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诈骗温情造梦 银发女成猎物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8082060
前天刑事局发布新闻,一名约七十岁的退休女子,与自称“在乌克兰担任战地医生”的男
网友在脸书加好友,女子以为遇到真爱,却被诈骗新台币二四九万。这类“爱情诈骗”并
非鲜见,但仍然令人感到担心、难过又焦急。
这几年国内外高龄者遭受“爱情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且日益猖獗。依据美国联邦贸易委
员会的报告,二○二二年收到了二百多万件欺诈报告,其中三分之一是六十岁以上受害者
,损失超过十六亿美元。报告指出,四十至六十九岁最有可能成为“爱情诈骗”受害者。
依刑事局统计,台湾“假交友真诈骗”逾二成是五十岁以上的被害人,且女性多于男性。
近日因进行“高龄妇女网络交友”研究,访问多位六十五岁以上女性,几乎每一位受访者
都遭遇过“爱情诈骗”。有些人能够在经验中归纳出一套判断真伪与自我保护的法则,也
有人受骗遭受巨额金钱损失。
这些“爱情诈骗”集团常利用脸书、IG或交友APP做连结,再透过LINE通讯软件
加好友聊天。他们常自称是离异、丧偶、单身的欧美国家军官、外交官、医师、机师、工
程师,以嘘寒问暖、甜言蜜语的温情攻势,谎称要来台结婚定居,取得受害人信任,再以
寄送礼物、代保管美金或地契需手续费用、工作遇困难要资金周转、存款被冻结需代付儿
女学费、亲人住院手术费用、支付见面旅费,或引荐投资管道等理由,诱使受害者汇款境
外。
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恋爱骗局的受害者,但根据英国劳埃德银行的报告显示,六十五
至七十四岁的人最有可能被骗去汇款转帐。她/他们因为社会孤立或心理孤寂,容易受到
诈骗,拥有房产或退休金的人,更可能成为被锁定的目标。浪漫骗局会给受害者带来毁灭
性的影响,不仅要面对经济损失,还有更严重的精神创伤。她/他们大都夹杂着震惊、愤
怒和羞愧,甚至对自己产生厌恶感。
调查显示,受骗的高龄妇女大都具有一定教育水平和经济财力,她们热切渴望情感交流,
在害怕被抛弃和被欺骗的矛盾情绪下,往往会否认或合理化怀疑,宁可用各种方式掩饰被
骗情节,也不要面对梦想被戳破的心碎。有些受害者对失去“理想伴侣”的沮丧,甚至比
经济损失更为沉重。由于“怪罪受害者”的社会心态,一些高龄妇女只好选择独自面对创
伤,以免遭到排斥、耻笑和指责。
台湾社群媒体,有近百个“老人交友社团”,拥有几十万成员;如何增进数位素养和网络
安全知能,变成高龄者关键议题。政府及相关企业、机构,应积极开发各种图像、资讯识
别、反向搜索,及各种过滤警示工具,提供更多对高龄者的教育和支持,帮助她/他们更
安全的使用网络交友平台,避免潜在风险和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