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沙弥的故事 觅寂2014年9月7日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6-13 12:22:22
觅寂2014年9月7日
在马来西亚法悦林随喜开示的讲稿
“Udakanhi nayanti nettik?, usuk?r?namayanti tejana?;
D?ru? namayanti tacchak?, att?na?damayanti
pa??it?”ti.
“治水者引水,箭工制弓箭;
木匠做木工,智者自调御。”(Dhp.80)
“(治水者)引水(Udakanhi nayanti)”,
这场开示是佛陀住在胜利林(Jetavana)时,
关于智者沙弥(Pa??itas?ma?era)而开示的。
据说,过去在迦叶佛时代,迦叶佛在两万位诸漏已尽的阿罗汉伴随下,
来到波罗奈城(B?r??as?)。
波罗奈城的居民依照自己的能力,八个人或十个人组成一团前来做布施供养僧团。
有一天,迦叶佛在用完餐,做随喜的开示时,
如此说:“居士们(up?sak?,近事男们),
在此有些人认为:‘自己有做布施就好了,何必劝导他人布施呢!’
因此他只自己做布施,而不劝导他人做布施。
他死后所投生之处,能获得财富,但没有随从。
有些人劝导他人做布施,但自己不做布施。
他死后所投生之处,有随从,但没有财富。
有些人自己既不做布施,也不劝导他人做布施。
他死后所投生之处,既没有财富,也没有随从,他吃所剩余的食物来过活,
也就是他受用过去所剩余的福报来生活。
有些人自己做布施,也劝导他人做布施。
他死后所投生之处,能获得财富,也有随从。”
当时,有一位有智慧的男子站在不远的地方,听了佛陀的开示后,
心想:“我现在应当自己做布施,也劝导他人做布施,将来就能成就财富与随从。”
所以他礼敬了迦叶佛后,向迦叶佛说:“尊者,明天请来接受我的供养。”
迦叶佛问他说:“你想要供养几位比丘?”
这位男子问迦叶佛说:“尊者,您有多少位随从呢?”
迦叶佛回答说:“有两万位比丘。”
这位男子说:“尊者,明天请带所有的比丘来接受我的供养。”
佛陀答应了。
他回去城里后,就对大家说: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明天我邀请了以佛陀为首的比丘僧团来做供养,
请你们依自己的能力看能供养多少位比丘。”
在他宣告了之后,大家观察了自己的能力后,
说:“我们要供养十位比丘”、“我们要供养二十位比丘”、
“我们要供养一百位比丘”、“我们要供养五百位比丘”,
他就把他们要供养的数目写在叶子上。
当时,城里有一个非常贫穷的男子,大家叫他“大恶趣(Mah?duggata)”,
他也站在人群当中。
男子看到他后,就问他说:
“大恶趣,明天我邀请了以佛陀为首的比丘僧团来做供养,
而明天城里的居民也将会做供养,你要供养多少位比丘呢?”
大恶趣回答说:“大德,我怎么有能力供养比丘们呢!比丘们是有钱人才能供养的。
我家里只有一点点粗米可以在明天煮一点点粥来止饥,我是靠工资来过活的,
怎么有办法供养比丘们呢?”
劝化者是必须聪明且有能力的,所以并没有在他回答说“没有”,
就保持沉默,而是如此说:
“亲爱的大恶趣,在这座城里,有很多有钱人过得很豪华,他们吃得好,穿得好,
以各种装饰品来庄严,睡在豪华的寝室、床上。
你今天可以去他们那里工作赚取工钱,即使无法填饱肚子,
但你可以想想:‘由于过去我没有修福业,所以今生贫穷’,你知道这个道理吗?”
大恶趣回答说:“大德,我知道。”
劝化者就对大恶趣说:
“那为什么现在你不修福呢?你年轻力壮,为什么你不去工作赚点工资,
随力来做布施呢?”
由于他的劝勉及鼓励,所以大恶趣生起悚惧心,
说:“请在叶子上登记一位比丘,我将去工作赚钱,无论赚了多少钱,
我都会供养一位比丘的!”
劝化者心想:“只有一位比丘,何必登记呢!”所以就省略没记下了。
大恶趣回到家里,对他的妻子说:
“贤妻,明天城里的居民将要供养僧团食物,而劝化者也对我说:
‘请供养一位比丘吧!’因此我们将在明天供养一位比丘。”
当时,他的妻子并没有说:“我们这么贫穷,为什么你答应了呢?”
而是说:“贤夫,您做得很好。由于过去我们没有修福业,所以今生会这么贫穷。
贤夫,我们两个都出去工作赚钱,明天来供养一位比丘。”
说完后,他们就从家里出来,在城里找工作赚钱。
有一个大富长者看到大恶趣,就对他说:“大恶趣,你想要工作赚点工钱吗?”
大恶趣回答说:“是的,大德。”
大富长者问说:“你能做什么工作?”
大恶趣回答说:“只要您要我做的工作,我都可以做。”
大富长者说:“那好,明天我们将要供养两三百位比丘饮食,来,你就劈材吧!”
就把手斧和斧头交给他。
大恶趣就把腹部束紧,非常卖力地劈材,放下手斧后就拿着斧头劈材;
放下斧头后就拿着手斧劈材。
当时,大富长者问大恶趣说:“大恶趣,今天你这么卖力地工作,是什么缘故呢?”
大恶趣回答说:“大德, 明天我将要供养一位比丘饮食。”
大富长者听了后,以欢喜心思惟:
“哦,真是难得啊!他并没有因为‘我是贫穷人’而保持沉默,
而是说:‘赚了工资后,我将要供养一位比丘。’”
长者的妻子见到大恶趣的妻子后,就问她说:“妇人,妳要工作赚点钱吗?”
大恶趣的妻子回答说:“是的,夫人。”
长者的妻子问说:“妳能做什么工作?”
大恶趣的妻子回答说:“只要您要我做的工作,我都可以做。”
长者的妻子就把她带到研磨房,把臼和杵等交给她,安排她捣米。
大恶趣的妻子就好像在跳舞一般,非常高兴、充满喜悦地捣米及去糠。
当时,长者的妻子就问大恶趣的妻子说:
“妇人,妳这么高兴、充满喜悦的工作,是什么缘故呢?”
大恶趣的妻子回答说:“夫人, 赚了工钱后,我们也将要供养一位比丘饮食。”
长者的妻子听了后,以净信心想说:“哦,这真是难得啊!”
大恶趣劈完材后,大富长者就给大恶趣四升(n??i, 古印度的度量单位)米来做工资,
由于满意他的工作,所以另外再多给他四升米。
大恶趣回家后,就告诉他的妻子说:
“这些米是我的工资所得,这些我们留下来吃,这些妳就拿去换些凝乳、
油和调味料回来!”
长者的妻子也给了大恶趣的妻子一杯奶油、一碗凝乳、
一些调味料和一升(n??i)的精米。如此,他们总共就有九升的米了。
他们充满欢喜与喜悦地想说:“我们终于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做布施囉!”
所以他们一大早就起床。大恶趣的妻子向大恶趣说:“贤夫,您去带些叶子回来!”
大恶趣到店里去,但没有买到叶子,所以前往河边,
想说:“今天我将可以供养食物给尊者了!”
所以心里非常高兴地一边唱歌,一边采集叶子。
一个渔夫撒了大鱼网后站在一旁等著鱼儿上网,听到大恶趣的歌声,
想说:“这应该是大恶趣的声音”,所以就叫大恶趣,
并问他说:“你唱歌唱得这么开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大恶趣回答说:“大德,我在采集叶子。”
渔夫问说:“你采集叶子要做什么呢?”
大恶趣回答说:“我将要供养一位比丘饮食。”
渔夫说:“现在的比丘吃得这么好,他怎么要吃你的叶子呢?”
大恶趣说:“大德,我能做些什么呢?我采的叶子就自己吃囉。”
渔夫叫大恶趣说:“大恶趣,你过来!”
大恶趣问说:“大德,要我做什么呢?”
渔夫说:“这些鱼这条可卖一个大钱(p?da),这条可卖半个大钱,
这条可卖四个大钱,你帮我把牠们绑起来,拿去卖!”
大恶趣就照着他的话去做了。
大恶趣就把这些鱼绑起来,拿到已邀请比丘们供养的城民那里去叫卖,
直到比丘们出来托钵集食之时,他才赶快回到渔夫那里,
向渔夫说:“大德,现在我要赶快回去供养比丘了。”
渔夫问说:“你卖的鱼还有剩余吗?”
大恶趣回答说:“没有,大德,都卖光了。”
渔夫说:
“我在沙里埋了四条鲑鱼(rohitamaccha,红鱼),原本是要留着自己吃的,
如果你想供养比丘的话,就把这些鱼拿回去吧!”就把这些鱼送给他了。
当天清晨,佛陀观察世间,见到大恶趣出现在自己的智网之中,
在省察将会发生什么事时,
了解到:“大恶趣想要供养一位比丘,所以昨天和妻子一起去工作以赚取工钱。”
再省察:“哪一位比丘将会接受他的供养”时,
了解到:“人们依照登记在叶子上的记录请比丘到自己的家里,
而大恶趣因为叶子上没有登记他的名字,所以除了我之外,
他没有办法请到比丘去他家接受供养。”
据说,佛陀对大恶趣生起悲愍心,因此清晨在盥洗了身体之后,
心想:“我将要摄益大恶趣”,而进入佛陀的香室里坐了下来。
当大恶趣拿着鱼要回家之时,帝释天王的黄石宝座热了起来,当他观察是什么原因时,
了解到:“大恶趣想要供养一位比丘,所以昨天和妻子一起去工作以赚取工钱。”
再省察:“哪一位比丘将会接受他的供养”时,
了解到:“ 除了佛陀之外,并没有其他比丘能去他家接受供养,
因此佛陀想要摄益大恶趣而进入佛陀的香室里坐了下来。
大恶趣将会用粥、饭、野菜汤等来供养佛陀,
我应该到大恶趣的家,去帮他们煮饭。”
所以就化成一位中年男子,站在大恶趣的家附近,当看到大恶趣时,
就问他说:“您有什么工作可以让我做来赚点钱吗?”
大恶趣看见他后就问说:“大德,你会做些什么?”
帝释天王回答说:“大德,我会所有技术,没有什么技艺是我不懂的,
即使是煮粥、煮饭等技艺,我也知道呢!”
大恶趣说:“大德,我们是有些工作要做,但没有钱来付给你工资。”
帝释天王问说:“你要做什么呢?”
大恶趣说:“我想要供养一位比丘,因此想要烹煮及调理这些粥和饭菜。”
帝释天王问说:“如果您要供养比丘的话,不用给我工钱,要修福而又收你的钱,
对我而言是不适宜的。”
大恶趣说:“大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很好的(s?dhu),请进来吧!”
帝释天王进了他家后,把油、米等各种食材接了过来,
对大恶趣说:“您去把比丘请过来吧!”就把大恶趣支遣离开。
安排分配布施的人正依照登记在叶子上的资料送比丘们到各户人家。
大恶趣来到他的前面,对他说:“请把要分配给我的比丘给我吧!”
安排分配布施的人这时才想起,
就对大恶趣说:“对不起,我忘记把你要供养的比丘登记上去。”
就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大恶趣的心就好像刀在割一般,
就抓着他的手臂哭着说:
“大德啊,你为什么把我给省略了呢!昨天你鼓励我要做布施,
所以我和我的妻子去工作了一整天来赚钱,今天一大早我也到河边采集叶子,
刚刚才回来,请给我一位比丘把!”
人们就走过来聚集在一起,
问大恶趣说:“大恶趣,发生了什么事呢?”他就把事情的经过全都讲出来。
他们就问安排分配布施的人说:
“大德,你真的有鼓励他说:‘如果你去工作赚取工资,
我就安排一位比丘给你供养’吗?”
安排分配布施的人回答说:“是的,大德们。”
大家就对安排分配布施的人说:
“你做得就很不对了,你安排了这么多位比丘给别人,
就独独漏了要安排给他的一位比丘。”
安排分配布施的人由于大家的话而感到不安地说:
“大恶趣大德,请不要怨我吧!对于这件事我是感到非常抱歉的(mah?vihesa,困扰的)。
人们依照记在叶子上的记录人数,已经把比丘们都带回去他们家了,
而我家也没有多余的比丘可以给你带回去。
然而佛陀在洗完脸、盥洗了身体后,就会进入佛陀的香室里坐着,
国家、王子和将军们也会在佛陀的香室外等著,当佛陀从他的香室走出来时,
他们就会拿着佛陀的钵,引导佛陀到王宫或他们的家。
诸佛是悲愍穷苦人家的,你就到寺院去,
对佛陀说:‘尊者,我是穷苦人,请您摄益我吧!’如果你有福德的话,
将会得到佛陀的慈愍,而接受你的供养。”
大恶趣就来到寺院。由于大恶趣之前曾经到寺院当过吃残食者,
所以国家和王子等人看到他后,
就对他说:“大恶趣,现在还不是你吃饭的时间,现在你来做什么呢?”
大恶趣回答说:“大德们,我知道现在还不是我吃饭的时间,我是来礼敬佛陀的。”
大恶趣就来到佛陀的香室前,把头贴在门槛上,
以五处礼法礼敬了之后,说:“尊者,在这座城里是没有人比我还穷苦的,
请您做我的皈依处,请摄益我吧!”
佛陀就把香室的门打开,把钵交给他,放在他的手上。
一时之间,大恶趣就好像得到了转轮王的光彩一般,
而国王和王子等人则是互相我看你、你看我的眺望着。
当佛陀把钵交给某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有人敢用他们的权势来夺取的,
所以他们如此说:
“大恶趣大德,请把佛陀的钵给我们吧!我们将会给你多少钱的。你是穷困的人,
拿钱吧!你为什么拿钵呢?”
大恶趣说:“我不要把钵给任何人,我不要钱,我只要供养佛陀食物。”
其他人要不到钵,所以都回去了,只有国王思惟说:
“即使给大恶趣钱,他也是不会把佛陀的钵给我们的;
而且当佛陀亲自把钵交给某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有人能够夺取的,
我就跟去他家,看看他能够供养佛陀什么食物吧!
如果他无法供养适宜的食物,我就把佛陀请到我的王宫里供养。”
所以就跟在佛陀的后面走。
帝释天王煮好了粥、饭、菜、野菜汤等各种食物,并把佛陀的座位敷设好了之后,
坐了下来。
大恶趣引导佛陀到他家时,对佛陀说:“尊者,请进来吧!”
大恶趣的家是很矮小的,正常来说,佛陀是无法进去的。
然而,诸佛在进入房子的时候是不必低头的,而是佛陀在进入房子的时候,
大地自动低了下去,或房子自动变高,这是由于过去他们所做布施的善果。
当佛陀出来之后,所有一切又会恢复原状。
所以佛陀就笔直地进入他家,坐在帝释天王所敷设的座位上。
当佛陀坐好之后,国王对大恶趣说:
“大恶趣大德,当我们在请求你把佛陀的钵给我们的时候,你不给我们,
我们现在想看看你要供养佛陀什么食物!”
当时,帝释天王就把粥和食物的盖打开,它们的香气遍满整座城。
国王看到粥和食物之后,
对佛陀说:“尊者,原来我是在想:
‘我就跟去他家看看他能供养佛陀什么食物吧!如果他无法供养适宜的食物,
我就把佛陀请到我的王宫里供养。’
才跟随过来的,现在如此这般的食物是我之前所未曾见过的,
如果我继续留下来的话,是会使大恶趣不舒服的,我现在要回去了。”
礼敬了佛陀,就离去了。
帝释天王就把粥等食物一一地供养佛陀,站在一旁,恭敬地服侍著佛陀。
佛陀在用完餐,做了随喜的开示之后,从座位起来,准备离去。
帝释天王暗示著大恶趣,所以大恶趣就拿着佛陀的钵,跟在佛陀的后面走。
帝释天王自己留了下来,站在大恶趣家的门口,仰望着天空。
就在那一刻,天上下起了七宝雨,不但装满了他们家的所有器皿,
而且也把他们整个家装得满满的。
由于他家没有空间,所以他的妻子牵着孩子们的手,出来站在外面。
大恶趣送佛陀回了寺院,回来时看到孩子们站在外面,
就问他们说:“你们怎么站在这里呢?”
他的孩子们回答说:“爸爸,我们整个家都充满了七宝,我们没有地方可以进去啊!”
大恶趣想说:“今天我才布施,竟然马上就得到布施的果报。”
接着他来到国王那里,礼敬了国王。国王问他说:“你来做什么?”
大恶趣回答说:“大王,我家充满了七宝,请派人去拿取那些财宝吧!”
国王想说:“哦,他今天才供养了佛陀,竟然马上就得到殊胜的果报。”
就问他说:“要用什么来装载那些财物呢?”
大恶趣回答说:“大王,要用一千辆运载财物的车子。”
国王就派了一千辆车子,把财物载到王宫的庭院堆了起来,
这些七宝堆到棕榈树的高度。
国王把城里的居民集合起来,问他们说:“这座城里有谁的财富比这些还多吗?”
大家回答说:“大王,没有。”
国王问说:“对于有这么多财富的人,要怎么做才适宜呢?”
大家回答说:“大王,应该封与大富长者(se??hi,富翁;财务官)的地位。”
因此,国王对他行了大恭敬,并封给他大富长者的地位。
当时,国王指出前一位大富长者所住的地方,
对大恶趣说:“把这里的建筑及草木清除掉,建新房子,并住在这里!”
就在那里清除了旧建筑及草木,整平地面,把要埋宝藏的瓮搬来,使它们都碰触在一起。
接着,他把工作进度报告国王。
国王说:“这些是由你的福业产生出来的,现在它们是属于你的了。”
他在盖好房子后,就对以佛陀为首的僧团做了七天的大供养。
从此之后,他终生造作福业,在寿终时,投生天界。
在两尊佛之间,他在天界享受天界之乐。
在我们的佛陀出现世间时期,他从天界死没,
投生在沙瓦提城中一个护持舍利弗长老家庭的富翁女儿母胎里。
她的父母亲知道她怀孕后,就特别照顾胎儿。
后来,她生起孕妇很强的愿望(doha?a):
“哇,如果我能供养以法将舍利弗尊者为首的五百位比丘有鲑鱼(rohitamaccha,红鱼)
的食物,接着再披上袈裟,坐在座位的最后面,吃那些比丘们所吃剩的食物,
该有多好啊!”
她把这件事告诉她的父母,并照着去做,这种强烈的愿望就平息了。
后来,在另一个七天的节日里,
她再供养以法将舍利弗尊者为首的五百位比丘有鲑鱼的食物。
这是过去世他在当大恶趣时供养鲑鱼的果报。
在为他取名字的那一天,他的母亲对舍利弗长老说:
“尊者,请您授与您的弟子(d?sa,奴仆)学处吧!”
舍利弗长老问说:“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
他的母亲回答说:“尊者,从这个孩子结生那天开始,
这个家里愚笨的人也变成智者,聋哑获得康复,
所以将把我的儿子取名为智者(pa??ita)。”舍利弗长老就给他授戒了。
从智者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他的母亲就生起这样的念头:
“我将不会阻止我儿子的意愿。”
在智者七岁的时候,他对他的母亲说:“母亲,我想在长老跟前出家。”
他的母亲就说:“善哉,亲爱的。我曾下过决心:‘我将不会阻止你的意愿。’”
说完后,就去邀请舍利弗长老到家里来供养。
在舍利弗长老用完餐,
她就对长老说:“尊者,您的弟子(d?sa,奴仆)想要出家,
我将会在傍晚把他送到寺院去。”
在长老离去后,她就把亲族聚集起来,
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今天就要出家了,
如果你们想要供养的话,就可以趁著今天来做吧!”
在准备了大供养的物品后,就把小智者送到寺院舍利弗长老那里,
她向长老说:“请让小智者出家吧!”而舍利弗长老也就度小智者出家了。
长老对小智者说明出家的艰难,他对长老说:“尊者,我将会记得您的教诫的。”
舍利弗长老说:“很好,来,开始吧!”
把他的头发弄湿后,教他发、毛、爪、齿、皮五法的业处后,就度他出家了。
他的父母也连续七天住在寺院中,用有鲑鱼的食物供养以佛陀为首的五百位比丘僧团,
直到第七天傍晚才回家。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故事的后半段将在下次,应该是9月21日再讨论。
这篇是 觅寂2014年9月7日在马来西亚法悦林随喜开示的讲稿,当时听众大约80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