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结论,就是引用不当。
中国很多文学作品、诗词歌赋都喜爱用典
简单来说,就是用精简的词句,去代表背后的某个故事
这种用法可以让文学的用字更精简
也能把真意隐藏在文章之中,让人回味无穷。
就我粗浅的理解
用典就是字面上的词句那是第一层的意思
但是实际上我们要去体会他的出处典故,所以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藏在后面的真意
因此,或许“树欲静而风不止”字面上的意思真的是有种被逼迫要行动的感觉
但只要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下一句话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这句话变成所有听到的人都已经去体会了第二层意思
但偏偏一个国家的发言人是在说第一层意思
那就会显得这个人无知而可笑
举例来说
为什么“买椟还珠”是指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说不定买的那个人就是要盒子,不要珠子阿,你管人家哪个是本
那原由就是来自韩非子,田鸠目的是要跟楚王说,不要看中巧妙的言辞
而忽略了文章的真义,因此才举了买椟还珠的例子
椟就精美包装的辞藻,珠就是真意,因此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
再举例,“鸾翔凤翥”原来就是指鸾飞凤舞
为什么变成形容书法运笔?
因为韩愈在一首〈石鼓歌〉上写道“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因此才有了使用“鸾翔凤翥”来意指运笔精妙的典故
为什么“宰予昼寝”,是在骂人不该懒惰懈怠
难道不能是认真辛苦的夜班人员因为值班而补眠吗?
为什么“何不食肉靡?”是讥讽人不知民间疾苦
难道不能是一位肉食者对于素食主义者亲切友善的问候?
就是问你怎么不吃肉而已阿!
就没有为什么
要用成语、用典故,就要考量其出处
只看“字面上”的意思
就是让人啼笑皆非、贻笑大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