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48(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4-07-29 02:12:05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48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二十六页,第三行第二句看起:
  “又《宝莲佛光品》曰: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这个数字很大,三十六百千
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光中化佛。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夫一光者,
乃莲光中三十六百千亿分之一”,这一道光,“是表至极微细也”,表法的意思,极其微
细,微细到我们无法想像。佛在《观经》里面给我们说,阿弥陀佛的报身,佛有法身,法
身没有形相,报身有相,报身的相好说身有八万四千相。这个地方比八万四千更细,三十
六百千亿,比八万四千更微细。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道好放八万四千光明,
每一个光明里面有诸佛如来、菩萨围绕,在讲经说法,也就是讲今现在说法。这些数字全
是表法,表极其微细,取这个意思。“而一光中含摄三十六百千亿佛,表极微细中含容一
切诸法也”,这也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微细相容安立门,在我们这个经上有。
  下面我们看第七,“因陀罗网法界门。以上微细相容门,明一重之相入相即”,一重
,那这一条讲重重无尽,说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之义”。所以
第七种藉因陀罗网做譬喻,说明这个意思重重无尽。“因陀罗网者,帝释天宫所悬之珠网
。网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现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现”。现在这种珠
网还是有,不像从前帝王时代的皇宫。皇宫里面的大殿,北京皇宫的太和殿是里面最大的
一个殿,所有重大的典礼都在这个地方举行。大殿上空是用铜丝编的罗网,为什么?大殿
里面的梁柱墙壁都是彩画的,是最高的艺术品,总是怕人去触摸,你把它破坏了,还怕鸟
进去蓄窝。所以用铜丝编的网,你在外面能看得见,你摸不到它,鸟飞不进去,保护的作
用,叫罗网,因陀罗网。网与网当中相接的地方它都系一个珠,宝珠,这个珠都很大。我
们现在大的宫殿里面用水晶灯,很像罗网的样子,每一盏灯也很大。你想想看,能够系有
一千盏灯的,这个罗网就很大了。这个殿堂当然也非常大,没有这么大的殿容纳不下这个
罗网。罗网里面系的这个珠,这个珠互相映照,这一个珠里面,所有珠放的光它都在这一
个珠里面,互相映照。一一珠里面都有一切珠的影子,这第一重,各各影现。
  “而一珠中所现之一切珠影,复现于其余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现。如是
千珠重重映现,无有穷尽,以喻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无尽”。这是佛在经上做的比喻,
我们没有见过,所以很难想像。《大疏》里面讲的是我们人间的境界,我们很容易体会,
《华严经疏钞》里面有个比喻,“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写就是照,互相照耀的意思
,两面镜子,人站在当中看到自己的身看不尽。这桩事情讲到重重无尽,贤首国师在皇宫
里头讲《华严经》,讲到因陀罗网法界门,皇上听不懂,问他这什么意思?他就请皇上在
门外空地上建一个亭子,这很容易做到的,建一个亭子。亭子建好了,国师给他说,亭子
,八角亭,每一方放一面镜子,八面,上面下面,十个镜子,请皇帝到亭子当中站一下看
一看。皇帝往那一站,马上知道了,他那个影像分身重重无尽。每一个镜子互照,还有上
下,这就是无尽的相即相入的境界,你全看到了。
  “在本经中《宝莲佛光品》云:众宝莲华周满世界”,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七宝莲池里
面的莲花。一切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莲花化生,都在七宝池中。我们从净土经论
当中所看到的,极乐世界里面一切万物不生不灭,没有生住异灭的变化,人没有生老病死
,动物没有生老病死,植物没有生住异灭,大地没有成住坏空,所以叫一真法界。只有一
样、一桩事情上能看到生灭,那是什么?莲花,七宝池中的莲花。莲花怎么来的?十方世
界的众生有人发愿求生净土,七宝池就生出一朵莲花。这个人功夫用得很勤,意愿非常强
烈,这个花一天一天长大。所以在极乐世界只有这一桩事情能看到。如果他退心了,不想
到极乐世界,或者换了别的法门,这个花就枯掉了,就没有了。极乐世界就这一桩事情看
到有生有灭、有兴有衰,能看到这个现象,其他的看不到。
  人到往生的时候,佛就拿着这朵花去接引你,这个花上是有你的名字。花的因,为什
么会有莲花?花的因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花的缘就是你自己发心愿生净土,你有这个念头
,七宝池里头就有花。你念佛的功夫成就了,佛拿着这个花来接引你。接引你的时候花是
开的,你进去了,你进到莲花里面之后,花就合起来了。佛将这个花带到极乐世界,依旧
放在七宝池中。在七宝池中这个时候,这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的,自自然然在花苞里面转
八识成四智。换句话说,花开见佛那个身不是我们现在的肉身。我们现在的身,阿赖耶的
相分,我们现在起心动念是阿赖耶的见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在极
乐世界只有唯心所现,没有唯识所变,识完全化成智慧,转八识成四智。所以花开见佛,
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你就提升为阿惟越致菩萨,真正不可思议。阿惟越致是法
身菩萨,《华严经》大乘圆教初住以上。
  《华严》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报土,实报庄严土,这四十一位就是十住、十行、十
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菩萨住报土。报土里面的法身菩萨,他们的智慧、神通、
道力,我们看起来好像跟佛没有两样。实际上呢?实际上也是没有两样。唯一跟佛不一样
的地方,就是他们无明断了,跟佛一样,无明习气没断。就像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见
思烦恼的习气没断。见思烦恼断了成阿罗汉,阿罗汉必须把烦恼习气断掉,断掉之后他就
不叫阿罗汉,叫辟支佛,他升级了。辟支佛要把尘沙烦恼断掉,他提升了,做菩萨了。菩
萨必须把尘沙烦恼的习气断掉,习气断掉了菩萨就成佛了,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必须
把无始无明烦恼断掉,他断了,断了他就超越十法界,他到哪里去?到实报土去了,就是
初住菩萨,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没断,带到实报土去。在实报土干什么?就是断习气。
  习气没有方法断,诸位想想,无始无明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断掉了,不起心、不动
念了,那无明习气怎么断?没法子断,你一起心动念你就堕落了。起心动念是什么人?十
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不是真佛。为什么?无明烦恼没断。无明烦恼就是起心动念
,起心动念断掉了他升级了,十法界没有了。那个习气怎么断法?叫任运而断,就是随它
去,不要理它,时间久了自然没有了。经教里面佛用酒瓶做比喻,盛酒的瓶子,酒倒干净
了,擦得干干净净的,确实一滴酒也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个味道叫习气。怎么断法
?没法子,把瓶盖打开放在那里,放上半年、放上一年,再闻没有了。实报土里面断习气
就是这个方法,所以就不要理它了。
  这些法身菩萨做他自己的事业,他有什么事?上求下化。上求,他能分无量无边身,
有这个本事,分身干什么?去拜佛。十方世界,不但十方,还有三际,过去、现在、未来
,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他去供佛,供佛是修福;他去闻法,听佛说法,这是求慧,福慧
双修。附带的度化众生,众生希望佛来度化他,他能现佛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
普门品》所说的,应该用佛身去度他就现佛身,应该用菩萨身度他就现菩萨,应以什么身
度化他就用什么身。那个用什么身不是菩萨自己的意思,菩萨自己要有意思,他就堕落了
,就不是法身菩萨。记住,法身菩萨永远不会起心动念。那么现什么身?现什么身是众生
的,众生有感自然有应。绝对没有通过我要想想我用什么身,那就全都错了,那是凡夫,
那不是菩萨。法身菩萨,记住,没有起心动念。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没有分别执著,连分
别执著的习气都断了,功夫是什么?全是放下,这个我们要知道。最后是把起心动念放下
,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眼看得清楚,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听得清楚是智慧,没有起
心动念,众生有感自然有应。应也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错了,马上就堕落了。明白
这个道理就知道我们应该怎么修行。
  修行最高的就是不起心、不动念。那是什么人修的?法身菩萨,明心见性。我们做不
到,因为念头太微细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有念头在生灭,我们的念头很粗。佛问弥
勒菩萨,说“心有所念”,凡夫心里面起个念头,世尊问,凡夫起这个念头,这一个念头
是多少细念纠缠在一起让他感觉有个念头?佛问,凡夫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几相、
有几识?佛这一句话里头问了三桩事情,原文是,“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是原
文。弥勒菩萨的回答,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一弹指。一弹指的时间多短?我们
现在是用秒做单位,我们一秒钟能弹多少次?我大概可以弹到五次,四次、五次。年轻身
体很好的人,他们告诉我弹七次,七乘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
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一秒钟要是七个弹指再乘七,二千一百兆
。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就在眼前,我们怎么会知道?
  要放下无明,先要觉察到无明你才能放下,你根本就没有办法觉察它你怎么能断它?
什么人才能断它?明心见性的人他才觉察到,觉察到很模糊。换句话说,是可以把它断掉
,习气断不掉,习气就太微细了。那个习气要什么时候才能断掉?大乘教常说的八地以上
,应该是说这么一桩事情,八地快成佛了。《华严经》讲菩萨总共是五十一个阶级,前面
十个,十信位,那在十法界,不出十法界,初住以上超越十法界,住实报土,四十一位菩
萨都住实报土。为什么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是带着无始无明习气轻重不相同。
十住习气重,十地习气轻,到八地以上很轻微的习气了,快要断尽了。好像酒瓶一样,带
得很重的,你还没有在酒瓶上面就闻到味道了。十地菩萨呢?要很细心到酒瓶里头才闻得
出味道,否则的话微细的味道闻不到,是这么个意思。
  这种生灭,整个宇宙从生灭现象变现出来的,整个宇宙就在眼前,包括我们的身体,
包括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在现前,都是这个生灭法,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佛说凡夫,六
道凡夫,迷惑颠倒,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它没有神祕,统统在眼前,称之为自然现象。为
什么一丝毫的觉察都没有?这个现象不能够觉察,但是要有一点概念,为什么?你才肯放
下,放下就是。学佛没有别的,就学放下,绝对不是学很多经论,那叫所知障。经论学得
再多,没放下,依旧是六道凡夫。彻底放下,恭喜你,你就成佛了。你看看,放下见思烦
恼证阿罗汉果,放下尘沙烦恼你就是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学不学经教没有关
系。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表演,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的继承权,放弃世间荣华富
贵的生活,这个表演是放下一切烦恼。出去求学,他的表法是表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
喜欢广学多闻,占地球上人类绝对大部分的年轻人,喜欢广学多闻,他表这个法。十九岁
到外面参学,过苦行僧的生活,教给人放下烦恼。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派他全都去
学过,学了十二年。三十岁,在菩提树下,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放下所知障。二障
放下了,在菩提树下入定开悟了,这两种障碍不放下开不了悟,得不了定,表演给我们看
。开悟之后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自性的体、相、作用,他详细给我们说明,就是《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一部经佛在定中讲的。一般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
定了,三七日中,二十一天,入定二十一天,哪里知道他在定中讲《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个经讲完了,大龙菩萨把它收在龙宫,分量多大?七百年之后龙树菩萨出现在印度
,南印度,被大龙菩萨邀请到龙宫去作客,看到《大方广佛华严经》,释迦牟尼佛最初所
说的,分量多大?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龙树菩萨自以为聪明,他
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三个月就学完了,所以贡高我
慢,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世界第一了。大龙菩萨带他去看这部《华严》,一看之后傲慢心
没有了,才知道佛陀的伟大。这样大的一部经,阎浮提众生没有能力受持,再看中本也不
行,最后看下本,下本等于说是目录提要,有十万偈四十品,他就把这部经记下来了,回
到人间传的这个《华严》是龙宫里面的小本,小本是什么?目录提要。
  像我们现在的《四库全书》,你看到一千五百册,人能学吗?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给
我说了一个笑话,真的不是假的,他说人从出生他就能读《四库全书》,一天读十个小时
,他活到一百岁,每一天读,没有一天间断,读到一百岁还没念完。这真的不是假的,一
千五百册精装,太大了!看看有没有中本?有,《四库全书》也有中本,《荟要》,《荟
要》五百册,全书的三分之一,也不是一般人能受持的。结果什么?有,还有小的,目录
提要,五册。你要想看看全书内容是什么,知道个大概,提要就行。提要是专门给乾隆皇
帝编的,他没有办法看全书,他看提要。
  今天我们读的《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提要。提要还不全,全书散失了,传到
中国来是残缺不全的本子,我们把它翻出来,有《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
严》。《八十》跟《六十》是同部,不同时间传到中国来的。《四十华严》是最后一品,
“普贤菩萨行愿品”,完整的四十卷。所以现在中国《华严经》怎么读法?《八十》读到
五十九卷,接着读四十卷,总共九十九卷,这是我们中文所翻译的最完整的本子,九十九
卷。
  我们了解这个大概就知道,九十九卷《华严》读一辈子开不了悟,见不了性,为什么
?没放下。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放下,释迦牟尼是放下之后才能见性,才把自性的体相作
用说出来给我们听,就是大龙菩萨收藏的《大方广佛华严》。在中国最具足代表性的惠能
法师,唐朝时代的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是听经开悟的。开悟的方法很多,八万
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门道,关键是你会不会。你不定在哪一个法
门里头豁然大悟,不定。会了,古人讲,哪一法不是佛法!什么叫佛法?明心见性叫佛法
。会的人任何一法都可以帮助你明心见性,不会?《华严》、《法华》、《无量寿经》都
不是佛法,你还是凡夫,你搞了一辈子还是搞生死轮回,这个要知道。
  生在我们这个末法时期,所有的法门好,不是不好,你不是这个法门的根机;也就是
说,你修这个法门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世尊在《大集经》里头给我们普遍授记了,
只要是学佛的人都有分。授的什么记?菩提记。什么菩提记?只有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你才
能成就,除这个法门之外都不能成就。为什么?要断烦恼。那就是说断见思,你证阿罗汉
果;断尘沙,你证三乘菩萨,别教三乘,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破一品无明,证一分
法身,就是起心动念断掉了,你才能证得别教初地、圆教初住,那叫成就。你试试看行不
行。
(s:也就是说按理讲一步一步爬,谁都能登上101顶楼。但眼前我们是病危之人,没有能
力靠自己的力气爬上去,这时唯有依靠电梯、相信电梯会送你到顶楼。而电梯确实
能把我们送上顶楼,只要你愿意跨进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就是一部直
达佛果的快速电梯,只要我们深信切愿,一向专念。)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07-29 11:13: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