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14(完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6-02 12:09:39
(续:【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
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
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弥勒菩萨在此地说,‘若有众生发十种心’,菩提心说成十种。十是代表圆满的意思
,跟《华严经》上的表法一样,它不是数字,它是表法的意思,代表圆满。‘随一一心,
专念向于阿弥陀佛’,这个跟《无量寿经》一个味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而“随一一
心”,这一句里头的意思长,就是《华严》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底下讲这十种,
任何一种都包括其余的九种,就叫随一一心,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相容。一定要专
念,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人临命终时,‘当得往生彼佛世界’,这样的人,他临命终
时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决定见佛,一往生就不退成佛。
下面向世尊请教,这十种心,弥勒菩萨自己不说,要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讲,意思
就是他是菩萨,分量还不够,讲了我们未必相信。这个话一定要出自世尊之口,我们没话
说,这佛讲的。‘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心是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下面是世尊允许
弥勒菩萨的启请,为我们大家说出。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

释迦牟尼佛没说之前先给我们提出警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凡夫,这个意思我
们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佛在《无量寿经》讲得太透彻了。所以,一心发愿求生西方
极乐世界的人,不但不是凡夫,不是小乘,实在是如来第一弟子。得到诸佛的称赞,那怎
么是普通人?发这十种心的人决定不是凡夫,不是愚痴的菩萨,如果是凡夫、愚痴菩萨,
这十种心他发不出来。‘不善丈夫’,这个世间不善之人也发不出来。还有一个‘具烦恼
者’,就是妄想、烦恼多的人,他也发不出来。由此可知,如果你真的能发这个心,发这
个心就消业障。烦恼是业障,不善是业障,愚痴是业障,你只要一发这个心,你这些业障
全消除。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业障虽然障碍我们发心,我们真的一定要发心,业障也无可
奈何,业障也会退失。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坚持,能不能坚持到底?关键在这个地方。
我们看下面这十种心,这是真实的菩提心,也就是菩提心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
【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
这个好懂,你能不能坚持对一切众生生慈悲心?生什么慈悲?大慈悲,慈悲加上个“
大”。第一条是慈心,第二条是悲心,慈是与乐,悲是拔苦,加上大,大是平等的意思,
里头不分怨亲,对待一切众生,心是平等的,用现代的话说,无条件的。世间人对他的儿
女都很慈悲,为什么?是他的儿女,有条件的。不是他的儿女,他就不关心,那个慈悲不
叫大慈,大慈是无条件的。我们能不能以无条件的爱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
帮助一切众生,决定没有损害众生的意念,你能不能做到?你能不能坚持?你要能够坚持
做到,那恭喜你,你是发真菩提心。修净土的人很多,念《无量寿经》的人也很多,天天
也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还是不能往生,还是搞六道轮回,什么原因?口里念的发菩
提心,没发出来。菩提心不是嘴巴叫叫就叫出来了,叫不出来的,要做!要真正爱护众生
,真正关怀一切众生。‘无损害心’,你要去做。你真能去做,舍己为人,你得大善利,
大善利是什么?你将来往生不退成佛。这个利益,这个大善,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利益不
能比的,所有一切善行不能比的,得的是这个果报。关键就在真诚、恭敬,坚持到底,这
是第一条。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悲’是解决众生一切的苦难,我们尽心尽力去帮助他,无条件的去帮助他。诸佛如
来如是,佛的弟子也如是。我们为佛弟子,起心动念还自私自利,帮助别人还先考虑自己
有没有好处,你哪来的慈悲心?你与大慈悲心完全相违背。你念佛,一天念十万声,古德
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相应,这个一定要懂得。经上讲的那么清楚,上辈往生、
中辈往生、下辈往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只有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不能往生
;换句话说,你真正发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也能往生。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告诉我
们,往生第一条件就是有信、有愿。念佛,往生之后,你品位功夫高下是决定在持名功夫
的浅深,那是品位高下;能不能决定往生在信愿之有无,菩提心是信愿。你有菩提心、你
有意愿往生,持名功夫浅一点也没有关系,也能得生。才晓得这十种心重要。
所以要真正发心,舍己为人好处太多,千万不要搞自私自利。搞自私自利,害了自己
,自己虽然得一点利益,那个利益太小了。你的享受不过一生,一生是数十寒暑而已,哪
里能够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无量寿的功德大?今天纵然你很幸福、很自在,你的活动空
间不能超过地球,这就是苦处。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活动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怎
么能相比?不能为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活动空间不是三千大千世界,是尽虚空遍法界
,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得到的,为什么不要?为什么还要去搞六
道轮回?为什么还要去过这个苦日子?所以佛在此地讲,那是愚痴的人,不想往生,愚痴

【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
这教给我们护持正法。护持正法怎么个护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护持正法。不
是将佛法看得紧紧的,怕人家破坏,不是这个意思,自己要做到,‘不惜身命’也要做到
。我今天没饭吃,我也不能去偷盗,我也不能去骗人家,宁愿饿死,我也不能破戒,也不
能犯法,这佛教给我们的。举这一个例子,不惜身命,要喜欢守护正法,正法就是佛的教
诲。你没有决心,没有牺牲的精神,你做不到。守正法,坚持到底,纵然遇到灾难,舍身
也在所不惜,这个身舍掉,就见阿弥陀佛。所以明理的人、懂得事实真相的人,又何乐而
不为之?绝不做违背佛陀教诲之事,这个很重要。
【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
‘一切法’,这里面包括的是佛法跟世间法,你要能忍。不但要忍,‘胜忍’,最殊
胜的忍,忍耐,忍什么?不执著,就忍这个。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执著就错了。
这个地方你要忍得过,这是真实的功夫。古人常说,许多修行人不能成就,毛病发生在哪
里?所谓是“看得破,忍不过”,这坏了,看得破,忍不过,不能成就。功夫!功夫就是
忍得过,能忍。世间法里面,现在这些科技日新月异,看到不动心。在衣食住行里面,天
天有新的款式,天天有新的样子,看了之后不动心,你不动心你就是能忍。世法、佛法都
要能忍,要学《金刚经》上“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
【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
这个过失前面说得很多,第一条大过失就是利养,利养的过失说得多,不止二十种,
后头都讲二十,利养的过失说得太多了,我们要记住。名闻利养一沾著,你这一生就不能
成就,一定要把它看破,一定要放下,没有一样东西值得留恋的。世间人讲纪念,有什么
好纪念的?你要是纪念,你还能出得了三界吗?不可以,这是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从前喜
欢搞这些东西,也喜欢搞这些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保留。现在晓得,再要搞这个样子,极
乐世界去不了,所以现在什么都不要了。人家拿照片来给我,法师你看看。你拿去,我不
要,你纪念,我不要纪念。不再干这个傻事,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有什么好纪念的?过去
不就算了,还要念它干什么?
‘恭敬尊重’,这也是世间人喜欢的,我们都不要求。我们要求实质,我们要求心地
清净一尘不染,这个好,心里头没有丝毫忧虑,没有丝毫牵挂。世间人之苦,牵肠挂肚的
事情太多,我们要动手术把它搞的干干净净。一丝毫牵肠挂肚的东西都没有,你就得大自
在,你就真的得到‘净意乐心’。
【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
这是学佛的人,我们念念求什么?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所希求的
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个东西是真的。究竟圆满的智慧能得到吗?究竟圆满,什么才叫做
究竟圆满?即是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一切通达,叫做究
竟圆满的智慧。你一听,这个太难了。佛告诉我们,这个智慧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不是
从外面来的,你本来就如此。既是本有,当然可以得到,也就是说当然可以恢复。马鸣菩
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这就是本觉;“不觉本无”,不觉是什么
?无明烦恼,这个东西本无。本无当然可以断,本有当然可以恢复,只要依照佛的方法、
理论,你认真去修学,一定可以把本来没有的统统断尽,本来有的完全恢复。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烦恼一品没有破,智慧德能几乎跟阿弥陀佛差不多,这从
哪来的?这是什么道理?根本的原因就是智慧德能是本有的。阿弥陀佛为我们做个增上缘
,帮助我们开发出来,道理在此地。你明白了你才会相信,你才知道佛在《弥陀经》、《
无量寿经》上讲的话不是假话,靠得住,我们对他能生起信心。所以学佛的人念念求智慧
,求究竟圆满的智慧,不求其他,这就对了。
【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
这一条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修普贤行,《无量寿经》
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
每一个往生的人,如果我们从四土三辈九品来说,从下下品到上上品都是修普贤行。普贤
行无量无边,说不尽的,普贤菩萨把它归纳为十大类,我们称之为十大愿王。第一愿“礼
敬诸佛”,这一句就是礼敬诸佛。哪些是诸佛?一切人都是诸佛。所以你要是修普贤行的
,你要是普贤菩萨,你看到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我们对于释迦牟尼佛、对于阿弥
陀佛是怎样的尊重,对一切大众也是同样的尊重。决定不可能对阿弥陀佛多尊重一些,对
一般人少尊重一些,那你就错了,你不是修的普贤行。
《华严经》上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也就是说他的功夫上有欠缺,不圆
满。普贤行是究竟圆满的修学,不但对有情众生,他是佛,他本来是佛,一点都不假。这
个话,世尊在《华严》上说过,《圆觉经》上也说过,他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其他
经上少说,这些一乘了义的大经,佛确实说过。所以我们眼睛当中看一切众生,他是诸佛
如来,怎么敢不尊重,怎么敢轻慢?得罪一个人,就是得罪一尊佛,轻慢一个人,就是轻
慢一尊佛。佛教给我们,从这些地方把你的性德透出来。你不能尊重人,轻慢人,那是烦
恼,那是把你的性德光明盖覆住的那些东西。你现在把这个东西去掉,使我们性德里面无
尽的智慧、光明、德能,都能透出来,普贤十愿是开发自性光明、德能的无上法宝。我们
今天也遇到,遇到了不肯认真去用它,过失在自己,不在佛菩萨。所以要晓得,这是开发
自性的法宝,从哪里学?从恭敬学。
许多这些课诵本,不分任何宗派、任何法门,我们常常在本子里面看到“一切恭敬”
,这常念。不但佛法教人如此,在古代的中国,儒家教学也从这里下手,诸位要念过《礼
记》,你就可以发现。《礼记》一翻开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
跟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的意思完全相同。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一切众生,从哪里下手?
从一切恭敬下手,毋不敬。对人要真诚、恭敬,对事要真诚、恭敬,对事怎么个恭敬法?
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就是对事的恭敬。每个人你在社会上都有事业,学生没有踏上社会
,在学校里念书是他的事业。学生要对事恭敬,就是他的功课、书念好,那是他对事恭敬
。你是经商的,你把你的生意,把全部精神贯注,把这个事情做好,你是对事恭敬。对物
也要恭敬,物是指一切万物。所以恭敬是对一切法的。桌椅板凳你要对它恭敬,不是叫你
每天把桌椅板凳摆在那里,你对它跪着磕头作揖,那你就变成佛呆子。桌椅板凳怎么恭敬
法?你把它擦得干干净净,摆的整整齐齐,对它恭敬。
对人、对事、对物一切恭敬,所以此地讲的‘于诸众生’,这个“众生”是广义的,
不是狭义的,就是刚才讲了,包括人、事、物。人事物都是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
的现象,叫做众生。大家不要看到这个字,以为是很多人,这个意思就太窄小了,佛不是
这个意思,是广义的。你们想想看,哪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缘用现代的话,就是
许多的条件,不是单纯而发生的,许多的条件,因缘聚合而现起的现象,所以叫做众生。
人是众生,万物是众生,一切事也是众生,佛法也是众生,佛说法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
没有一样不是众生。所以,对于一切众生要知道尊重,要知道恭敬,‘无下劣心’,下劣
心是轻慢、大意,这个不可以的,要生尊重心。
【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
‘世论’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世间种种的学术,用现在的话来讲,现在的学校,大
学里面分类分得很细密,它分得再多都是世论。而且世论包括所有宗教在内,为什么宗教
里面经典也是世论?因为不能出三界。宗教里面这些典籍,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一般都
是生天,我们很清楚很明白。而且大多数都是生忉利天,我们中国,中国道教他们崇拜的
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谁?忉利天主。外国其他宗教你仔细去观察,大概也都是忉利天主
。再往上,夜魔天。最高的,大概印度有些高级的宗教,像瑜伽、数论,他们那些可以到
大梵天,大梵天是初禅,他们修禅定。纵然有极少数的定功甚深,他能够生到非想非非想
处天,还没有出三界,因此还是包括在世论里面。世尊教我们不要有贪著世论,你要执著
在这些,换句话说,你脱离轮回就难了。换句话说,世间种种学术、种种的论典,弘扬佛
法的人可以涉猎,不能执著。为什么说可以涉猎?帮助你讲经说法,帮助你弘法利生,这
个行。但是它是宾不是主,主是佛的经典,佛的经典不是世论,即使小乘经亦非世论,它
能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那个味道不是世论能够相比的,世论里头那个味没有佛经那么浓
厚,诸位要是深入经藏你就体会到。
‘于菩提分生决定心’,前面世论我们要舍弃,著世论的过失前面也讲得很多。菩提
分是佛法,菩提是正觉,这是梵文音译的,是正觉,是自性本具智慧的透露。这一句就是
代表大、小乘一切佛法,对于佛法要生决定的信心。经典从后汉流传到中国,到现在将近
两千年,这两千年当中有没有假东西掺杂在里面?我们不能说没有,要说没有这很难讲。
可是可以说很少,为什么很少?中国历代的帝王、政府把关把得很严,这是好处,不是害
处。现在人讲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佛说的,魔说的,佛不是这个说法,佛把佛的经教
付托给国王大臣请他们守护,愈严格愈好。从前经论,标准是入藏,能够收入《大藏经》
的,那就是国家承认的,当代高僧大德共同鉴定的,决定不是假的。如果是假的,不能入
藏;凡是入藏,可信度就高。但是近代人新编的《藏经》,问题又来了,他把关没有那么
严格。从前作品,当然经典是没有问题,那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决定是入藏,历代
高僧大德的著作如果要入藏的话,要经过当代这些高僧大德的评论。大家都承认确实他的
知见纯正没有错误,与佛的经论完全相应,这样才报告皇帝,皇帝才批准他可以入藏,那
一关很不容易。现在编《藏经》,你跟我关系很好,你有什么著作,我就把你入进去。
我们今天“于菩提分生决定心”,要看《藏经》的版本。近代的版本,里面掺杂的东
西就多,古时候的版本就可靠,愈是年代久远的愈可靠,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经,《
大宝积经》是唐朝时代翻译的,菩提流志翻的,最初编辑《大藏经》的就收著有它,这个
没有问题,我们对它能够产生信心,靠得住。古时候中国人编的《藏经》,比日本人编的
《藏经》要严格得多,日本的东西虽然蒐集的多,可以做参考,一定要查查我们中国古时
候《藏经》目录里头有没有这个书。这是我们学经教的人、发心弘法的人,不可以大意,
要谨慎。
像新加坡的政府,我们就非常佩服,它对于老百姓关怀备至。特别是今天思想、知见
的污染,这个不得了,正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怎么办?新加坡政府的法令规章就好。
凡是你请人家来讲演,讲一个小时,都要政府批准,你要得不到政府批准,你就犯法。你
在这个地方公开讲演,那个地方抓去就坐牢,一点都不客气,这个好!所以外国人看到不
习惯,外国人言论自由,乱说,胡说八道。书也是乱著,什么人都可以说,所以社会上人
的头脑不知道哪是正哪是邪,没有办法分辨。国家政府要负责任,你要爱护老百姓,你要
保障老百姓。中国从前帝王他有这个责任,邪说邪见决定不准你流通,要禁止。你看古时
候历史,孔老夫子诛少正卯,少正卯犯什么罪?没有罪,在今天是决定不可以的。少正卯
就是辩才好,胡说八道,扰乱人心,孔老夫子对他无可奈何,把他抓来砍头,杀掉他,没
别的罪。在今天的法律上是决定不许可的,从前就行,你扰乱人心,别人跟你辩,辩不过
你,他口才好,净是些歪理,不说正话。所以夫子对他,只有用这个方法来对付。这是对
社会、对老百姓负责任,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新加坡的社会这么安定,社会治安之
好,外国人来到这里也不能不佩服。什么原因?政府负责任。保护,不但是物质生活照顾
到,精神生活也照顾到,防止这些思想、见解的污染,这是我们赞叹的。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
前面对于佛法生决定心,这是种善根,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怕的是夹杂,夹杂
,你心就不清净。我们修学一切善根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得清净心,所以夹杂是大障碍
。你看祖师教给我们念佛,大势至菩萨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觉明妙行菩萨跟我们
讲“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他两个人讲的话是一个意思。净,净念,夹杂就不净,
怀疑就不净,不怀疑、不夹杂;中断,那就不是相继,相继就是不中断,不间断。我们的
功夫,念佛如是,做其他的功夫也如是。不但佛法的修学要抓住这个要领,你做世间一切
工作,你要能抓住这个要领你决定成功,没有一桩事情不成功的。就是你专心专注,一心
一意去做,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哪有做不成功的。世出世间法,成功的祕诀就在此
地。这是讲修诸善根,不能夹杂,‘无有杂染’。
【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这一句太重要,太好了!真正修行人,老实修行,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唯一放不下
:佛放不下。佛放不下,被佛污染了。佛法高明,佛教你对佛也不能执著。佛法叫人佩服
,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世出世间,哪一种法是这种教学法?你
找不到。佛教给我们明心见性,恢复自性,如果你还贪著,著了佛的相,你的自性还是有
障碍,还是有污染,还是不能全部透出来,佛也不能执著。这一句说到最究竟、最圆满,
也讲到最高处。于诸佛如来我们也不执著,也是‘舍离诸相’,正是《金刚经》上所说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里头没有加注解:诸佛例外,没有这个话,没有加这个注
解。所以诸佛如来那个相也是虚妄的,也是缘生,也是了不可得。诸佛的相都不执著,何
况其余?你心才真清净,你才真正契入诸佛的境界。佛菩萨的本事就是一切都不执著,连
佛法也不执著。《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舍,不是说不要,
不要怎么行?不执著。我要,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我不执著,这就对了。所以,佛的意
思我们要清楚、我们要明了。
这是把十种心说出来,这十种心就是菩提心。这十种心,诸位要记住,每一条里面具
足其余的九条。譬如我们说“于诸众生起大慈心无损害心”,这一条里面,后面九条统统
具足,没有一条不具足;少一条,你大慈心就有缺欠,就不圆满。譬如后面第九条“种诸
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这一条里头也圆满含摄其他的九条;少了一条,你种诸善根就
不圆满,就有欠缺。佛经味道浓,这就是《华严》上所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
才叫圆满的菩提心。我们要真干,要认真去奉行,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家庭里,落实在
事业上,落实在社会上,这就对了。佛弟子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好榜样在哪里?真做
到,依教奉行就是好榜样。而诸佛菩萨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学佛菩萨,做好样子给社会
大众看,让他们学习。佛法今天衰微,世间这样混乱,你要追究其根本原因,我们佛弟子
没有尽到责任,我们没有依教奉行,没有给社会做好样子,我们要生惭愧心,这是我们的
过失。
你说为什么是我的过失?那问你,为什么要出家?你不出家你没有过失,你穿上这个
衣服,你就有过失,你就有罪过,你没有尽到责任。佛法是教化一切众生的,诸位要懂得
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这件衣服不好穿,这碗饭不好吃,人家恭敬供养你
的,比讨饭的难吃。讨饭,人家是慈悲布施你,对你什么希望都没有;你这个出家人供养
你,希望你将来成佛作袓,希望你普度众生。什么叫普度众生?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普
度众生不是指你成佛之后,现在就要干。这十种心说完了,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
这一句是总结,总结上面这十种心,这就是真实的大菩提心。再请看底下经文。
【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这句话非常肯定,因为你发这个心,你‘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毫无问题
。下面说:
【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佛这句话再坚定我们的信心。假若有一个人,在这十种心里面‘随成一心’,随成一
心就是刚才讲的一即一切,一种心里头圆摄其余九种,也就是大乘经上常讲入不二法门。
你要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得生,如果不生,没有这个道理,‘无有是处’就
是没这个道理,肯定你得生西方净土。
经文到此地,正宗分讲完了,后面这个五行是本经的流通分。请看经文。
三、流通分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开示演说如来真实功德。发起菩萨殊胜志乐
。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阿难尊者代我们启请经名,经名很重要,是全经的总纲领。这个
经叫什么名字?佛给我们说了这么多,经的内容阿难尊者说得很清楚,是‘如来真实功德
’。我们要记住,他没有说“诸佛”真实功德,说“如来”真实功德,什么意思?我相信
我们在座的同修,我跟你一提起,你们就明白了。《金刚经》上所讲诸佛、如来意思不一
样,说诸佛,从形相上说的,说如来是从自性上说的。如来真实功德就是自性真实功德,
这个意思深,不是形相上的功德,是自性的真实功德,唯有自性真实功德才能‘发起菩萨
殊胜志乐’,志是志愿,乐是欢喜。菩萨能立大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菩萨殊胜
的志乐。阿难把总结论,全经所说的,两句话结论出来,然后向世尊请教经题,我们才容
易受持。再看下面经文。
【佛告阿难言。此经名为发起菩萨殊胜志乐。】
这把经题说出来了,经题前面讲过,此地念念就行了,不要再说了。
【亦名弥勒菩萨所问。】
这也不能把弥勒菩萨的功劳忘掉了,经自始至终都是弥勒菩萨大慈大悲代我们启请,
他不是不知道,他是明知故问,就是一问一答,问给我们听的。我们在旁边旁听,他们这
一问一答,我们这一听明白了,懂得了。
【以是名字汝当受持。】
经名自然知道,晓得了,就应当好好的接受,依教奉行。最后这一段总结。
【佛说此经已。】
世尊把这部经说完了,说圆满了。
【弥勒菩萨及诸声闻。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
这是当时参加法会的大众,可见得法会当中,不但有很多人参加,而且有鬼神在参加
。这些鬼神我们肉眼看不到,可是阿罗汉以上的这些圣者他们能够看得到。世尊当年法会
是这样的庄严,我们今天这个法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也有天龙八部在此地,这是我们能
够想像得到的。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他们能做到,我们要效法。我们今天听到这部经,也应当欢喜‘信受奉行’,肯定、
相信佛所说的句句话真实,我们要接受,我们要依教奉行。
今天,我们这一会就到此地圆满。
==
你真正发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也能往生。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告诉我们,往生第一条件就是有信、有愿。
念佛,往生之后,你品位功夫高下是决定在持名功夫的浅深,那是品位高下;
能不能决定往生在信愿之有无,菩提心是信愿。
你有菩提心、你有意愿往生,持名功夫浅一点也没有关系,也能得生。
弥勒十心就是菩提心,最后还是导归极乐。
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感谢诸位版友陪伴我学习。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6-02 14:28:00
恭敬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6-02 21:2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6-02 21:30:00
南无阿弥陀佛,还好有跟到这一篇。感谢夏树菩萨,佛板上的问题好似都恰好能在您的导读里解答,末学真心觉得这是佛菩萨的安排。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6-02 22:23:00
阿弥陀佛!
作者: wugilin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满愿)   2018-06-03 04:55:00
感恩赞叹夏树大德宝贵分享!末学业障重资质太浅!要多学习!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6-03 15:09:00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 赞叹 回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