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1871 神圣冲击

楼主: wahaha01 (原来她是个机娘)   2017-08-07 22:41:11
呼!总算看完了。
第二部花在选举的篇幅非常多,内容又是背刺来背刺去的,看得很闷。
因为实在是太黑暗了,只能看着一群人在内部互相厮杀,却不顾来自列强的危机。
奇怪,好像没看到方秉生当选自由党议员的剧情。是之前的网友笔误了吗?
随便聊聊。
先来说李明昌这个人。
他全家被太平军杀光,但是太平军的内应陈宝强是因为李明昌的父亲强奸他姊姊
为了报复才当内应。
李明昌是属于压榨平民的阶级,但他对此没有自觉。
后来李明昌加入湘军,知道湘军其实也对平民奸淫掳掠,但他为了报仇选择漠视。
直到湘军被宋军打败,李明昌瘸了腿,只好在海宋写报纸维生。
本来以为李明昌很有胆色敢写文章讽刺皇帝,结果最后还是依附权威。
就这点来看,李明昌这时在书中算是有自觉的儒家派。
再来,我对书中儒家父子生活中相处颇有兴趣。
儒家是有"君子抱孙不抱子"的说法,书中有三个父子相处的例子。
1.李濂文,生有六个儿子。
这六个儿子在经济上被父亲牢牢控制,彼此争夺资源。
对父亲的感情其实是来自于父亲的财产。
父亲为了控制欲,也牢牢地掐住儿子经济上的命脉,不准儿子分家。
2.方秉生,有个儿子叫方博文。
方秉生对儿子动辄打骂,反而造成儿子畏缩的个性。
父子关系极端疏离,原因是儿子无法带给父亲期望的社会地位。
周亨福也是书中的儒家派,父子生活反而相对融洽(其实描写很少)
有可能是方秉生眼界高,更看不惯儿子成就太低。
对了,方博文当特务的文章是?我看帝国暴力24小时好像也没提到啊。
3.陶父与陶益能
这是受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影响吧。
不注重个人的意志,反而只把子女当成传递血缘的工具。
还无端连累了邻居。
陶父小看了明国执法的决心,以为求求情就能逃过一劫,完成传宗接代的计画。
结果父子皆死。
有人对儒家家庭生活有研究的吗?
可否说说这三个例子算不算是儒家的影响?
作者: ron761230 (Ron)   2017-08-07 23:40:00
方博文畏畏缩缩成那样,有办法当特务也满扯的
楼主: wahaha01 (原来她是个机娘)   2017-08-08 18:55:00
结果还是不知道哪一章有提到方博文当特务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