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前文:古印度佛法传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42)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上士道.菩提心次第〉
子二、正发此心
丑一、修慈
第二、正发此心(悦意慈心),分三:
初、修慈中,慈所缘者(慈心之所缘境),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慈心之趋入境)
,谓念云何令遇安乐,唯愿令其获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
胜利者(慈心之利益),《三摩地王经》云:“徧于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
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此说较以广大财物,于究竟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于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
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设于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于此土最下乃至
于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
《宝鬘论》(中观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
。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设未
能解脱,得慈法八德。”
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故虽难生,
然须励力。
《集学论》说:当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
。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徧于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
修慈次第,先于亲修,次于中庸,次于怨修,其次徧于一切有情,如次修习。
修习道理,如于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当于诸有情,数数思惟缺
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又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
有情。
丑二、修悲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