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undam0613 (夜满楼)》之铭言:
: 大部分历史穿越都是玩工业革命配上专制或民主制度
: 看的有点腻
: 想看用阶级斗争用共产党那套起家
: 翻过很多都没有
: 求推荐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对岸在讨论的一个话题:
共产主义真的能够实现吗?“按需分配”从人性上来讲是不是个笑话?
现实世界三大分配法则:按贡献,按需,平均。各有不同的适应性。
人性都是自私的,就像我们说爱国,爱的一定是自己的祖国,在父母眼里一定是自己的小
孩重要。我们考虑问题一般都是从自己出发,这样就会出现私欲,欲望才是推动整个生物
圈发展的原动力(草履虫都知道趋利避害)。我们都想自己、家人、朋友过得好点,按需
分配可能根本就不能实现,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按需分配”是指按生存(生活)所需分配,不是指按欲望所需分配。然而这带来了一个
实际的问题:谁来界定“生存所需”?谁有权力决定“生存所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53819
里面有个回答还蛮有模有样的:
=======================================
很多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原因是生产力即使怎么发展,人们的私心和贪婪都是
无法改变的,而使全社会都达到一个圣人般的道德水平,全社会都“自我节制私欲”,这
是不可想像的。
其实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误解。举个例子,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食物(当然也可以是其
他东西)就放在公共场合,谁需要谁去拿,只拿自己需要的部分。但这并不是人们自主“
节制”的结果,而是由于生产力极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使得人们没有必要再去拿自己
暂时并不需要的东西,因为什么时候想要都会有
人们之所以会去抢著拥有某样东西,是因为这样东西数量相对不足,不抢就没有了。这和
节制不节制没关系,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你节制了就是傻瓜,就活该拿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根本不可能出现人们自相“节制”的情况(无论是什么积极向上还
是痛苦被迫),用术语来表示,就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是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可
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状态。
其实即使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共产主义雏形,当一样东西多到什么时候
想要都有的情况,就没有人去多拿多占自己暂时用不到的部分了。举个例子,email邮箱
、QQ号,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很容易地申请到,即使再贪婪,道德再败坏的人
,私欲再重再不节制的人,也不会疯狂地注册上几万个email邮箱然后收藏起来当宝贝。
这个过程根本不需要我们“节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是遵循的趋利避害原则,仍然
不是尧舜,但我们的确实现了需要几个邮箱就申请几个邮箱的“共产主义道德”。申请邮
箱的时候,各位有没有用道德自我节制,对自己默念“可不要多拿多占”?呵呵,根本不
需要!
这才是共产主义的真正吸引人的地方,通过自身物质的极大丰富性,使得人们在原有道德
水平(绝对意义)下,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相对道德)。这种解释才完美解
释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道德不是一个独立出来
的东西,而是生产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人们主动去节制。
有人认为,共产主义是需要必要的主动的节制的,不过那种节制是积极向上并精神愉悦思
想豁达的,不是痛苦的极端被迫的 ...
但这样的说法就更逻辑不对了,既然都需要“节制”了,那说明肯定是“原本想要”的,
节制本身就是自我压抑的表现,就是违背自身实际需求和主观意愿的,怎么还可能同时“
精神愉悦”?
这种错误逻辑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扭曲。理解扭曲的根源是在我
们这个生产力水平下无法对以下这两个论点间的本质矛盾自圆其说:
●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这是人的自然属性
这个看上去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很多自己相信共产主义,但又难以正确解释这个矛盾的
人们产生了困惑,他们试图在这个模型上打上很多的补丁,试图调和这两种观点的矛盾。
例如“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道德极高,大家都不自私了,道德高了,大家就不会多拿多占
了”。但这种说法即使连声称者自己都会觉得勉强和不可思议,通过什么样的教育和洗脑
才能让人们主动放弃自己的私欲和利益?这可能吗?有实现的途径吗?
其实只要稍微真正思考一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就会发现,这两条根本就不矛盾!在
共产主义社会中,完全可以共同存在。
我们在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细节时,或者是在辩论共产主义是否会实现时,99%的人
都会不自觉的代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社会状况,道德状况。很多人由此判断共产主义
并不会存在。但是别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水平和生产方式是由现阶段的生产力所决
定的,只是生产力这座大山上的浮土而已,一旦生产力水平变化,这些浮土就会四散飘走
。
其实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情节,需要的不是想的太复杂,而是要简单。
公理只有以下两条,存在于我们脑中的其他对社会的印象全部抛开:
① 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社会中的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都已经极大丰富
②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这是人的自然属性。
从这两条公理出发,以生产力水平去推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什么
形态的生产关系,再由这种生产关系,去推测这个社会形态中的上层建筑是什么样的。
其实,如果把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放到唐宋去,告诉他未来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他肯定也
不会相信,因为根据他那个年代的意识形态和能想得到的技术水平,资本社会生产关系是
一种根本不切实际的东西,只有白痴才会相信,未来的人会放弃男耕女织,跑到几千人的
所谓“工厂”中去干活,这是不可能的,任何财主都养不活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根本不
种地!这种生产体系根本无法持续。
所以,如果你一定要想像未来社会的形态,那么首先要把你这个社会的形态(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的具体情况)在大脑里抛空,而只保留因果逻辑定律,然后再代入未来社会的生
产力。去推符合这种生产力环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什么样的,这才是马克思的真正
本意。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干和不干一个样,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却空前高涨。在我们这个时代
完全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相信共产主义的人们的第二个痛苦之处(第一
个痛苦之处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不会出现多拿多占),因为这和人本性趋利避害同样是矛盾
的。于是,他们又给自己的逻辑打上了补丁:“人民的道德水平很好,自愿干活,人人都
甘愿奉献”。但这种解释同样连声称者本身都没法说服自己:要什么样的教育(洗脑),
才能让人们忘了疲劳,忘我奉献?这种教育(洗脑)方式真的存在吗?要怎么操作才能达
到这样的教育目标?
打补丁的人们往往都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一句话:“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是人的第
一需要”。看到了吗,这和我们自己打的补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用道德约
束自己,忘记疲劳,再为社会多奉献一点吧”,另一个则是“什么,你不让我劳动?我靠
,你想干什么?我哪里得罪你了?”,后者才叫“第一需要”,而前者只能叫“洗脑”,
而且这种洗脑还根本没办法实现。
要理解为什么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会“需要劳动”,而不是“道德约束自己劳动”,
就必须理解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理论,现在摘抄如下: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
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
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
住宅、医疗等等。如果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
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安全需求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
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
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
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
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
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这种需要是难以察觉,无法度量的。
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
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自我
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
,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
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
、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
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
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
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
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
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
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
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
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
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
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
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5)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
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
其实我是蛮喜欢这种建立在几个简单的规则下,
推演出一个"看似"可行的世界观、社会观的想法的。
这对写小说其实也有帮助
不过像原PO说的"穿越历史"想要实现共产主义...
思想也许可以透过教育、传销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经营出来
但别说古代那种科技水平了,
就连现代的科技也远远无法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硬件需求"
其实真要达到共产,也不是说要真的资源达到"无限大"
而是只要民众们相信"要多少、有多少"就好。
但事实就是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团体能拥有这种"生产力"
生产力不行,共产没有立足的"可能"
即便生产力达到了,共产也只是可能而已,
因为上面那回答的最后一步"人们会积极的追求自我实现",
我感觉有点虚
像之前板上也有一篇谈论货币的文
里面也有说,银行不用真的有那么多钱,而是只要人们相信银行有那么多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