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年代极度冷门(南梁),战争内容写的比南北朝史书还扯,不过这本书有几个还不错
的优点,偏向定期宰一宰的粮草,有点水。
以下含雷
本书以侯景之乱前几年的梁武盛世为背景展开,在一连串的变化下侯景之乱的规模被限制
、没有攻破首都台城,叛乱也没有透支南梁的国力;但梁朝的内忧外患还是存在,武帝诸
子企图染指皇位之心仍在,非士族、出身卑微的主角只能走另一条路挽天倾...
抱歉剧本有点拿错了,这有点像是靠战争毁天灭地的龙傲天流模板
本书很着重于制度、物质的革新,同时因为南梁长年着重于文艺的发展所以会在儒、乐等
领域推动剧情
这本书会很认真解释制度器物的变革,虽然相对而言有点水但至少愿意去解释,长期下来
也让本书的剧情在战争内容外的发展比较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因为所处年代关系,本书战争比例不低,。整体来说战略还不错,有一些天马行空但有可
行性的策略。当然执行起来的成功率高到很像白袍陈庆之打洛阳过程有点...不过这很符
合南北朝史书的战争记载方式。
南北朝的书真的很少写好的,最好的粮草说不定是司马光老人家的通鉴,虽然要把整卷完
整的解释完有点麻烦,不看柏杨版白话文的话
补充个,梁武帝老人家其实后期想成为佛教的领袖,一开始想成为”白衣僧正”,即不出
家也能成为佛教的领导者;可是当时佛教徒的领袖必须是出家人,著黑衣,白衣相对而言
只是入世者,不能领导。
所以老人家才要四次”舍身同泰寺”,过段时间让大臣赎回;另一方面,则是透过跟佛教
高僧的辩论、发布”断酒肉文”等方式,来让佛教高僧认同他这个世俗统治者对佛教的领
导权。
准确一点来说,他就是一个知道同宗相残对王朝毁灭有多直观影响的枭雄、皇帝。所以他
对子孙甚至侄子都宽容包庇。可是他儿子们都很优秀,嫡长子早亡,他又活得太老;当北
伐失败于寒山,侯景起兵而不可速灭时,太平数十年的南梁就....变成这本书要改变的内
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