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该如何“值得被爱”?

楼主: allentulips (亚瑟)   2016-04-02 18:06:15
网志好读版
http://www.attractmenyouwant.com/?p=9506
  今天要想的这篇文章比较特别一点,是关于“自然情绪”的自觉与表达。在现今的社
会里,这个问题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但却极少有人发现这一点。
  小时候,我们能感觉到很多的自然情绪,包含快乐、愤怒、悲伤,但随着成长的过程
中,父母透过他们的眼耳见闻,以及他们的认知来教育我们的方式,形成了某些人仍然能
感觉、并正确传达出自己的情绪,某些人则无法的现象。
  有些人在长大成人的途中,学会了很多的“应该”,“应该”有礼貌、“应该”懂事
、“应该”正直、“应该”有肚量…。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完成这些别人眼中的“应该”
,就会受到处罚,这让我们产生了:“必须这么做才是正确的”的想法。而我们理解“正
确”这件事的方式是:正确→被喜爱→能存活。在我们还没有谋生能力的时候,只有被别
人照顾才能让我们存活下去,所以我们对于“不被爱”这件事感到恐惧。从小常被说是“
懂事”或“贴心”的孩子,更容易有这种状况。
  相较于大人,孩子更容易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但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开始担心
如果表达出某些情绪时,会不会被别人认为是“不好的”大人。例如小时候,我们可以因
为一些小事生气,并不会去顾忌到这么多,可是当我们的角色是一个“成人”的时候,我
们会认为“大人不能为了这种小事生气”,于是我们压抑我们愤怒的情绪。但即便我们压
抑了,这情绪还是存在,所以我们会开始找寻正当的理由来不爽,最常见的借口就是道德
规范。有些人会为了找到自己不满的情绪的正当性,而找出像“因为你是小孩,所以要听
大人的话”、“我这么爱你,你怎么都不知感恩”之类含有正当性的词语,来宣泄自己心
中的不满。
  这源自于“不认为自己理所当然能拥有某些情绪”。但事实上,人有情绪本来就是很
正常的事,本来每个人会觉得开心或不高兴的点都不同,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小事,但对你
而言是大事,那就是大事。我们并不需要为了营造“我是个成熟大人”的假象,而压抑自
己的情绪来讨好别人。过度的压抑,只会造成更严重的爆发,或是寻求其它管道来抒解这
些被压抑的情绪。被压抑的情绪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比较健康的
做法应该是“表达”。
  太过压抑不仅会让人扭曲,也有可能做出吓坏别人的举动,一次性的爆发,只会让人
觉得你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并没有比你在最初就传达你的心情来得好。
  除了情绪之外,还有一个常见的心情是“撒娇”。我们都会有想要撒娇、寻求依赖的
心情,但如果在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话,长大后,我们会因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更难向
别人做出想撒娇的要求,我们担心别人觉得很奇怪,也担心面子会挂不住。在亚洲社会中
,男性从小容易被教导“男子汉”的概念,长大后也因为重视“面子”,所以无法做出撒
娇的举动,在结婚后,同样也会如此教育下一代,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循环。
  实际上,撒娇只是想要寻求安全感和“自己是被爱的”的一种方式,我们想借由被父
母保护、疼爱,来确定自己是被爱的。如果从小没有满足撒娇的需求,有些人会在成年后
,透过对伴侣撒娇来满足过去的匮乏,但当你只有单一的管道时,伴侣容易因为承受过大
的压力,而造成两人情感间的磨损。
  还有一种情形,当两个都匮乏的人相遇时,有可能某一方变成撒娇者,而另一方变成
顺从者。撒娇者会向顺从者提出各种要求,而顺从者会一一满足。对于顺从者来说,这不
见得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却会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这时,如果顺从者遇到另一个心智成
熟且情绪稳定的人,反而会因为觉得对方并不需要自己,所以仍然选择撒娇者。这也是为
什么我们常看到两个人交往,明明彼此都不快乐,却始终难以分割。这样的两人,如果结
婚之后,仍然会用匮乏的方式去处理自己跟下一代的关系,甚至会向孩子“讨爱”。在需
要爱的年纪时,如果不断被父母索取爱,长大后,孩子也会成为下一个匮乏者,造成一个
不断的恶性循环。
  在成年后,要解决自己心里“想依赖”的需求是比较不容易的,但也不是做不到。首
先,必须先意识到自己有这样“想依赖”的状况,而不是否定或压抑这个情绪。当我们知
道自己是想依赖别人的时候,就不会再找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来骗自己,你可以尝试直接
说出口,例如:“我现在有点难过,可以陪我一下吗?”大部分的人其实都是很友善的,
当你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时,只要对方的能力所及,通常都会愿意协助。在依赖的需求被
满足后,记得告诉自己“是有人会接纳我的”,但千万不要一直依赖对方。“依赖”只是
一种练习,一种让自己知道“我是被爱着的”的练习,它不是让你成瘾或逃避的方法。
  再来是感受自己的情绪,在情绪出现时,别急着否定它或责怪自己,而是想想自己为
什么产生这样的情绪。当你厘清后,不管是再小的原因,你都可以告诉那个让你产生这样
感觉的人:“你刚做了什么,让我觉得不太舒服。”以往我们不太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是因为我们先默认了“别人都是坏人”的想法,我们认为如果说出来了,对方就会不喜
欢我们,或是认为“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可是实际上,多数的人是会惊讶,然后向你道
歉的,因为人们通常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别人的不快,除非这个人是故意要激怒你
,否则我们会为自己伤害了别人而感到抱歉。
  但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表达你的情绪,或是请求别人让你依赖,都不能想去控制别
人。有时候我们表达情绪的方式是:“你这样我觉得很不爽,你可不可以不要再继续这样
了?”这是一种控制,你的不爽跟对方是否要继续这样的行为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你充其
量只能表达自己因为什么事件而感到不舒服,但要怎么做完全是对方的决定,对方完全有
权利可以继续做让你不爽的事,这是你不可否认的。的确,有些人或许会让你觉得没那么
温柔体贴,甚至你可能觉得他很讨厌,但这个世界就是充斥着各种不同的人,当你认为对
方不尊重你时,你大可以选择转身离开,而不是坚持要改变对方,要知道,当你在想改变
对方的同时,你也是不尊重对方想法的人。如果真有人这么不尊重你,你也要回头想想,
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让对方认为你是个不值得被尊重的人。
  在你尝试了这两件事后,你会发现这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比我们想像的友善许多,我
们心里害怕的事绝大多数都不存在,我们只是一直困在自己对于恐惧的幻想之中,因为没
有突破的勇气,所以只能放任恐惧持续膨胀,但我们并没有跟真实的世界接轨。真实世界
里,大部分的人都很友善,因为大家也不想被讨厌。只要你是用无攻击性、不要求的方式
提出你的想法或请求,被接纳的机率其实是高到超乎你想像的。当你的情绪和请求开始被
接纳之后,你就能慢慢回归到自己真实的情感里,并且觉得“自己是被别人给接纳的”。
这会成为一个正循环,到最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值得爱、且正在被爱的人。
BY 亚瑟
作者: dente ( 谁杀了维尼)   2016-04-02 18:09:00
事实上是很多人其实并不友善吧
作者: andy84118 (ppb)   2016-04-02 23:28:00
作者: Belieeve (芥末拿铁)   2016-04-02 23:51:00
推,但是最近身处的环境都不太友善...
作者: greedyone (丝瓜水好清凉)   2016-04-03 00:15:00
很温暖
作者: lfd456525 (DoXnAeQ)   2016-04-03 00:15:00
受益良多
作者: StarTouching (抚星)   2016-04-03 00:28:00
很深层的心理层面议题 感觉所有台湾人都该阅读如果我们像西方人那样表达情感真的会发现关系可能会更好
作者: Vishnu   2016-04-03 12:24:00
推!
作者: AMESSAGE (Die for your dream)   2016-04-05 23:54:00
作者: bearwualada (凯蒂猫)   2016-04-12 12:02:00
环境无友善与否的分别,只有自己心境差别,应作如是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