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志祺七七谈到的台湾小说没落

楼主: gaviann (Gaviann)   2021-08-07 11:34:50
现代的泛娱乐产业包含,小说、漫画、动画、电视剧、电影、游戏,前二可以通称为文
本,后四可以称为拓展产业 (Note:游戏有一点点不一样,因为其往往为独立世界/剧本
,所以是介于两者间)
台湾的文本产业无法起来,源于一、工业化程度不足,二、儒家文化及社会习俗压制。
工业化,或者说是专业分工,这块好了解,我们可以参考日本的漫画产业(专业的编辑与
创作者),甚至美国的漫画产业(编剧和绘师分工);文化与习俗的压制则包含,文以载道
的思想,对娱乐的蔑视,并造成创作领域的侷限(e.g. 18+容易被正义魔人&家长挞伐)

文化与习俗的压制,使台湾多数男性作者在创作时,重点在于文笔词汇并载自己的道,
较难以琢磨于作品的娱乐性与角色的延展性;因为社会文化告诉他们,所谓的作家,应
该要像余光中、余秋雨,而不应去创作烂俗的小说。其结果就是,台湾男频小说(或以武
侠概括)难有被改编并产生衍生商机的价值,以上官鼎为例,即便金庸称赞过其文笔,而
今有人记得其创作的角色的轮廓?当作者与出版社一起朝难以商业化的途径努力时,就
不要怪无法工业化或是做不出像是阅文那样的革新。
然而,台湾的文本也不全然没有工业化,只是工业化的范围限缩在女频(言情小说)产业
,女作者没有男作者的文化枷锁,反而可以敞开手脚去写。早期言小的竞争程度,大约
可以从肉戏的分布一窥;最早可能是二三十页才第一场戏,后来越来越早,甚至用倒叙
法直接在开头来场强暴戏,任何你想过可以塞的都被塞过,大亨堡可以拿来沾酱吃等等

女频工业化的结果,除了让相关出版社得以苟延残喘,没有被网络平台消灭外,也让那
一票作者(含代笔写手),有持续在其他领域发挥的空间 (比方说各大电视台的乡土剧),
连带带动本土电视剧的发展,然后大家在检讨产业时,也几乎不会认为乡土剧的市场不
够大。
台湾的男频做不起来有其包袱,不是单纯有眼光、有好商模、砸钱就可以解决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