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验】开放国会资讯?台湾能不能?

楼主: ccwtw (监督国会亮起来)   2010-11-17 15:11:30
文:Charlesc (国会资讯数位典藏与应用计画执行顾问/网络行动科技执行长)
开放国会(http://OpenCongress.org)是美国的非营利组织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undation和Sunlight Foundation的合作计画,提供关于美国
国会的政府官方资讯、新闻报导、部落格文章与评论,详细记录每个国会
议员对于法案的发言内容、听证资料、投票记录,让国会资讯更透明,并
提供监测工具、标准化资料与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鼓
励公民参与。
在资讯科技技术发达、民主程度似乎也比世界各国都高人一等的美国,为
何需要一个民间计画来揭露这些资讯?难道美国国会自己的网站,还做得
不够多、不够好吗?
是的。不要以为只有台湾的立法院网站不好用,1995年成立的美国国会图
书馆网站THOMAS(http://thomas.loc.gov/),在美国人眼中也是技术含量
低、使用经验不佳。在代议式民主制度下,立法过程的资讯未透明、民众
的声音无法在国会里被听见,造成民众对于政府的不信任、对于政策的漠
不关心,并导致恶性循环大大伤害民主。
有鉴于此,2007年成立的OpenCongress.org希望透过一个能让民众更容易
去理解、追踪、涉入立法过程的网站,来改变这些状况。
开放国会 访客百万
根据OpenCongress.org网站上的说明(http://www.opencongress.org/about),
目前每月大约有一百万名访客,并有一万五千个注册会员。他们除了取用美
国国会网站的公开资料之外,也从GovTrack和Sunlight Labs API这两个民间
计画里萃取资讯,并从Google News、Google Blog Search和Technorati等网
路服务与搜寻引擎,找寻与议员和法案相关的评论。至于与竞选、捐款相关
的资料,则取自OpenSecrets和 MAPLight这两个计画。
接口友善 有助反贪
OpenCongress.org坚守以下原则,以期能建立一个有价值、可信赖的公共资源:
* 免费使用、非营利,没有任何商业性质
* 采用开放原始码(GPL授权)
* 依循开放标准建置资料,不仅可以下载使用,还可以透过API来取用
* 独立于任何政党和候选人
* 无版权(Copyleft),免费分享、再利用、混搭处理
* 支持网络中立性,不应有任何偏颇
* 反对系统性的腐化(肇因于政治献金与游说的金钱利益)
在运作模式上,OpenCongress.org则是期望透过以下作法,让一般民众也能关心
法案、影响立法:
1. 使用开源码技术与自动化程序,持续汇整网络上有关国会的资讯。
2. 运用群众智慧,筛选出最多人浏览、最值得注意的法案、议题、投票活动
  和议员。
3. 透过友善接口、分享工具与社会性网络功能,将关于国会的有用资讯进行
  点对点的沟通与传播。
4. 最后,透过与国会的接触,借由问题、分析与回馈,让民众的声音得以被
  听见。OpenCongress.org也提供平台给个人与组织,可以针对政治议题组织
  线上社群。
国会资讯数位典藏 推广数位人权
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政治大学社会学系与公民监督国会联盟也在今年携手合作,
成为“数位典藏与学习之学术社会应用推广计画”项下众多的公开征选计画之一。
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开放国会与公民参与 — 国会资讯数位典藏与应用计画”之
目的,在于结合学者及非营利组织工作者,透过特定法案的资料蒐集与标准化、网
站平台之规划建置、举办工作坊/研讨会、出版书籍等工作,期待更能符合数位公民
的参与需求,同时推广资讯伦理与数位人权之概念,强化民主活力。
对照国外之处境与经验,国内所面临的挑战更为艰钜。立法院的资料存取机制,可
说是完全与开放政府资料的八个原则(详见表一)背道而驰,国内也欠缺 GovTrack这
种致力于政府资料标准化的民间组织,因此,本计画在初期阶段并无法广纳所有法
案资讯、建置统一性的完整平台,仅能挑选特定之法案作为先导与实验,以期能在
有限的时间与资源下,摸索出一套适合国内环境与使用者的OpenCongress.tw。
在技术执行方面,传统的数位典藏计画在执行时,相当重视后设资料(metadata)的
建立,但多采取封闭式的作法,缺乏应用层面的开放考量。本计画将以格式化的开
放资料标准为基础,例如CSV、XML、JSON,未来则期待辅以API的协助,并导入语
意网发展上较有突破性的Linked Data,以让典藏资讯的应用更为广泛。
结合虚实拉近数位落差
在与国内公民团体的接轨方面,个人认为,国内倡议型组织对于所关心的法案的资
料整理工作虽然做得不错,但是在资料的呈现、可读性与易用性等方面,仍有非常
大的改善空间。台湾版的开放国会网站,应可顺应时势、增加本土化的功能,在法
案资讯页里开设以团体为基础的的意见陈述空间,让网站成为倡议型团体的论述工
具之一,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与解读。
若是面对数位落差的问题,也可以参考一些虚实结合的作法。举例来说,针对2010
年美国期中选举,Sunlight Foundation就运用这些公开取用、标准格式的数位化
资料,设计出一种客制化的明信片,只要到上网
(http://influenceexplorer.com/postcard/order)
输入选区资料,就会印制出一张显示候选人的政治献金来源分布的明信片,网友就
可以把明信片寄给不会上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揭露候选人可能的偏颇取向,作
为投票的参考依据。
从开放到参与,是一个想像的美好模式与成果,但是过程必然不易。欢迎对此计画
有兴趣的朋友上网浏览:http://OpenCongress.tw;我们将会秉持开放精神,不定
期更新计画执行的构想与进度,不只是Open Data、Open Standard与Open Source,
也是Open Process。
更多内容,线上免费阅读:http://www.ccw.org.tw/?p=344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