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作者对佛教的仇恨哪来的?

楼主: freeapple83 (韩孝周我老婆)   2020-12-08 21:52:48
原文吃掉~
佛教的现况,其实是很正常的。佛教的世界观中,世界会反复经历生老病死、诞生与灭亡
的阶段,到了即将灭亡的时候,世界上都不会有人类,人类会上升到天上,然后世界才会
一层层开始毁灭。
所以,在现在这个世界诞生之前的前几次世界中,佛教叙述当时的人类,寿命是几百以上
的,例如大家熟知的弥勒佛,将来下凡的条件也是人寿超过一万岁。
其中,人寿的多寡,跟众生的福报多寡有关。因此,佛教同时也称此世界为五浊恶世,具
体就不用多说了,总之就是烦恼多、贪欲重、好斗争与易怒、浑浑噩噩过日子、生活不顺
遂,这是五浊恶世的具体特征。
没有人能避免,除非累世修行,福报很大但发愿来这个世界的人。
释迦牟尼佛就是最代表性的例子,但佛教的清净也是跟随他而来的,他的弟子都是跟着他
一起修行好几世,同样具有一定福报的人。
所以生在佛陀时代的僧人,一方面因为佛陀的存在,另一方面因为福报与修行,会表现出
清净的形象与作为。
我想这是造成佛教被世人普遍厌恶的原因,因为佛教代表崇高的离欲与清净,那当你实际
接触到的不是这样的时候,就会产生反差,产生反感。
例如一个人去工作,把自己说的多么优秀,但实际共事后,才发现这个人超烂,那正常人
一定会习惯性地开始批评这个人,因为跟当初这个人给的认知落差太大了。
佛教不够清净是事实。
网络上跟人家吵的、进去佛堂拜一下对方就主动拉你说一大堆的,这些都是现有的问题。
但,
佛教是一个学习佛陀的教育的宗教、学问、信仰、哲学。
若佛教把佛陀定义为圆满的圣人,那佛教徒就很明确地不是圆满的圣人。
加上这里是五浊恶世,有心学佛的人不一定内心清净,其实只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就会知
道,人总是会有希望自己变得更好的时候,但过一阵子就会继续意志消沉。
这时代普遍的问题就是这样。
佛陀时代的僧人,练习想像人体内充满各种排泄秽物,因此就不贪女色了。
现代人就算想像秽物,依然很兴奋的人在所多有。
佛陀时代的僧人,能够以慈爱之心看待身边的人,希望每个人都快乐。
现代人连对待家人师长,都不见得能以慈爱之心看待。
这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共业。
就是大家都寿命短,容易生气、浑浑噩噩、欲望大、充满怀疑、充满烦恼、内心无法平静

佛教的僧人,终究也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人,他如果能超出大部分的人,那就是圣人

但没办法,多数佛教徒,有些人可能只是希望摆脱烦恼,即使希望成佛的人,也只是朝这
个方向前进,但是“还没”成佛。
连成为弥勒菩萨那样的圣人都还不是呢。
我想仇恨就是从这里来的。
跟心中预期见到的东西不同,就会有情绪,当普遍见到同样的,违反自身预期的现象时,
自然就会认为佛教就是烂。
修得好的佛教徒,当然也知道现在佛教的弊病。
但不是学佛你就比人家容易四大皆空了,学佛是你逐渐受影响,不是一下子变成另一个人

所以,修得好的佛教徒也只能做好自己周边的事,并不是跳出来一呼百应说在座的各位都
是垃圾,我学佛学得好你们都跟我学。
然后那些佛教徒就会乖乖地改变个性?
并不会的。
如同一般人有所烦恼,需要时间慢慢消化一样。
佛教徒亦然。
而且每个佛教徒、每个人,即使烦恼同样的事,但内心对这件事烦恼的程度不同。
有的人烦恼一周就想通了。
有的人烦恼一年才想通。
即使同样是练习佛教的方法,即使有圣人来教,缺乏足够的累积,就是没办法结果。
就像小说常常会写的啊,有些人就根基不稳啊,那他就没有天灵根嘛,你给他至高无上的
天灵根功法,他也不会一瞬间变成武帝神皇啊。
佛教就是这样,在这世界的每个人,除了少数人突然领悟,或是累世修行很好的人之外,
大部分人都需要有耐心的不断去磨自己的个性,不断去突破困难。
我遇过的宗教徒有好有坏,事实上好的都很优秀。
但我总是会想起那些不好的。
所以我想,佛教会被仇恨也跟人性有关,人总是喜欢看让自己仇恨的一面,要不然就是干
脆忽视避而不看。
之后有机会我再来修这篇吧,可能言词上太过冗长跟不够柔和,在这边先说声抱歉。
作者: icechocolate (怕冷也怕热)   2020-12-09 00:12:00
提供一个学派的纯猜想 我好像4.5前在Nature上看到的不知道是2015还2016 这学派的人数感觉还不少人类基因假设不受环境影响.也没破损再修复的情况下寿命是没有理论上限的当然现实根本不可能 你生个严重点的病就会开始变了但最起码好像有这么丁点的可能性 挺有趣的所以才说不可能啊 我不都讲了 但电脑跑模拟跑不出上限这件事很有趣分裂次数与其说有天生限制 倒不如说极易受环境影响连获取养分的过程都会造成影响lol我是理解成就像锂离子电池 它本身没晶化也没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能充放上万次 但怎么可能使用时不放热所以3.500次就够呛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