寻求可能的答案。
本研习营因此选择此一目前仍混沌不明的有趣题材为案例,透过讲演与实例演练,尝试引导学员有效且迅速切入一个新鲜的课题(与红学、避讳学、艺术史、历史学等领域相关,具体内容则涉及稿、钞本文字识读、抄写时间、书画钤印、笔迹判断、文本精读、袁枚经营人际关系之方式……),发掘有意义的问题,规划可行的研究路径,搜索有帮助的证据,处理不相容的材料,一步步逼近历史的真相,进而扩大研究的视野与深度。学员课前将获得一套预读文件之电子档,会议期间必须各自携带笔电。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已为本次研习营广大学员慷慨提供中国基本古
籍库、中国方志库、明清实录等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并且不限制 发数。
希望经由此一过程,让参与的学员不仅有机会窥悉《枣窗闲笔》的文献与文本价值,亦能了解如何利用e考据的新视角与新方法突破文史研究的瓶颈,深刻体会到e考据不仅仅是搜寻的工具与技巧,而是一整套全新的思维模式。
牛顿曾在1676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那只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ye sholders of Giants )。”当e考据有可能提供学者一座能爬上巨人肩膀的新型“电梯”时,如何睁大眼睛看得更远,并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仍属不易。文史研究在e世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挑战,历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丝毫没有减轻。
本次研习营安排的课程共计6日。进行方式大致是上午以及下午第一节先由讲师讲演他们利用e考据进行研究的主题,分享治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解决方式,也介绍相关电子资源及搜寻技巧。接着,由讲师提出数个与讲题相关的问题作为作业,各组学员就指定作业实际上网操作,试着解决问题。次日同一时间,学员们对前日的讲演和作业进行综合讨论,包含寻找答案过程里的逻辑思维,如何突破过程中遇见的瓶颈与障碍等。此外,每晚亦会穿插资深学者与年轻学员之间有关学术生涯的咨询问答。除课程外,亦安排一天的田野研究,实地考察杭州附近与研习内容相关的名胜古
蹟等。
五、学员资格及甄选方式
正式学员预定31名(台湾地区学员11人,大陆地区学员20人)。学员将以公开方式征选。台湾学员报名资格限台湾各大学青年学者和博士班研究生,研究主题为明、清时代的艺术史、文学、历史等领域,报名者请务必填写报名表所需资讯(个人研究方向等资料文长不拘),亦可附上一、二篇可供参考的文章或报告,于2014年5月30日(含)前,Email至联络人卢正恒先生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