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nnea (Winter is not leaving)》之铭言:
: 其实说主流的话,英雄受苦难才算是套路
: 这种 平凡人->英雄->挫折->反省->胜利 的套路
: 在日本叫王道,在西方叫千面英雄(或英雄旅程)
: 不是这写法多有深度,而是很好用,观众都会买单
: 君不见漫威电影一部接一部,几乎剧本都是这一套
: 但是一部作品如果要感动人心(或者说,娱乐)
: 就必须考虑观众的同理心,因为这影响到他们能否关心,甚至代入角色
: 有人(我忘了谁)说过:
: “超人最有趣的时候是在面对氪石时。”
: 这些英雄在威武奋发打击敌人的时候其实没什么代入感
: 因为大部份人都不会满天飞来飞去眼睛放雷射
: 但唯有在英雄受苦时,观众才能知道这些英雄也是人
: 也会跟我们一样挫折困厄
: 两相应对之下,英雄的形象反而更加立体
: 举个古早例子,希腊文学中的杰作:伊利亚德
: 阿基里斯是个猛人,
: 仗着自己天生护甲高不吃普攻就把其他人打得不要不要的
: 阿基里斯的老板带着大家去特洛伊打仗,
: 几次遭遇战中都带头冲锋,三两下把特洛伊军打得哭天喊地
: 结果老板是个G8人,抢了阿基里斯的战利品
: 阿基里斯一怒之下不干了,也不管好友的恳求
: 少了他的希腊军结果反而被打得节节败退
: 好朋友看不下去,只好假装自己是阿基里斯去鼓舞士气
: 结果却被特洛伊人反杀
: 阿基里斯闻之,悲伤不能自己
: 立在特洛伊军阵之前,放声怒啸
: 身上无甲,手中无矛,就孤身一人冲向敌人为友复仇
: 特洛伊有十二名勇健之士,在听见这悲痛之音后心胆皆碎,口吐鲜血而亡
: 登时万军神魂俱丧,溃退十里有余
: 阿基里斯算是古典英雄中的典型了
: 身强力壮刀枪不入,还有诸神眷顾
: 心志高远、受众人崇拜
: 但无论他如何愤怒,如何后悔
: 他的好友都是因为自己的作为而死(古希腊不注重动机)
: 所在看到他赤手空拳地大杀四方时
: 观众不会觉得“干超屌超爽,以万物为刍狗杀杀杀!”
: 而是
: 真是可悲又可悯
: 这才是能让观众共鸣的英雄
英雄旅程最早是研究世界各大神话所得出的结论
通常这些神话都有英雄旅程的架构
但不表示有英雄旅程的故事都是值得流传的神话
以下有小说雷
以冰与火的小恶魔来说
出生就是侏儒
母亲因他而死,父亲瞧不起他,姊姊想杀他
喜欢的妓女是老爸找来整他
姊姊儿子当上国王也羞辱他
但小恶魔并没有这样丧失斗志
个性豁达机智,还会自嘲自己
最后到龙女下当宰相
对于这样的角色,的确可以吸引很多读者的喜爱
但在实际上对我们读者有何助益?
注意人心险恶?
还是要培养机智的头脑?
或是出门带着好保镳?
还不如多看新闻,注意些新的诈骗手法
小心路上的三宝还比较实际点
看完小恶魔的经历
不管是喜欢他的机智对话,或是认同他的行为
能给读者最大的收获就是 "娱乐"
好故事通常会有英雄旅程
但有英雄旅程的故事不见得就是好看的故事
没有娱乐效果的英雄旅程不是折磨英雄,而是折磨读者
在英雄旅程中遇到的困境或磨难、挫折
在编剧里通常叫冲突或是鸿沟
它们的效果是
1. 带来剧情的张力
2. 显示英雄更深层、或更真实的面向(个性)
同样的黑道老大,遇上同样的大麻烦
一个是挺身而出,和小弟一起拼命
一个是叫小弟冲第一线,自己先落跑
两者的评价就会大不相同
因此当英雄不断遭遇鸿沟
可以让读者越来越了解英雄、认识英雄、认同英雄
让英雄这个角色更加丰富、立体、有血肉
但若可以用20万字就有上面的效果
那为什么要用50万字去写?
以金庸的小说为例
郭敬最敬爱的师傅死了6个
张无忌父母在他面前被其他武林高手逼死
杨过断一手臂,老婆也被NTR
令狐冲喜欢的小师妹嫁人也挂了,师傅又是大奸人
段誉喜欢的女人都是他妹妹,后来又发现不是真的妹妹,老妈偷人解救了他 XD
但到故事最后,他们武功高强并抱得美人归
要不是他们的英雄旅程可以让大部分的读者感到有"娱乐"效果
有办法连续剧电影一直重拍?
当然
这边又牵扯到代入感的问题
在电视上看到嘘嘘东又赚了多少钱,没多少人会有高兴感
但看到小说里主角又打坏人脸,想必很多人都会心里很爽的感觉
所以当面对主角无止尽折磨的时候,通常读者心里也不会好过
(虽然有喜好被NTR这样的人存在,但这也是少数)
当读者心里不好过,通常就没有娱乐效果
这类作品也就只会被少数读者追捧,叫好不叫座
版上的实况文会看到 "太虐了、先放养"
很少会看到 "干!又被作者虐的好爽"
最后
欧美大作与两岸、日本的小说相比,普遍英雄之旅是嫌长了点,也有点刻意为之
当然,每个人喜好不一
但还是前面说过的
小说各项目混合的恰当
某一项特别突出,是会有一部分读者喜欢,反之也会有一部分读者不喜欢
端看作者要写什么样的故事、定位在什么样的市场或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