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36(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3-27 20:16:17
一、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积功累德,消除业障、习气
  阿弥陀佛初发大心,五劫精勤,结得大愿,就是四十八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名
号功德不可思议,“三根普被”,上中下三根,“万类齐收,积功累德,住真实慧,一向
专志庄严妙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圆满的圆满就这一句佛号,
佛号功德无量无边无有边际。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积功累德,消除无始劫来一切业
障,完全在这句佛号。没有人相信,总以为要经忏、念咒,殊不知那些方法消业障都少,
消不干净,只有一句佛号能把业障、习气干干净净清除掉。海贤老和尚一生就是一句阿弥
陀佛,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
  我们天天讲庄严佛国土,拿什么庄严?化解冲突用什么方法?全是这句佛号。心里头
最好的心,就是念佛的心,没有任何意念能跟念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比。天天念这句阿弥陀
佛,灾难化解,安定和平现前,还能庄严极乐世界,给极乐世界添砖添瓦。所以念这句佛
号,就跟极乐世界有缘,就跟阿弥陀佛有缘,这是积植德行。“如是内容,净土三经,唯
此独备”。净土三经,《观经》讲理论跟方法,极乐世界根据什么道理,用什么方法往生
。《弥陀经》便于做早晚课。“故称本经为净土第一经”。
二、这部经帮助我们断疑,你念得愈多,信心愈坚固
  前面是序分,以下是正宗分,从第四品到四十二品。第一科,“正说因地”。“经之
正宗分,如人之身躯,心肺各脏皆备于是”。序分像头部,一看就认识这是什么人;正宗
分是身体,五脏六腑;流通分是手足,三分是一体。
  “本经以第四品至四十二品为正宗分”。说什么?“弥陀因行”,阿弥陀佛在因地修
行的状况。“法藏大愿”,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的大愿是怎么来的,大愿圆满,就
是极乐世界成就了。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的,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要跟他的愿
相应。“极乐依正庄严”,依报是居住学习的环境;正报是阿弥陀佛,老师,学生,十方
世界往生的人,上有等觉菩萨,下有三恶道众生。只要临终时众生真正忏悔,后不再造,
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统统接引。所以极乐世界最容易去,但是最难
相信。“极乐菩萨修持”,往生极乐世界就成菩萨。“边地疑城生因”,边地等于预科,
这是带着怀疑,但是真干,存侥幸的心,如果真有极乐世界那就好了,没有就算了。所以
一定要断疑生信。这部经帮助我们断疑,你念得愈多,信心愈坚固。真正有坚固的信心,
经可以不必念,像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念到底,圆满成就。“娑婆秽土恶苦,极乐显现
证信等”,统统在正宗分。“故不但为全经之主体,实亦为一部净宗妙法之纲宗。”
三、屏幕里头无量无边际的频道,无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本经于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之因地修行”,说得很详细,“殊胜誓愿等等无边妙
法行,陈述详尽,广于余经”。佛这部经讲得最详细,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给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相信、发愿,一生当中横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本卷内容”,第四品到第十品,“即弥陀因地发愿,与大愿圆满之经过”。讲阿弥陀佛
从发心到极乐世界的成就。我们搞清楚、搞明白,理事统统清楚才不会怀疑,怀疑是求生
净土最大的障碍。所以有怀疑一定要熟读,“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方法妙极了。
  “经中首云,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数之劫”。这说时间,时间太长了,“表过去之时
极为久远”。那时候,“弥陀为世饶王”。世是世间,饶是丰饶,也就是物资非常丰足,
太平盛世,国王有道、有德、有福报,人民都享他的福。世间自在王如来出世讲经说法,
他听佛讲经说法感动了,把王位舍弃,出家学道。他建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跟遍法界虚空
界一样大,跟我们现在的世界重叠,我们看不见。好比电视屏幕有很多频道,如果我们统
统看见了,这世界就不一样。无量无边际的频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四、这句名号不拐弯,不能忘记、不能丢失
  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它是自性变现的,没有生灭、没有变化。我们虽然是性所现,但
是缠着阿赖耶,阿赖耶能变,心现识变。极乐世界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有缘它现,不能说
它有;它不现是没有缘,我们有烦恼习气就见不到,烦恼习气断了就见到。
  “法名法藏”,他出家的法名。“发起宏深誓愿”,希望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
土的十法界六道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参访一切诸佛刹土,
集一切诸佛世界美好之大成。他用五劫考察,总结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兑现了,就是西
方极乐世界。“故知弥陀因地发心修行,为时实难称计”。考察之外,发心修行的时间太
长,无法称说计算。“但更应知弥陀发愿之时,已非凡夫”,“古德多称此时已是地上菩
萨”。登地菩萨。“如是则弥陀最初发心之时,更远于此”,弥陀发心功德不可思议。“
是故”,念老劝我们,“净宗学人于此应生净信,弥感佛恩”。没有他发心、认真修行、
建立极乐世界,我们修行成就要无量劫,现在缩短,真正不可思议,所以感佛之恩。
  “盖此极乐依正及持名妙法,乃弥陀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劫,精勤修习之妙果”。无量
无数不可思议,无法想像时劫之精勤,精勤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海贤老和尚把心放在
阿弥陀佛这处,他得理一心不乱。没有别的巧妙,就是制心一处。精,精一,勤就是不断
修习,妙果是极乐世界。他所学习的就是无量清净平等觉,再用这个果觉,作我们修行的
因心,“此恩此德,匪言可喻”。这一句佛号圆满清净,圆满的真心,大彻大悟、明心见
性,还是用一句名号。这句名号不拐弯,不能忘记、不能丢失。念念都是阿弥陀佛,生活
工作,心里念佛,一切时、一切处不离阿弥陀佛。这法子精妙到极处,此恩此德说不尽。
五、南无阿弥陀佛一句里头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里面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再者弥陀因地久证法身”,证法身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时间太久了。“
故此一乘愿王、六字洪名、极乐依正种种庄严,甚至一毛一尘,无非弥陀无为法身、真实
智慧之所流现”。故此一乘愿王,四十八愿圆满在六字洪名之中,南无阿弥陀佛一句里头
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里面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极乐世界一根汗毛、一粒微尘都是阿弥
陀佛的无为法身、真实智慧里面流出来,所流所现。
  “一一皆超情离见”,情跟见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整个宇宙都是情见,情是迷惑。
换句话说,我们所想所看都是虚妄相,我们把虚妄当真实,于是永远不能脱离虚妄。虚妄
是六道十法界,这个法门能叫我们超越六道十法界。“一一皆是实相正印之所印”,印是
印证。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实相正印所印,所以“一一皆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一一就是
万法。“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从自性变现,只要明心见性,一切法自然通达。
  佛教我们,向内求,别向外求。外面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期自性,本
自具足”,具足无量智慧。怎么求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开悟了自然就通了,没有学
过的全知道。世尊没有老师,全是自性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佛法要持戒、修定、要开
智慧。戒、定是手段,目的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一一皆是开化显示真实之
际。“一一皆是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故此法门,不可思议。”三个真实,真实智慧、真实
之际、真实利益,这部经全具足了,这是大乘经的精华。
==
精勤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海贤老和尚把心放在阿弥陀佛这处,他得理一心不乱。
没有别的巧妙,就是制心一处。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3-27 21:43: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3-28 00:3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tzboy (tzboy)   2020-03-28 11:06: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3-28 20:4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