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催熟无用论

楼主: rpg1510 (八分之三)   2018-04-10 07:00:04
※ 引述《Schottky (顺风相送)》之铭言:
: 方圆六十万里只是个虚指的数字,总之就是大概那一块全部归你。这样有多大呢?
: 中国古代的“里”长度会随着朝代变化,这是很麻烦的事,所以我们才需要公制,
: 周代的一里是 1800 尺,一尺以 30 公分算的话一里是 540 公尺
: 现代的“里”为了“与国际接轨”定为 500 公尺,我们用 500 公尺来算好了。
: 韩立的洞府区域假如是以赤霞峰为圆心,六十万里(三十万公里)为半径的圆形,
: 面积大概有 2800 亿平方公里
: 地球直径才 1.2 万公里,赤道周长约 4 万公里,月球到地球 38 万公里
: 整个地球的表面积 (含海洋) 全部才 5 亿平方公里...
: 你说韩立有了五六百个地球那么大的土地,还会缺田种药吗?
修仙世界的地理观:(由大至小)
一、修仙宇宙 (特征:包含修仙大陆"独立天体"、修仙星球"行星"、"恒星"...
二、修仙大陆 (特征:漂浮于修仙宇宙中 → 恒星围绕着其公转,不要问我为什么 @@"
或者是高等神兽-ex:三足金乌
或者是上古神话-ex:烛龙 → 日月为其双眼
1.大小可以非常巨大→可超越修仙星球很多
2.平面空间
三、修仙星球 (特征:运行于修仙宇宙 → 有自转-黑夜白天,并绕着恒星公转-春夏秋冬
1.大小通常固定→但有巨、大、中、小、微的区分
2.球型空间
四、独立空间 (特征:自然形成 or 修士开拓)
五、异世界 (特征:例如阴间 ex:类似哈利波特的平面宇宙)
逻辑比较严谨的修仙小说
里面的修士像是地理研究员
会认真地在...天空的极端、地下的极端、海底的极端、宇宙的极端....
上天入地下海...到处跑
有时是练功需要、有时是为了逃避敌人追杀、有时是为了炼制丹药或法宝...
但通常修仙小说,不会直接把地理的世界观一开始就讲得明白
就像战争迷雾一样
总是会随着主角的冒险历程,才一点一滴地解开
回到凡人修仙传-仙界篇
韩立所处的仙界,明显是修仙大陆
修仙大陆的特征:
1.地理幅度,远超过修仙星球
2.平面空间
辨别修仙大陆、修仙星球最简单的方法
就是一直往空中飞...(修为足够的话)
修仙大陆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块看不到边际的巨大平面...最终会是一块不规则平面天体
修仙星球从空中往下看,天际线是圆弧形...最终会是一颗圆形的行星
而修仙大陆为了避免战争迷雾一开始就被揭开
会有一些先天的地理限制
例如越往高空飞,天空的罡风会越强烈,修为不够的会直接被风刮死
越往地底钻,1.地底的岩层越硬,修为不够就砍不下去
2.温度越高,修为不够就无法忍受
越往海底跑,1.水压越深越大,修为不够就无法忍受
2.温度越来越低,ex:万年坚冰,修为不够就无法忍受
至于地心引力、重力的影响...
修仙大陆似乎是被法则之力所规范
并不会符合越往高空,重力越小、空气密度越小的常规
重力、气压 → 依各地法则的不同,而有差异
所以才会出现越高空、罡风越强的非常理现象
修仙星球则会有一般熟知的物理特性
越往高空,重力越小 → 气压会随着高度升高而越低
而高等仙人除了可以辟谷(不用吃东西)
生理模式也跳脱呼吸、血液循环,能透过能量的运行维持生存状态
所以才可以在那些凡人无法到达的极限之地穿行 (ex:高热、低温、高压、宇宙空间...)
凡人修仙传-仙界篇
韩立加入烛龙道,而烛龙道擅长的是时间法则
因该就是取材至上古神话-烛龙
上古神兽:烛龙,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
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其一,烛龙即太阳说。身形蜿蜒如蛇、体长千里、
烛然如火。
凡人仙界篇节录:
就在他迈步的刹那,身体豁然闪电般回转,目中蓝芒一闪即逝。由于他转身太快,以至于
空气也发出唰的一声脆响,目光炯炯的盯着远处的岩浆湖面。虽然只是一瞬,刚刚他眼角
余光看到岩浆湖泊底部,隐约有一条巨大红影一闪而过。那红影仿佛什么东西的尾巴一般
,一闪而逝,速度快的惊人。
觉得凡人仙界篇的烛龙道
应该就是烛龙道的开山祖师,从上古神兽的神通-日月为其双眼
领悟出时间法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