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讨论──
R: [闲聊] 未来的诗词真的能让古人虎躯一震吗?
文章代码(AID): #1Z1IHE_5
看到各位版友又在讨论抄诗的问题,想再献丑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一点上次文章稍微
说过,但可能大家不够注意或忽略的地方,就是诗歌的审美观是不断在变化的。
我们现在所公认的“经典”,在古代某个时候、某个朝代未必被认为传唱之
作。而古代某个时间点曾经流传各地的“经典”,可能今日已经泯然无闻。
也就是说,假如你真的回到过去甚至是穿越异界,抄了一首现在很多人视之经典的作
品,可能古人或异世界人也未必会“深受震撼”,甚至可能当作寻常之作也有可能。
举个例子──
〈省试霓裳羽衣曲〉 唐.李肱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醼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我想这首诗各位应该很陌生,这首诗在唐诗选集中几乎没有选录,除了网页上,如今想看
实体书,大概只能在《全唐诗》中找到并阅读。
然而在唐文宗开成二年(西元837年),这首诗绝对是中国最热门的诗歌之一,乃是
当年状元李肱的中第诗,当时主考官高锴是这么评价:
“就中进士李肱《霓裳羽衣曲诗》一首,最为迥出,更无其比。词韵既好,
去就又全,臣前后吟咏近三五十遍,虽使何逊复生,亦不能过。”
给的评价十分之高,但是这首诗在后世名声不显,我想大家在阅读后,应该也不会觉得这
是什么传世佳作,然而在西元837年,这首诗在中国绝对是最火红的几首之一。
原因无他,就是时代审美的不同标准而已。
甚至可以拿同时代的著名诗人,一辈子考不上科举的刘得仁,在西元835年写的〈省
试日上崔侍郎〉来做对比:
衣上年年泪血痕,只将怀抱诉乾坤。如今主圣臣贤日,岂致人间一物冤。
如病如痴二十秋,求名难得又难休。回看骨肉须堪耻,一著麻衣便白头。
刘得仁写的诗歌我相信比起李肱的中第诗,应该符合现在的审美观,然而现实是,李肱成
为状元,刘得仁一生皆未中第。
更讽刺的是,刘得仁在后世的名气明显比只存诗二首的李肱大多了,虽然比不上李商
隐、杜牧等人有名,但也可以算是晚唐的一流诗人。
所以很多诗人的诗歌,在生前都是无法被认可的,刘得仁如是,陶渊明如是,杜甫、
李商隐亦如是。
甚至,即使诗人死后成名,他的评价也未必能每个朝代都保持正面评价。我们拿最著
名的诗人杜甫为例,杜甫从中唐韩愈鼓吹开始,到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后,确立了诗圣
地位。大家可能认为杜甫诗歌在宋朝以后的评价一直是非常正面。
然而其实在宋元明清,杜甫的评价都是起起伏伏,莫衷一是的。
毕竟,文学作品,有人喜欢,就必然有人厌恶,就像是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任何一篇
作品,你一样很容易找到对它的负评。
有关杜诗的负评,各朝代兹举一例:
“欧阳永叔不好杜诗,苏子瞻不好司马《史记》,余每与黄鲁直怪叹,
以为异事。”(宋)
“至嘉、隆间,突有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诸人,严驳杜诗,几令身无完肤,真少
陵蟊贼也。杨用修则抑扬参半,亦非深知少陵者。”(明)
“风雅罪魁,非杜其谁邪?”(清)
没写到的还有很多,历代文人批评杜诗的议题,甚至可以发展成好几篇论文,有些文
人甚至已经上升到人格攻击,完全对杜甫的“诗圣”地位不以为然。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
估狗。
杜甫评价的起起伏伏,同样也能反映诗坛的审美观不断在变化,没有一首诗歌能够永
远获得赞扬,只要评论家愿意,都能够挑出一堆缺陷。
顺带提一下,杜诗评价的最近一次剧烈下滑,是文革时期郭沫若写的《李白与杜甫》
,扬李抑杜,攻击杜甫是地主阶级,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波与附和,有兴趣的一样可以估
狗。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形成的唐诗审美观,应该都是从《唐诗三百首》开始形成。
而唐诗三百首是乾隆时期孙洙所作的唐诗选集,理所当然的,受到那位很爱写诗的干
隆皇帝影响,乾隆曾亲自敕编《唐宋诗醇》,选了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
游六人作品,其中又以杜甫选722首最多,这清楚地表示了当时皇帝崇杜的诗学观,《唐
宋诗醇》同样也是当时科举考官出题的参考书。可以说,杜甫在今日的诗坛地位,乾隆也
有一份功绩。
可能有版友不能理解乾隆的影响力,就拿当时著名文人沈德潜在康熙五十六年出版的
《唐诗别裁集》来说,沈德潜只选了白居易四首绝句,然而等到乾隆十五年《唐宋诗醇》
出来,乾隆唐代只选了李、杜、白、韩四人,让沈德潜于乾隆二十八年重刊《唐诗别裁集
》后,立刻把白居易作品从四首变成六十首。这就是皇帝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人对唐诗的看法与评价,很多都是从乾隆《唐诗三百首》出版后
,开始成为一个定见与准则。等到民国之后,现代文学崛起,许多文人注重的心力转移,
导致对唐诗的评价很多依然是从清朝传承过来。
我以杜甫为例子,是想说明现在很多人公认的“好诗”、“佳作”,可能在古代某些
人的心中并不是那么优秀,甚至假如杜甫死后没有遇到韩愈、黄庭坚、严羽、乾隆这些“
贵人”,他的评价会不会仍是“诗圣”也不好说。就像版上常讨论的几本仙草,有人喜欢
、有人厌恶,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我们还可以举一个完全相反的疑问──
古代人极力贬低或厌恶的“诗作”,放在如今也是如此吗?
我想各位应该都知道,文学史课本很多都记载,唐朝诗歌以盛唐最佳,唐末则诗歌衰
疲,被很多诗学家批评为“声繁调急”、“气格卑微”,严羽甚至在《沧浪诗话》直接痛
斥唐末诗歌说:
“晚唐之下者,亦堕野狐外道鬼窟中。”
看到这些批评,可能大家第一时间都会以为,唐末诗歌真的不足为观、写的相当差劲
。然而真的如此吗?
记得我在读硕班时曾经跟学长学弟讨论,唐末诗歌假若放在今日重新评价,可能评价
会上升不少,甚至我也相信,若是有版友读过唐末诗歌,可能会对唐末诗歌的风格起到共
鸣。
因为唐末的诗歌,用PTT的用语来譬喻,完全可以称呼它为──
“酸民化”的唐诗。
有讽刺不满的批判诗:
〈马嵬坡〉 唐代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这首诗讲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事蹟,最后两句话看似称赞唐明皇始终是“圣明天子
”,然而拿来比较的对象却是躲在井中的亡国之君陈后主。
比起陈叔宝抱着妻妾躲在景阳宫井哭泣,李隆基还算是个“圣明”君主。我想这里头
的讥讽意味是非常明确。
也有消极避世的“躺平”诗
〈游嘉州后溪〉 唐 · 薛能
山屐经过满迳踪,隔溪遥见夕阳舂。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前两句写景,最后两句直翻就是“当时诸葛亮如此鞠躬尽瘁究竟是完成了什么?他就
只应该永远待在南阳作个隐仕不出的卧龙。”
如此消极的评断诸葛亮,让这首诗在后代的恶评不断,然而在当时,确实是传唱一时
的佳作,人们对于藩镇割据、朝廷昏庸的绝望,让许多文人心灰意冷,这首诗表面上是写
诸葛亮,其实写的是文人自己。
会拿郑畋、薛能这两个人譬喻,因为这两人在唐末都是位极人臣,官至节度使。上位
者的诗风都是如此偏激消极,也就能想像当时的诗风了。
唐末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罗隐,《唐才子传》是如此评价他的诗风:
(罗隐)深怨唐室,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猥巷小子,语及
讥诮,必以隐为称首。
《唐诗纪事》曾记载有关罗隐的一件故事:
昭宗欲以甲科处之,有大臣奏曰:“隐虽有才,然多轻易。明皇圣德,犹
横遭乎讥谤,将相臣僚,岂能免乎凌轹?”帝问讥谤之词,对曰:“隐有〈华清〉诗曰
:‘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其事遂
寝。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写得十分白话,跟郑畋写得“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都一样充满讥讽,这也是罗隐在后世一直被评论家所诟病的地方。
再看罗隐当时十分著名的七律〈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表面上写黄河,其实字字都在写唐末政治,“直”跟“清”是传统文人所坚持的道德
操守,然而在唐末,你想要飞黄腾达,却只能“曲”和“不清”,最后的“三千年后
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更是写得怨愤至极,完全表现出他对整个国家的不满。不少后
人批判这首诗说“失之太怒”。
明代诗评家胡震亨更是如此概括唐末诗风:
“咸通而后,奢靡极,叛孽兆,世衰而诗亦因之。气萎语偷,声繁调急,甚
者忿目褊吻,如戟手交骂者有之。”
愤怒不满、面目狰狞、破口大骂,这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唐末诗歌,然而确实为唐末诗
歌的一大特色。我想看到这边,大家应该也能想像唐末诗歌评价不好的原因所在。而唐末
诗歌另外一个支派“艳情诗”,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不被后人所好。。
“讥刺为主”、“忿目褊吻”、“戟手交骂”,这些风格在传统儒家“温和敦厚”的
诗学观来看,当然就是所谓的“野狐外道”,不值一提的诗作。
但放在如今,各位版友看上面几首饱受后人批评责骂的诗作,会认为他们写得真的不
好、会觉得“讥刺为主”、“忿目褊吻”、“戟手交骂”这些唐末风格是所谓的诗歌缺陷
?抑或是他们的时代特色呢?这就见仁见智了。
但我想这种风格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因为现在PTT的很多文章,其实也是类似唐末
的风格。
现今所谓的“好诗”,古代未必会视为当然。
古代的“劣作”,放在今日未必不能成为佳作。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诗歌的审美观绝对不是古今一致。一首诗歌之所以会成名
,绝对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回到古代、甚至穿越异世界抄诗,不是不可能成功,然而却难之又难。至少身为中文
系硕士毕业的我,完全不觉得自己能在古代抄诗成功。
就像〈满江红〉只能是岳飞这样的传奇经历与人格特质所写才能成为经典。若是换个
人气势就弱了几分,甚至可以想像,假如〈满江红〉变成秦桧作品,那大概会成为宋词的
一首笑料。
最后可以举个有趣的问题作结语:
〈水龙吟‧杨花〉北宋‧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北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两首词是章楶先写,苏轼和词,苏轼在写给章楶的信中如此评价章词说:
“《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
苏轼在信中亲自承认章楶的词妙绝,自己不如。然而从宋代以来却颇多词学家却反驳
苏轼的专业判断,认为苏词写得比章词好,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你认为苏轼的观点是正确吗?章楶的原作确实比苏词好。
还是苏轼的观点不对,抑或是有些词学家认为的苏轼谦逊之语,
苏词其实写得比较好?
甚至可以衍伸出一个有趣议论,假如你可以回到这两首词的创作时间之前,路边杨柳
依依、花香四溢,你刚好遇到名闻天下的苏东坡,你会抄让苏轼本人赞不绝口的章楶原作
,还是苏轼所写、后人评价却比较高的和词呢?
其实抄诗词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聊或吐槽,但我想先从比较少人提的审美观问题下手,
一点拙见,大家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