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藏经》卷中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净法品第六
佛告舍利弗:“昔迦叶佛豫记我言:‘释迦牟尼佛多受供养故,法当疾灭。’舍利弗!我
法实以多供养故,后当疾灭。舍利弗!譬如贫人得大宝藏心则大乐。如是舍利弗!未来世
中多有比丘,亲近白衣受其供养,渐相狎习而与执事,心便欢喜以为悦乐,犹如贫人得大
宝藏。如是痴人,贵于世利世乐奴仆。若见比丘多人供养,心便谓之得阿罗汉,见少知识
便谓恶人。如是比丘!为利养故舍上佛道,随所乐者即成其事。”
“舍利弗!如来于今为是痴人说如是等经。何以故?破戒比丘闻说是经,则生悔心当还持
戒,不作大贼受他供养。舍利弗!若有比丘得闻是经,心不清净不喜不乐,是则名为弊恶
比丘。何以故?舍利弗!净戒比丘无法不乐。若说布施、若说持戒、若说忍辱、若说精进
、若说禅定、若说智慧,若说如是厌畏经法,心皆喜乐。”
“舍利弗!有三种人,闻说是经心则忧恼。何等为三?一者、破戒比丘,二者、增上慢人
,三者、不净说法。复有三种人闻如是经心则忧恼。何等为三?一者、人见,二者、命见
,三者、我见。”
“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如好善知识,以慈愍心为人求利、求乐、求安隐,汝等一心听
受我语,常求善利心勿放逸。”
“舍利弗!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何等为五?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
出诸经中相违过失;三者、于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以利养
故为人说法。舍利弗!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当堕地狱不至涅槃。”
“复次舍利弗!说法比丘处在大众,信乐法者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我
久勤苦求是法宝,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但以经中相违语义,互相是非不顺正法,于圣法
中高心自大,随意而说为求利养。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
从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应演说外道语义;若不去者非善比丘,
亦复不名随佛教者。舍利弗!说法甚难,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名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
子。是说法者命终之后,当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见是尼犍子道。何等为邪见
?谓是地狱、畜生、饿鬼。
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
“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灭我正法。
舍利弗!若有众生,闻如是经第一义空无所有法,心欢喜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
“舍利弗!过去世有五百盲人行于道路,到一大城饥渴乏极,令一盲人在外守物,余者入
城乞索饮食。未久之间有一诳人,至守物者所,语言:‘咄人何以独住?’答言:‘我有
多伴入城乞食。’诳人语言:‘汝为知不?彼间大施衣食、璎珞、花香、杂物,随意可得
,汝若须者将汝诣彼。’答言:‘可尔!’诳人将盲小离本处尽夺其物。诸盲乞食得已而
还,诳人复语诸盲人言:‘汝等得值大会施不?’答言:‘不值。’诳人语言:‘汝等所
得可置于此,我将汝等诣大施会。’诸盲尽共留物一处,随诳人去。诳人尽将五百盲人临
大深坑,而语之言:‘此地平好有大施会,汝等各可回面东行受他施物。’即便一时堕坑
而死。”
“舍利弗!当来比丘好读外经,当说法时庄校文辞令众欢乐,恶魔尔时助惑众人障碍善法
。若有贪著音声、语言、巧饰文辞,若复有人好读外道经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隐。若有比
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众人不复供养。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读佛经,便使令求外道经
法,先自看者赞言善好。是诸人等,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贪利养看诸外书,犹如群盲为
诳所欺,皆使令堕深坑而死。舍利弗!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无上道求外道经书,诳人是
恶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诣大施而堕深坑;我诸弟子亦复如是
,舍麁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养,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堕深坑阿鼻地狱。”
“复次舍利弗!不净说法者,不知如来随宜意趣,自不善解而为人说,是人现世得五过失
,余人不知。唯得天眼比丘及诸天所知。何等为五?一、说法时心怀怖畏恐人难我;二、
内怀忧怖而外为他说;三、是凡夫无有真智;四、所说不净但有言辞;五、言无次第处处
抄撮,是故在众心怀恐怖。如是凡夫无有智慧心无决定,但以憍慢微小因缘求于名闻,疑
悔在心而为人说,是人长夜自受贪欲、瞋恚、愚痴毒箭。何以故?舍利弗!是人不能定知
诸法,而为他说,心不喜乐若乐速失。”
“舍利弗!我知不净说法有此过咎不得正道,是事一切比丘不知、诸天不知,唯我乃知。
复有不净说法比丘,不解如来随宜所说,而为他人说。诸经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
命,而是人自以论辞说言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命。即为谤佛、谤法、谤僧,谤三宝
罪。诸天世人所不能知,唯佛乃知。舍利弗!是人亦名不净说法。我知其过,诸神通者及
诸天众皆不能知,唯佛乃知。”
“舍利弗!我今为汝譬喻解说。若人不知佛道义相,而为他人不净说法,此人成就几不善
事?舍利弗!于意云何?阎浮提众生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舍利弗!若有恶人尽夺其命,是人得罪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如是痴人不知佛道,而为他人不净说法。罪多于此。何以故?是人不净说法破无上佛道
,亦谤过去、未来、今佛。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过去诸佛,说一切法皆毕竟空,无我、
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命者。舍利弗!未来诸佛说一切法亦毕竟空,无我、无人、无
众生、无寿者、无命者。舍利弗!今现在十方恒河沙世界诸佛,说一切法亦毕竟空,无我
、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命者。舍利弗!是名诸佛无上之法,谓一切法无有体性、无
所得空,本性寂灭、无生无灭,无有性相自相皆空。如来但为断诸忆想分别故说,而诸佛
菩提无有分别。”
“舍利弗!何等为分别?谓分别者,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见、命见、断见、常见,凡
夫成就是诸分别。若人无有如是分别,能悉了知一切法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无命者。如是念时心得欢喜,闻第一义空不惊不畏。是人则知五阴虚妄无有真实,知十
二入、十八界虚妄无有真实。是人亦不分别涅槃、不念涅槃、不言我能念涅槃。以法得寂
灭而不分别,是法所寂灭处,亦不分别亦复不得。舍利弗!是名顺忍。是人于是顺忍第一
义中,亦不得自相。舍利弗!何等是顺忍相?所谓无相是顺忍相。”
“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于此顺忍尚不得相,是人若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相、命
相者,无有是处。若人成就如是智慧,应受供养,是名佛子、是名入不住定。”
“舍利弗!是名佛法第一义门,谓无忆想分别、无此无彼。而是痴人在大众中说于邪见,
自以忆想分别教人:‘此是佛法、此是圣道。’如是痴人,则为诽谤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如是痴人,名恶知识,不名善知识。舍利弗!怨虽夺命但失一身,如是痴人不净说法,千
万亿劫为诸众生作大衰恼。是人痴冥,覆佛菩提,本心贪著,还复炽盛,相续不断,以贪
著故往来五道,无善迳路生死不断。是故舍利弗!不净说法者得罪极多,亦为众生作恶知
识,亦谤过去、未来、今佛。”
“舍利弗!置此阎浮提众生,若人悉夺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命,不净说法罪多于此。何以故
?是人皆破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助魔事,亦使众生于百千万世受诸衰恼,但能作
缚不能令解,当知是人于诸众生为恶知识、为是妄语,于大众中谤毁诸佛,以是因缘堕大
地狱,教多众生以邪见事,是故名为恶邪见者。舍利弗!我见、人见、众生见者多堕邪见
,断灭见者多疾得道。何以故?是易舍故。是故当知,是人宁自以利刀割舌,不应众中不
净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