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德意志零年:德国足球是怎样重建的

楼主: CHERYL7 (Hurricane Gilbert)   2014-07-28 11:39:05
Year Zero:
How Germany restructured itself - and why it couldn't work elsewhere
by Uli Hesse (442; 21 July 2014)
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夺冠,让众多专家迫不及待地要求英格兰(和其他国家)把德国
式的青训系统移植过去。在接下来的一周,442 杂志将分析几只在巴西表现糟糕的球队将
对此作何反应、提出怎样的改革方案。但首先,Uli Hesse 将向我们解释,德国足球的重
生到底需要哪些特定条件,以及为何这些条件在任何其他时代、其他地方都无法被覆制…

伴随着德国队在世界杯上的胜利,有些事情已经变得众所周知了,那就是德国队这次夺冠
乃是多年来制造——或者更确切地说——规划的结果。许多观察家指出,夺冠的果实来源
于世纪之交开始的一场足球革命,而这导致了对德国足球比赛方式几乎全面的变更。
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会想,我们能不能把德国足球这场革命背后的结构也复制过来呢?(当
然,这种观点暗含着一种认知,即德国人哪怕是搞革命,也是构架良好、纪律严明、秩序
井然。)
我们可以理解为何这种想法很诱人。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在争论,为何在过去几年,原本
在 80-90 年代笨重、老迈、偏重防守的德国战车会神奇地变形为一支有技术、年轻、偏
好进攻的球队。这想法听起来就像是,只要你不停投入资金,耐心点等待,你们的厄齐尔
和格策就会从天而降了。
坏消息是:事情没那么简单。特别是因为资金投入仅仅是德国足球复兴的其中一块支柱,
而其他支柱却难以轻易地在其他国家复制。而且,这些资金投入规模相当大。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很有用)
不过,如果你想复制德国人的经验,那么资金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那我们来看看到底要
花多少钱。
在过去 12 年里,德国人不仅仅建立了 52 个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以挖掘
学校中的优秀人才,而且还有 366 个地区教练基地,里边有 1300 名全职职业教练指导
年轻人学习现代足球比赛的基本功。
回到 2002 年,当这项名为人才促进扩展计画(Extended Talent Promotion Programme
)的大规模项目正着手进行之初,德国足协(DFB)和各职业俱乐部在当年就向这个系统
投入了 4800 万欧元。这个投入额还在逐年上升;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已经翻倍了。
这一巨额投资基本上相当于昂贵的补票,因为德国人在 90 年代几乎错失了每一次足球变
革。在那个十年,当时的德国队主教练福格茨(Berti Vogts)曾一再发出警告,德国几乎
没有青年才俊涌现,德国再这么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那很快就会被其他国家赶超了。
早在 1998 年,福格茨就推出了一项规模较小、也较温和版本的人才促进计画。但直到
2000 年欧锦赛德国队灾难性的表现才终于把德国人从睡梦中摇醒,意识到青年才俊枯竭
的情况有多么严重。
更不用说有不少有天赋的孩子在当时还得不到重视了。在本届世界杯上打破了世界杯总进
球纪录的克洛泽,在 21 岁时居然还在第五级联赛的业余球队里踢球,因为当时全国只有
非常少数的球探会跑到德国的边远地区考察,而当时的克洛泽则静静地在练习著打门。
这就是为什么前德甲门将、也是现任人才促进扩展计画的主管约尔格 - 达尼埃尔(Jorg
Daniel)在项目开始向公众实施之时,这样来解释项目目的:“如果有个百年一遇的足球
天才诞生在群山之中的一座小小村庄里,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找到他。”
俱乐部 VS 国家
德国人也意识到仅仅是寻找青年才俊还不够。如果让天才接受过时的足球训练,你还是无
法赢得比赛——比如,基于盯人防守的清道伕体系,在世纪之交时还在德甲赛场上广泛使
用。同时也有不少资金投向教练培训,针对的既有草根教练,也有顶级天才教练。而培训
的中心就是由各俱乐部运营的卓越中心。
对那些想复制德国经验的人来说,到这里你就会遇到第一个——对一些国家来说根本无法
克服的——问题。因为不管嘴上说的有多好听,不管哪里的俱乐部其实都是一样的:他们
才不关心你国家队想怎样呢。他们甚至对培养本土天才也没多大兴趣。
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赢取下一座联赛冠军——如果允许从外国购买 11 名球星来打比赛,他
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这样做。当然,如果青训营搞得好,俱乐部也脸上有光。他们知道
如果能提拔几个本地小孩上一线队打比赛,公关效果肯定不错。他们也知道自己培养青年
才俊可以帮俱乐部省下大笔转会费。但是,他们也知道,没有人能够向你担保,球星会像
流水线那样源源不断地涌现,更重要的前提是你还得拥有当代人已经十分稀缺的一样:耐
心。
对俱乐部来说,花大笔钱购买从其他地方(不管这些球员是为哪个国家效力)培养的球星
是一种更简单(而且风险也更小)的方式。在这方面,德国俱乐部与英超俱乐部没什么两
样。那为何德国俱乐部会突然改变他们的运营方式转而为青训投资呢?有三个主要原因。
为何德国的俱乐部会为青训投资:历史,资金和强迫
第一个原因基于历史。如今德国联赛的模式与英格兰颇为类似。德国足协负责国家队、本
土杯赛以及裁判的管理,而职业俱乐部有它们自己的协会——德国足球职业联盟(DFL)
,自主运营最高两级的联赛。但是,这种模式其实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在进入 21 世纪之前,德国足协负责组织所有关于德国的比赛,而每一家俱乐部也仅仅是
德国足协的成员。俱乐部与足协的分离过程其实相当友好,是由需求而非仇视所驱动的,
到如今,足协与职业联盟依旧紧密合作。作为这一分离的结果,在德国足坛出现了一个共
识,即有利于德国足协的,或许在长期也会有利于各俱乐部,这当然包括让国家队取得好
成绩。
在令人尴尬的欧锦赛之旅结束后的 2000 年 8 月,德国足协的一个工作组开始研究该怎么
帮助德国国家队。这个工作组由 7 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组成,由拜仁的鲁梅尼格(Karl-
Heinz Rummenigge)领导,鲁梅尼格曾称 2000 年欧锦赛“是对我们所有人的重大冲击”

而工作组的另一位成员、勒沃库森后来的首席执行官霍尔茨豪泽(Wolfgang Holzhäuser
)说:“我们必须把国家队看作是德甲的第 19 支、也是最优秀的球队。”如我们所见,
不是所有俱乐部都会真的有这样的感情,但对于德国足球的革命来说,足协与联赛从未明
显分离却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而俱乐部之所以愿意为了国家队的事情聚集在一起的第二个原因确实是关于钱——但讽刺
的是,因为缺钱。在 2001 年底,德国足球遭遇了一场严峻的财政危机,当时德甲的主要
电视转播运营商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大致就相当于天空电视台破产了,而英国电信却
不愿去接手烂摊子)。
突然间,除了拜仁以外的其他俱乐部都或多或少不得不转向使用年轻球员,因为在转会市
场上,他们再也无法跟英格兰、西班牙或意大利的俱乐部抗衡。多特蒙德就是一个极好的
例子。近几年来,多特蒙德被认为是德国青训运动的代表,但在过去,事情可相当不同。
即使多特蒙德的青训基础很成功(多特在 1994 至 1998 年连续 5 年夺得德国 U19 联赛
冠军),但几乎没有年轻球员有机会升上一队。
俱乐部的政策很简单:购买巨星以便在欧洲赛场维持竞争力。事实上,由于多特蒙德如此
轻视其青训发展,以至于差点从德甲降级。
这引导我们到了德国俱乐部最终改变其运作方式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们
被强迫去改变。
按照德国联赛的规则,只有在俱乐部达到了特定的监管要求后,俱乐部才能获得职业足球
经营执照,这些监管要求大部分是财务上的。这就是著名的年度经营执照审核流程,经常
被认为是德国俱乐部经济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 2001 年和 2002 年,伴随着人才促进扩展计画提出并实施,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
联盟在监管规则中又添加了一项新规则:要求德国境内的每一家职业俱乐部必须建立或维
护一个卓越中心并培养年轻球员。
规则甚至详细规定,场上要有多少德国国家青年队适龄球员,俱乐部要聘用多少教练员和
体能师,俱乐部要以何种方式与本地学校进行交流,等等。达不到这些要求的俱乐部,经
营执照会被没收。简单的说,俱乐部要么乖乖听话,要么就降级到业余联赛去吧。
从场上到场下文化的改变
按常理,你不可能去教像阿布(Roman Abramovich)这样亿万富翁去怎样经营切尔西,或
者向阿布扎比联合集团(Abu Dhabi United Group)解释为什么他们应该为英格兰国家队
培养球员,但在德国,由于俱乐部并非私有,并且有着社区导向及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悠久
历史,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多特蒙德一直拒绝接受改变,直到他们面临着被没收职业足球经营执照的危险。到那时,
他们才最终决定建立一所卓越中心,而这所中心后来培育了在 2014 年世界杯决赛上打入
制胜球的那位球员。
此外还有两个因素,在谈论德国的足球革命中有时会被忽视,而这两个因素也难以复制:
社会与文化的突变。
对于看过 2009 年欧青赛的人来说,社会变动是显而易见的,在那届欧青赛上德国击败了
英格兰夺得了欧洲 U21 冠军。那支德国队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其球员祖籍背景极其多元:
俄罗斯(Andreas Beck),波兰(Sebastian Boenisch),加纳(Jerome Boateng),奈
及利亚(Dennis Aogo, Chinedu Ede),美国(Fabian Johnson),西班牙(Gonzalo
Castro),突尼斯((Sami Khedira, Änis Ben-Hatira),伊朗(Ashkan Dejagah)
和土耳其(Mesut Özil)。
和其他现代西方国家一样,这是对德国成为移民国家的一个最终确认。这个确认来得如此
之晚,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原因:德国在上世纪上半叶丢失了其全部的海外殖民地,而在
二战结束后的那些年,德国也并非是最能吸引移民的国家。但成为移民国家的趋势还是到
来了。比如对于刚来到德国第一代土耳其移民来说,他们从来不会梦想代表德国国家队比
赛。但现在已经不同以往了。
对于在德国的年轻一代土耳其裔后代来说,选择为自己出生地所在国而不是为自己爷爷的
祖国参加比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幸运的是,对于德国足球而言,这正好赶上了国内足球
比赛重建的时期。当一张比以往还要大的渔网放入一片鱼群比以往多得多的水域时,收获
可想而知。
最后,足球文化也在发生转变。主要就是一批年轻、有创新意识的教练的涌现——这些教
练自己年轻踢球时并不必然是足球明星。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克洛普(Jürgen Klopp
,但这样年轻有为的教练还不少,像兰尼克(Ralf Rangnick)和图赫尔(Thomas Tuchel
)也是佼佼者。当然,还有勒夫(Joachim Löw)。
没有什么能比德国足协决定让一个菜鸟执掌德国队的做法更能说明这种文化转变了。没错
,我们说的就是 2004 年上任的克林斯曼(Jürgen Klinsmann)。在谈及德国足球革命的
故事中他被部分地忽视了,可他正是在那最危急时刻德国足球革命的旗帜人物。
想像下,假如两年后英格兰就要在本土举办世界杯了,英足总任命一个从未执掌过任何级
别球队的人(打个比方,贝克汉)管理英格兰国家队,会怎么样吧。德国足球拼图中最重
要的那块,恰恰就是简单的勇气。没错,这是在重压之下的勇气,但不管怎么说,就是勇
气。
http://www.fourfourtwo.com/node/216000 442
http://goo.gl/rbPUET 翻译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7-28 12:14:00
想请问一下老球迷,福格茨为何很多人说他很优秀他的重大战绩很多时候不是都烙高了吗
作者: steve8010 (steve8010)   2014-07-28 12:24:00
作者: gogolct (無良企鵝狗)   2014-07-28 13:12:00
作者: emsian (emsian)   2014-07-28 13:23:00
作者: frafoa (妮妮薇)   2014-07-28 13:48:00
Vogts是勒夫之前国家队胜率最高的主帅。至少拿了96欧锦最妙的是他执教其他球队表现都满平庸的
作者: gein (#16)   2014-07-28 14:10:00
作者: smileray (X______X)   2014-07-28 14:37:00
推 德国在很多方面都是值得学习的国家
作者: MajolicaYu ( 如梦亦如电 )   2014-07-28 14:39:00
B.Vogts现在兼任克林西的美国队顾问,其他队是阿塞拜疆
作者: peacedream (冰冰)   2014-07-28 16:25:00
推!!
作者: frafoa (妮妮薇)   2014-07-28 17:25:00
Vogts其他队:小拜、科威特、苏格兰、尼日利亚、阿塞拜疆以一个德国功勋名帅来说执教队伍和内容都满奇怪的。
作者: Zazabi (静かに摇れる)   2014-07-28 18:21:00
好文 推~
作者: emsil (emsil)   2014-07-28 21:35:00
作者: raruku (辣卤苦)   2014-07-28 22:16:00
虽然被迫改革 但总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而且疗效很好
作者: beemay (反派美學)   2014-07-28 22:29:00
不走捷径不炒短线
作者: sicer (Sicer)   2014-07-29 00:55:00
治本才有效 推
作者: purplelola   2014-07-29 09:31:00
推!有效的改革加上无畏的勇气,造就了黄金的一代!
作者: nebbia (nebbia)   2014-07-30 00:19:00
推推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14-07-30 04:07:00
一般来说 执教国家队和球队还是有差 很多国家队有成绩的球队却没有什么效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