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一个人要如何生活

楼主: ManaBear (玛那熊)   2014-09-17 10:42:56
※ 引述《moonskyex (蓝调迷思)》之铭言:
: 性别:
: 男
: 问题类型:
: 其他
: 自己个性:
: 跟熟的朋友面可以很开朗的聊天,自己独处时则会想很多事情,
: 多事是较负面或者说是感性的,心事不太跟朋友说,因此也几乎没有知心朋友。
: 对方个性:
: 1.问题背景:
: 2.目前状况:
: 3.我的疑问:
: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 人是可以一个人生活的吗? "
: 假如今天我没有家人、朋友、情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可以依靠。
: 除了跟自己对话外,没有任何熟识的人可以聊天。
: 这样的生活,要如何才能过得下去?
: 如果说人是可以一个人生活的,那是否即使没有家人、朋友、情人,也是可以快乐的生
: 活呢?
: 或者是大家可以分享看看,假如整个生活圈只有自己一个人,你们是怎么度过每天的生
: 活呢?
很有趣的问题!
以“生存”现实层面来看,
我们再怎样自立更生,也还是会与别人接触
例如你去早餐点买早餐,会跟叫你帅哥的老板娘说到话
即使你自己做早餐,去买食材时也会跟顶好店员说到话。
现在社会分工很细,很难食衣住行都靠“自己一个人”
那若是你问的,在人际上是否可以不需要别人呢?
Bowlby这位学者提出的依附理论告诉我们,
人天生就有“想接近别人”的需求
因为婴儿无法独自存活,
必须透过吸引别人注意、接近对方,好让别人愿意照顾他以生存
但在人们逐渐成长,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吃喝拉撒后呢?
Bowlby、Hazan和Shaver三位学者提出的看法是,
我们在长大后,仍然会想接近别人,
而且是希望情感连结、肢体接触、陪伴与关心的需求。
我们期待有依恋对象,成为提供安全感的灯塔、避风港,
在需要时得以受到保护、支持
好让我们有勇气向外探索,面对陌生世界的挑战。
这种依恋对象,最常见的是我们的另一半
换句话说,我们寻找男女朋友、先生妻子,
也是在寻找一个能够陪伴我们的安全基地。
这边稍微打个岔。
有趣的是有些纯演化心理学派会认为,
男生展现Power,包括高地位、leadership、金钱、高壮、强势态度等,
会让女生有安全感而被吸引。
这边只讲中一半,这种安全感是属于“生存”上的。
套用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仅能满足较低阶的生理、安全需求。
要满足更高层次的爱与隶属、自尊等需求,
关系中的接纳、陪伴、关心、包容、支持等情感,反而更有帮助。
“安全基地”的概念,是心理上而非单纯生存上的。这对成人来说更明显。
这也是Sternberg这位学者所说,
爱情关系中的“激情”元素来得快消退得快
“亲密”元素的重要性却不断增加,纵贯爱情全程。
换言之,激情带来的刺激、吸引可以让关系有个开端
但要进入一段关系,或是让关系持续发展、维系下去,
亲密感就成为重要的核心。
这个亲密感,不只有肢体接触、暧昧讯息(如果这样,那只是激情的延伸罢了)
还加上经由互动,例如聊天、约会、分享彼此等
逐渐地“让双方了解彼此,而拉近了距离”
或者说“我愈来愈了解你,而且我知道你也愈来愈了解我”
这也是为何我文章或是办的讲座,
很重视“自我了解”(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分享)、
“分享互动”(如何让别人了解你、接近彼此)的概念与练习。
讲远了。让我们再拉回刚才的“依恋对象”主题。
依恋对象虽然通常是另一半,
也可以是家人、知心好友等,
而且也未必只能有一人。
但是,对绝大多数的一般人们来说,
我们自然需要与他人的连结接触,
渴望被了解、关心,并寻找陪伴着我们的依恋对象。
有时我们会看到独来独往、非常理性、感觉很防卫的人
告诉你“我不需要别人”、“我一个人也活得很好”、“不用处理跟别人之间的麻烦事”
这层冷硬的盔甲,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
但或许在冰冷底下,他们也有着炽热的渴望,
只是他们早已习惯层层包裹,告诉自己与世界我不需要别人
只因不期待就不受伤害。
这部分有兴趣可看 Yalom大师的小说著作“叔本华的眼泪”。
与人接触互动,有可能受伤、挫折、遇到莫名其妙的麻烦事
但也可能感到快乐、扩展眼界、得到陪伴与关心。
而人的世界就是这样复杂又有趣。
作者: ringlover11 (水云梦)   2014-09-17 10:59:00
推~每件事背后都有正向意图
作者: tripleL (冷心旋)   2014-09-17 14:03:00
Sternberg好熟悉的名字XD
作者: hwtkj072001 (勇敢小妞妞)   2014-09-19 00:53:00
推 努力学习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