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谈剑来之陈平安如何破局

楼主: richuncle97 (富叔叔)   2018-11-04 23:53:38
今日更新的资料量相当大,陈平安陷入本心是否会破碎的难关,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一起
思考如何破局。
根据文章资料所能破局的方式:
道家:但若采取道家,则可能变成陆沉的傀儡。
佛家:就算破局了,陈平安肯定会想到是崔东山在帮他,但他本心失守又怎能跟崔东山一
起成长。
法家:不论亲疏,有罪该死的概念,未尝不是一种破局方式但这样陈平安的儒侠格局就小
很多了。
儒家:文圣来了也救不了小平安,本心终将失守。
我觉得这里可以推论出不管多大咖的角色来都没有,例如:阿良、左右......但若是齐先
生来了可能有用啦,毕竟山字印还在,但我觉得不假外求这个中心思想还是要保持,看来
只能靠陈平安自己想通了。
而文中绣虎提到陈平安可能连失望、希望都无法谈,但是不要忘记齐先生有教小平安对世
界不要失去希望,除了一定要好好活着之外,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当我们对这个世界
给予善意后,如果非但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甚至只有恶意,这个时候,能够不失望,才
是真正的希望。
我想陈平安应该会被虐到本心濒临破碎,但齐先生的教诲应该会给一些作用吧。
最后我想到会不会叫出浩然天下最大咖的人物“至圣”出来,可能会出现的儒学如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认为“父子相揭”是合乎法律正义的正直,
孔子认为“父子相隐”表现父子之间的真情直性。
两种直道代表两种选择,但是父子相揭的遗害远大于父子相隐,父子相隐是“两害相权
取其轻”的艰难选择。
《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担任审判官,对弟弟叔鱼执法无私。
孔子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
其父攘羊,这是小过失,子应为父隐;其弟担任法官,竟然欺君枉法,接受贿赂,这是
重罪,死有余辜,其兄秉公处理,判以戮尸之刑,所以孔子赞许叔向不隐于亲。子为父
隐合乎孝,叔向不隐于亲是尽忠,两个案例不可一概而论,可以推知孔子认为亲亲互隐
是有限制的。
打的有点长,结论陈平安还是有救啦!一条“不隐于亲”就破崔瀺的局。
但私心觉得那种其实变成管你什么道理,我的剑就是道理那种风格也是蛮帅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