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我很主动了,却得不到回报

楼主: writers (湯湯)   2018-01-29 13:47:01
按:前面已经有蛮理想的回应了。而且大致方向都蛮棒的
就来个小小的“比较针对这个背景状态的”过来人经验谈。如果有小小的帮助
就很荣幸。
当然所谓的经验谈不一定是对的。很多事情并非对错或适不适合,有时候是理
解的方式。例如“台风放假”是灾难还是哦耶唱歌啦呢?相同的事件未必相对
人理解的方法相同。难过就难过,看不开也无妨,每当一件事不太清楚尚在迷
路的阶段时,在相对较远的位置看看所有可能,至少迷惑感就不会那么强。:)
: 问题类型:
: 认识新朋友
可以做的是“认识新朋友”是一个中性的理解。把它当成问题所在就会把思维当作
有要解决的事,把它当成毫无问题,这个过度正向有偏干话大道理。先来理解,是
讨厌这件事,还是恐惧这件事,还是经验值太少?还是还未猜到?
会把一件其实也可以中性看待的事当成“问题”,表示存在某种不符合自身理解的
地带。你看中的是自己付出很多所以累了,还是觉得关系上出了什么事,前面几篇
回文的共同重点是:你最看重最在乎哪个部分,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情绪经验?
: 自己个性:
: 平时虽然不是嗨咖 但是该要我表现时我绝对不沉默拒绝
这表示特殊时刻可以嗨,但什么才是该要你表现的时候呢?
在作为的堆叠即个人气质的时候,美其名是藏拙藏锋,说实在的也等于一种某种程度
的匮乏、害怕、自私,但也可能是等待契机、蓄积能量和安静。
内敛是一种气质,这种个性是相对安静的。但若以音乐的角度来比喻,安静并非空洞
而是气氛累积,为了尾声或爆发前的呼吸。无论是要爆发还是要细水长流深情款款余
音绕梁,安静是累积的状态,仍然还是要展现出来。否则就是六个点......
也唯有透过这个“展现在外”的,才是众人能理解你的地带。
如果这个展现不是主动,或静置过久发霉,或是这个展现是个虎弄惊愕不合时宜——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我的生命值得欢庆,每一刻都值得表现,你会为了什么事
“绝对不沉默”?
。在有发生霸凌的教育现场,沉默是帮凶。在职场是帮派、是忍辱无奈。
。沉默是因为明哲保身、不足为道(这个环境层次低到不想讲话)还是无能为力,
或是毫无兴趣?甚至到了完全提不起兴趣的状态?
。什么是值得奋发鼓舞的美好时刻(淡淡的美好也可)?这就是你的特质所在
这里整理一下问题背景:
: 身边几乎没有认识的人,无论是社团或是系上,我都只能一个人单打认识其他人。
: 然而他们总是一群,我也不是很敢自己说要加入。)
整个感觉是想要热闹的感觉,而不是为了他们。这是“依赖”而非主动分享态度。
但依赖也无妨,但至少每次的“我要加入”最好处于一个我为这里带来什么的预想
不是来瓜分资源的
: 我以为是环境问题,但后来我参加 社团一(交友性社团) 又遇到一样的情形
: 自己总是只能在没课、社团结束后就独自回家,其实心里也是既难过又羡慕。
: 我常常在活动后埋在心里难过,为什么我自己如此主动,却得不到该有的回报呢?
这表示你不擅长安静,也不擅长独处。没课和社团结束后可以用来续摊或用来个别
化的表达感想。经常处于一人并不表示独处了,因为脑海忙着难过。但很多很多的
时刻,“独自一人时酝酿出力量”是许多交友广阔的人的重要基础。
在拥有很多这样的时间时,有什么一人做也不会孤单,然后分享出来大家会想找你
的事?
: 社团二平时就只有一星期一次的社课可以与他人互动
: 我很喜欢大家玩在一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些地方,我总是被忽略而感到难过
这看起来是团康的场合。是一种关主的魅力表演,其他人是陪衬。这表示你不是一个
当观众大家玩得开心我就能同乐的类型,但整体看起来是因为没有被关注所以难过。
那就要想一想了,分组可以主动邀请,暗桩则要准备,有些场合还可以举手说我要出来。
整个行为模式找不到一个主动元素。那么对于当下的气氛主导者,他会很难发现你。
: 每一次的活动,就是对我的一次打击,至今依然如此。
这就是理解了。如果当观众是打击,那么其实表演者都很需要帮忙,你愿意帮他吗?
整理一下目前状况:
: 这个寒假,我参加社团二所举办连续10天的营队,
这种活动往往是职场的缩影
这是一种分工合作又很紧凑的状态,但偷闲时有很多自己时间的状态。这和人际贡献
程度有关,你能为者个群体带来讯息提供、乐趣、帅、有见地还是只是被分配的可取
代人物?
: 从第一天开始,我主动找他人对话,有基础的互动
“第一句主动的内容不外乎就是问系所、住哪里、聊活动内容、有时闲聊但几乎都我
在讲”这并不是基础互动啊。这叫做一连串的问句、公事公办。一整个就是很有目
的而且无趣,说不定还是超烦。
所有的基础互动都至少从事实中带者“感情因素”和“个人评价”
1。今天天气真好
2。今天天气真好,就和你笑起来的样子一样,你这样笑很阳光呢。
1是谁都能讲的话,2是你因为他产生由衷的只有他能用的话
如果围绕着1,那为什么要和你来说呢?
: 几乎都是我在分享,我认为并没有触犯到什么禁忌。
无聊并非禁忌。就笔者而言,还非常享受无聊放呆空白的时刻。
但初次的互动并非用来无聊的。那是很熟的时候用的。
在一个团康很密集、课程或关卡一个接一个的状态,对于内敛的人来说,并非一个
理想的互动地点。内敛者或许适合1-1在咖啡店里好好聊音乐。
: 如果不搭上团体,就不会有人找我了,
: 因此当我落单时,又只能加入其他群体,甚至是自己走
这表示你至少三日内的客观条件不具备吸引理由,主观条件至少三个月内不具备吸引
的气质。不过这就要厘清是你“沉默”的缘故还是被“排挤”的缘故。还是被“忽略”
的缘故。
一个营队在一个下午大概可以产生很浓厚的伙伴和家人感
会在陌生环境三天内立刻被忽略,真的和态度有绝对的关系。
: 几乎都是我在分享,我认为并没有触犯到什么禁忌。
如果真的只有聊基本资料和一连串问句,在第一次的初见,是。而且非常是
好一点可能是无聊,差一点可能是这个人很空洞的第一印象,最糟的是这个人很没礼
貌的印象。交浅言深是一种很大的没礼貌。在刚见面其实并不需要知道系级住哪,类
似《个资》的问题。
: 今天活动结束,我看到最令我难过的一幕是:走在我后面的人居然越过我去找前面的
: 一起出去逛,而在原地待到最后的我却依然无人过问,便默默回了宿舍,写下了本文。
这表示你是纤细有感受,内敛而且在乎周围的。而且大部分时间被动的。
所有的主动都有一些“不敢”“拉下脸”,敢拉下脸其实是一种需要练习的态度。
整理一下我的疑问:
: 一路回家的路上我开始负面想法涌上心头:是不是我根本不应该来参加这种以认识他
: 人为重心的活动呢?是不是我根本就不应该参加社团?我的大学难道就只能单打独斗了吗
营队有点类似party、bar是热闹但不是很有空1-1深交的地方。可以参加但不用为重
在非自己擅长交际的场域,自己轻松愉快的领域邀请他人来会比较适合你
但你要花时间来经营你的领域。
我的学生时期,我自己自办了“织袜子社”。这个方法不适合你
但他的原理还是,我用我喜欢的东西,铺出一个领域,这个时候老大就是我,而且欢迎
客人,如同前文说的:你热切投入其中,不带任何目的的分享
以这件事为核心,铺出来的就是你的个人亲和力。
: 如今第五天即将开始,我已经开始害怕参加剩下的行程,甚至是对于行程内容开始出
: 现压力。唯一我可以把握的是,在活动过程我绝对配合且不透露出负面的想法。
如果都是很忙碌的行程,可以少一点。太忙了。没有好品质的独处。
: 我已经困扰许久,我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会边缘自己的举动(主动参加、配合
: 活动、主动找人搭话),为何还是无法突破困境呢?虽然我知道独立是出社会必须,但我
: 依然希望能有一个精彩的大学团体生活
精“采”的团体生活,其实有参加有负到责任就够精采。可以乐此不疲,但若没有,就
点到为止。他不该是一个交友的基调。除非你本来就很喜欢这样的场合。
一起玩的感觉是很好,但重点是一起玩的有深度。(例如织袜子,能织到土耳其日本下单)
这个深度是热切,最好像灌篮高手那种。内涵存在值得追求、为世界带来美,否则就只
是热闹。如果是对于如何把场子搞热很热衷,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才能。也值得好好练习。
之所以回应比本文长,多少觉得和原po属于内敛类。在团康营队性社团是路人的体质。
但是一个人的魅力并非只有外显的“舞台型魅力”
有些魅力来自于智慧、有些是联络桥梁、有些是领导、也有些是支持者。
美好的团体生活是独处和聚首的集合,各自独处的时候是有各自的努力。
聚首时已经是网络查好、资料被整、菜单确认、流程大致有谱,且有共识的阶段,并不会
一直黏在一起。
在学生时期累积一个个人气质是很理想的阶段,当然只要活着都可以累积。
那个美好会使人归向你
祝福。
作者: supercobra (超级眼镜蛇)   2018-01-29 17:11:00
舞台型魅力是一种人格特质,即使静态性社团也是很倚重因为发挥的方式可以很多元,也不见得都要是人来疯广义一点来说,很强的绿叶或幕后也算是一种"舞台人"最怕的就是受限于性格或能力,在怎样的位置难以被注意
作者: ganbaday (低调)   2018-01-30 00:41:00
认真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