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 你不知道的HFC:高频宽带普及率

楼主: peaceojack (Jacko)   2017-09-13 12:51:29
版上FTTx与HFC网络一直是被讨论的重点,但还是有很多人是一知半解的
今天想借由高频宽普及率的问题来看看两者的差异
首先,本文所谓的高频宽是指100M以上的速度
FTTx以中华电光世代来说有100Mb-1Gb ($906-$2,999)
HFC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大概就是凯擘的120Mb-500Mb($899- $1,099)
从以前到现在上网第一件事就是“能不能用”,所以第一个主题就是普及率
中华电信挟过去电信总局的优势,以电话线为最后一哩,将网络服务提供给家户
但最多仅能提供至100M/40M(以VDSL2 binding方式供装
若要以上规格则须以FTTH或G.FAST方式才有机会供装;
而有线电视业者以同轴电缆为最后一哩,可以轻易提供100Mb以上甚至是1Gb的网速
(需搭配DOCSIS 3.1)
FTTH自头端到中继端再到家里全以光纤连接,拥有所有的光传输优点
但缺点就是不易施工,成本高。相对HFC,在骨干上采用光传输来提高网络品质
在下游处则运用头轴传出来降低成本,兼顾效益与经济性,使得HFC在美国高达
6成以上的用户选择这类网络(因为比较便宜又好用)
http://i.imgur.com/ecYQe5E.png
上表来源:光连双月刊2010年3月.No.86,枕木清博士
目前台湾仍有95.3万ADSL用户(占所有中华电固网21.3%),对于这样的低频宽用户
其中有多少是不愿升装高频宽,又有多少是不能升装高频宽的?
以中华电强力Push用户申办光世代的行销手段,我个人觉得不能升比不愿升的可能性
来得大些。别说FTTH,许多地方是连光世代60M都无法申办的
这应该是因为FTTx+VDLS2传轮距离有限,或是最后一段光纤布建不易,且成本又高
该地区如果没有潜在商机(很多人打电话去要求高频宽),则不会或较慢来做FTTx
http://i.imgur.com/VoHiNKT.png
▲多数光世代100M用户是以binding方式供装,亦即常使用FTTC 50M双进线来供装100M
以达到测速品质的确保。但有效距离仍然仅有500英尺(大约150公尺)
目前台湾有线电视用户约500万上下,几个大的MSO都有提供HFC网络的宽带上网服务
但大部分因为频谱不足及数位化进度较慢,多数能轻易提供最高120M的规格
少数提供到500M甚至是800M的超高速网络。在上行频宽仍较难突破
像是凯擘提供最高上行也仅到30M,虽说这样的上行频宽已能满足大多数家户
但对于有上行需求的人仍只能选择其他ISP。HFC网络透过coaxial cable铜缆优势
在传输电视讯号的同时,亦可提供高频宽网络服务,而不必像FTTH必需花大钱
来布建实体光纤网络线,相对来说,也可以提供较便宜实惠的价格给消费者。
小结:
想要超过100M频宽的网络服务,目前仅有FTTH、HFC能做到。FTTH好不好?
当然好!但是高成本且不易布建,使得整体的普及率仍须运营商的经营略侧而定;
而HFC网络建构在既有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能用最快的速度将高频道普及出去
几乎是你家能进cable就能用高频宽的网络,个人认为在高频宽普及率上HFC
应该还是相对明显有竞争力才是。
作者: allenz78 (IRONHEART)   2017-09-22 11:44:00
连public IP都没有提供的isp你敢用,我也是醉了
作者: Windcws9Z (闻肉丝就饿)   2017-09-13 13:06:00
台湾Cable都丢水沟当然 布建快而且Cable尖峰时刻网速根本悲剧
作者: c98406023 (撌思漁撱)   2017-09-13 13:30:00
光纤到府也可以快速施工,走现有水沟以及微管沟工法
作者: Shauter ( )   2017-09-13 13:48:00
工三小的文章
作者: dxzy (Dunning–Kruger effect)   2017-09-13 14:00:00
看不懂想表达什么
作者: SPzero (终曲)   2017-09-13 15:06:00
记得台北光纤FTTH就是用微管沟光纤工法,不过各行政地区提供服务的时间也是到去年才比较完整些,另外除了采用工法外,像是建设成本还有回收商机等因素,或是道路能否施工、用户家建筑物有无光纤管道等情况也都会影响到光纤化普及问题,这些变量其实都需要政府跟业者一起协力合作才能克服的
作者: chababa (洽八八)   2017-09-13 16:11:00
有线电视网速再高也没用,只能自己内网自HIGH连Public IP都不提供,打客服只会叫你重开
作者: taotu (透抽)   2017-09-13 16:15:00
真正高频宽迟迟无法普及的原因是政府迟迟不立法新建物强制自备光纤设备,此法若上路几年后遍地都是光纤,何愁无高速网络,何愁宽带价格太高。
作者: ChristopherF (克里斯多法法法)   2017-09-13 17:08:00
如果这篇是在5年前讨论看似有道理,但看看现在高速网络的国家都是光纤铺设FTTH为主,cable经不起未来
作者: andrewkuo   2017-09-13 17:10:00
房屋有光纤设备,屋外马路没有光纤也无用呀!当初蔡董坚持CostDown,联PON设备都缺货,房屋内有光纤又如何,还不是要用VDSL走电话线上网,还好以已经下台到联发科了.
作者: ChristopherF (克里斯多法法法)   2017-09-13 17:12:00
10G的挑战,台湾的地理和气候因素,真的是需要让网络业者像中华那样走地下管线才稳
作者: andrewkuo   2017-09-13 17:14:00
TenG的设备那么贵,通常都是网络的骨干才有在采用吧.
作者: ChristopherF (克里斯多法法法)   2017-09-13 17:20:00
全台光纤铺设不就是要朝10G固网目标前进吗?
作者: school4303 (某爬虫类)   2017-09-13 20:35:00
这篇是在捧cable吧
作者: danny8376 (钓到一只猴子@_@)   2017-09-13 20:56:00
现在骨干都上40G到100G了w 10G算支干而已
作者: vaper (风雨飘摇的世代)   2017-09-13 23:36:00
还以为是某ID发的天文,看来后继有人了...美国多用同轴是因为地广人稀,都会区还是一样光纤...台湾就弹丸大的地方,拉同轴跟光纤成本已差不多,当然光纤
作者: bailan (Bailan)   2017-09-13 23:39:00
有的第四台就直接拉光纤到家再转同轴了
作者: vaper (风雨飘摇的世代)   2017-09-13 23:39:00
还有一楼+1,同轴丢水沟到底是啥鬼,每次看到都想砍断它到处乱布同轴,到时道路施工就整组坏光光
作者: rhycloud   2017-09-14 00:54:00
是01的xup分身?怎说法都一样
作者: andrewkuo   2017-09-14 01:07:00
他少强调一件事,相对于VDSL,DCOSIS架构不会因距离限制网络能安装的速率就不同.不然为何有些超级乡下的地方,如稻田旁边的农舍,只有老人家的三合院,只有CM能达到比较快一点的上网,顺便安装DVR来远端监控家里的状况.第四台有走纯光纤到家的有新高雄,大丰(部分),台湾佳光(部分),佳联和北港(部分),新彰(第二期建设区).好处是不会因为路边电杆没电就无法收看电视或是上网.
作者: a38654 (kind man)   2017-09-14 15:17:00
业配凯擘吗? catv的网络真的不推
作者: FantasyNova (F.N)   2017-09-14 16:18:00
满同意这篇文章的有关中华的说法中华每天在我们这边无法申办300M的地方打广告 很无言而且哭邀规划科很多年 都很难来布建 算都会区吧附近房价 30~40万/坪
作者: andrewkuo   2017-09-14 17:41:00
当你在乡下时,中华又不理你,cm就是高速的选向了
作者: popbitch (that's it)   2017-09-14 18:09:00
乡下有的电线杆上光纤都拉好很多年,但中华就是不给装
作者: pojicoffee (pojicoffee)   2017-09-14 19:04:00
电话线目前能看到的物理极限已经达到10Gbps/30公尺,未来或许还有进步空间。HFC不知还能不能有成长空间
作者: atrix (班班)   2017-09-15 09:37:00
老实说,这没有什么专业知识,都是新闻报纸上的东西
作者: ariadne (壞人)   2017-09-15 14:37:00
cable就是废 说说连国外频宽跟国内其他ISP交换频宽是多少实际上用起来体感就是差劲 内网快全卡交换节点有用吗?
作者: danny8376 (钓到一只猴子@_@)   2017-09-17 00:13:00
楼上 我用的体感是种花出国烂到不行哩(笑还是那句话 水管粗又如何 人多还是不够用啊
作者: c98406023 (撌思漁撱)   2017-09-17 00:48:00
种花路由有分等级 TWGate(只给企业使用) > HiNet(企业与大众使用)
作者: Dcpp2015 (DC)   2017-09-21 11:06:00
不能拉FTTH 的多半都是郊区或者山区吧,离骨干线路太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