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业的果报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
一群弥猴在水边戏水、林中跳跃,他们心中想着:“人与畜生究竟造了什么业,而生为人
、生为畜生?”心念转动,就互相议论研究。
这时候,他们远远地看到佛陀,威仪庄严、形态安详地延著山路向他们走近。这些修水行
的外道者立即离开溪边,来到佛陀的面前,起了恭敬心,也生出疑惑之念,他们就提出刚
才互相议论的问题来请教佛陀。大家指著弥猴群问佛说:“这些猴是因造何业而来?”
佛陀很安然地回答说:“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得到无漏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他在山
中修行,在溪边生活,行动非常轻盈。走路离水离地,过河时如行于陆地一样,轻盈灵巧
,走路时像风吹云而过月,无比威仪、无比自在。
“那时有数百个外道者看到这位修行人,起了嫉妒之心,不但不赞叹他的修行,大家还一
起开玩笑,说修行者轻盈敏捷、翻山过岭的行动,好像弥猴登山爬树一样。一群人边说边
笑,结果,由于一句戏言,取笑修行者像弥猴,而堕入五百世的畜生弥猴群!”
人在社会中,跟他人相处,处理各种问题,说话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能说话或者
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文字就都形成了口业。话也有好话和坏话之分,这就给自己造下了
善与恶的果报。
《无量寿经》教我们善护“口、身、意”三业,并把口业摆在第一,头一句话就是告诉我
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一句话极重要,它告诉我们学佛要先从“口业”开始,其
次才是“身业”和“意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步一步慢慢的变化过来的,
意业清净了,身和口怎么还会不清净呢?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时时地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可妄言、不得绮语、不可两舌、更不
可恶口,日常生活要记得放弃昨日的杂念,要谨慎于今日的举止行动。
https://i.imgur.com/jGwN03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