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对于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如果成功地达到第四禅,
这能否提升他与别人相处的技巧?
帕奥禅师答:
这些问题通常因为瞋恚而产生,这是五盖当中的一种。
在禅修当中,只要禅修者尚未能去除这种态度,他就还无法达到禅那。
但是,如果能去除这种态度,他不但能达到禅那,还可能证悟道果,乃至成就阿拉汉。
一个有名的例子是阐陀尊者的故事:
他与我们的菩萨,同一天诞生于咖毕喇瓦土城净饭王的宫殿中,
他是净饭王一个女奴的儿子。
小时候,他是菩萨悉达多太子的玩伴。
这使他心中生起很大的骄慢,他总是这样想:
“这是我的国王,佛陀是我的玩伴,法是我们的法。
当太子厌离世间时,是我跟随他到阿拏摩河边,没有其他人跟随他。
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等人,都是后来才开的花……”
因为这种骄慢的态度,他总是口出粗暴的言语。
他不尊敬大长老,如:沙利子尊者、马哈摩嘎喇那尊者等。
因此没有比库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佛陀在世时,他无法证得禅那或道果,因为他无法去除骄慢与瞋恚。
在般涅槃当天晚上,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对阐陀尊者执行梵罚,
即:所有比库都不可以跟阐陀尊者说话,即使阐陀尊者想找他们说话亦然。
当没有人与阐陀说话时,他的骄慢与瞋恚就渐渐消失了。
这项甘马(僧团的决议)执行于佛陀般涅槃后五个月,地点在高赏比的瞿师多僧寺。
之后,阐陀尊者离开瞿师多僧寺,前往贝拉那斯附近鹿野苑的仙人住处僧寺。
虽然他很精进地修行,但无法成功。
因此,有一天他去请求阿难尊者帮助解决他的问题。
为什么他不能成功呢?他辨识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但是他不修习缘起法。
因此,阿难尊者教导他修习缘起的方法,并教他《咖咤那经》。
聆听阿难尊者的说法之后,阐陀证悟了入流道。
他继续修习,并且很快地成就阿拉汉圣果。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恶劣性格,并且以正确的方法修习止观,
则他能证得禅那与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