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明蕴界论 札记 禅支觉支与观智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4-12-05 11:50:18
※ 引述《MartinJu (荒谬人生)》之铭言:
: 你有看过 《清净道论》吗
: 十六观智也只是把四念处的过程拆解开来而已
: 没人理你是因为你讲的根本没经典证实有道理
: 阿含经拿给你看,你也说阿含经错的
原始经典的南传巴利四部,相当于北传阿含,是尚未提到 观智,而只提到 禅支。
观智 是在后来的《阿毗达摩论》才提出,而《清净道论》又是以后的事。
: 觉支原文是菩提分法
: 菩提又分有止和观
: 止(奢摩他)专指能够进入禅那的一种修行方法
: 定(三摩地)是广义的泛指一切达到心念不动的境界
: 一般认为近似定就可以满足证果所需要的定力
: “禅”字是中国译师发明的
: 梵文dhyana,意译作静虑,思维修
: 中国古译师在翻译dhayana时没有用意译,而是用音译,译为“禅那”
: 既然有思维,则明显与心念不动的定不一样
: 依照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
: 禅那专指能依之见道证沙门果的色界四种定
: 若依欲界诸定仅能“正观”
: 若依无色界诸定仅能“断结”
: 依色界诸定方兼具能正观与能断结
: 从一般中文用词“四禅八定”,即可知道一般中文语系佛法默认无色界定没有禅可以修
: 汉传佛教的禅宗是另外的东西,这边不涉论
: 依原始经文
: 定、禅、止、观、解脱(菩提)都不一样
依照上座部观点,止禅与观禅都属禅那,所以皆具禅支与相关禅那阶段。
止禅的安止定与观禅的刹那定,都需要定力成就,要证果都至少要达到四禅才可能。
: 看了很多资料,只有你自己求方便吧
: 直接讲初禅就好,干嘛讲有的没的
: 多此一举
当然也可以讲几禅,但初禅无法区分寻伺。
所以《阿毗达摩论》的禅那分类又与原始经典不同,是将寻伺的禅那等级分开,如下︰
原始经典   初禅寻 初禅伺 二禅  三禅  四禅
阿毗达摩   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五禅
: 既然有在看班迪达大师著作
: https://www.gaya.org.tw/magazine/v1/2005/74/74s1.htm
: 若五禅支都出现,还不足以说明已达到初观禅。
: 心还要稍微深入佛法,到足以看到名色的相互关系。
: 此时,就可以说已进入初观禅了。
: 别乱瞎掰班迪达尊者的话
: 禅支不是禅本身
抱歉,我没解说清楚。
我的意思是说在讲观智对应的禅那时,会以该对应禅那的突出禅支来说明。
观禅初禅主要突出的是寻伺,当然禅支不是禅那。
: 依照原始的十六观智出处-清净道论
: 就有对照了
: 不要瞎掰
: 人家写得很清楚
: 学十六观智前要有定力
是这样的,譬如修禅定得力前要有定力,但定力是有深浅之分,有定力不就已是入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