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朝金 牧师:台湾的潘霍华
(文/#余杰)
-
“不少人”以为作为冈山教会第二任牧师的萧朝金牧师必定在教会中耳熟能详、备受尊
重......以本教会的萧牧师为真理殉道而感到光荣。这么想的人可能会吃惊地发现,大家
都不愿谈萧朝金牧师受难的事,会友会觉得那是一场“可怜的悲剧”,即便是死者的后人
都不愿提及。
.
冈山长老教会的蔡牧师认为,这是台湾人需要解除的一种心理障碍。民主化三十年了,大
部分台湾人仍缺乏正视历史真相的勇气,更缺乏批判掌权者和加害者的信念,一般都选择
遗忘和回避,不让自己与“不义的事实”发生关联。这正是台湾转型正义举步维艰、国民
党黑暗势力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关于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历史的书籍,一直少有读者关
注。历史学者李筱峰感叹说,台湾人对历史太过冷漠。
.
蔡牧师说,他认为,基督徒的想法不应如此,这种沉默或自我束缚的状况不应持续下去。
萧牧师的殉难是一个荣耀见证,如同德国的神学家潘霍华为反抗纳粹暴政献出生命一样。
在德国,潘霍华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和伟人,为何在台湾萧朝金牧师反倒不为人所知?他
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
萧牧师在日据时代曾加入“台湾文化协会”,参与抗日运动,战后主持冈山教会,深得青
年们的信赖。二二八事件发生后,由于军队在高雄火车站前逢人便杀,下车旅客不能幸免
,北部返乡大学生都到冈山教会暂避风头。萧牧师不顾危险,收留了很多学生和市民。
.
当军队要捉拿萧牧师的风声传出后,有人劝他走避。据《续修冈山镇志·人物篇》记载,
萧牧师被捉拿前,仍力劝因二二八事件爆发后想轻举妄动的年轻人冷静,并与劝他走避的
友人说到:“我又没有做什么事,何必跑路。我是个传道者,即使他们捉错人,也是误会
,解释一下就好。”没想到,不久后他便被捕入狱。被抓关押期间,萧朝金牧师仍不住的
为台湾人民祷告祈求:“上帝啊!祢要保佑台湾人。现在台湾人正遭逢灾难,祈求祢让台
湾人的明天能更平安、更幸福。”
.
被捕之后,萧牧师饱受酷刑折磨。在被处死前,他被残忍的官兵割去鼻子、耳朵。处决时
,刽子手让他下跪,他称自己只跪上帝,不跪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萧牧师仍像圣经
中的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那样,不跪拜暴君设立的偶像,只跪拜天上的上帝,持守了纯
正的信仰,为主打了一场美好的仗。萧牧师的言行举止,跟潘霍华相比毫不逊色,只是萧
牧师甚少留下文字见证而已。潘霍华在伦敦牧会时的一篇证道词中曾说到:
.
只要我们安静下来,紧紧把握上帝的话语,死亡就既不狰狞也不可怕。如果我们内心不苦
毒,死亡也就不苦毒。死亡是恩典,是上帝赐给信徒最丰盛的恩典。死亡既和顺、甜美又
温柔;只要我们了解死亡是通往我们的家乡、喜悦的帐幕、永恒和平国度的大道,那么它
就会是带着属天大能的灯塔。
.
我相信,在面对刽子手的枪口时,萧朝金牧师也有这样的平静与勇敢。
冈山教会的蔡维恩牧师研究了萧牧师殉道的故事之后,便开始以推动为萧牧师正名,并以
此为契机复兴教会的属灵氛围。他向会友们强调说,萧朝金牧师坚持公义与和平而牺牲殉
道的精神,不是悲剧而是光荣。当今和以后的台湾社会,不能没有这种伟大的精神奠基。
在人看来,二二八事件固然是一大悲剧,经过七十几年,很多人所受的伤害仍然存在,久
久无法释怀;但从神的国度来看,这些受难者的事蹟是上帝给后人化了妆的祝福,不仅平
常可以谈论,更是可以激励信仰的荣耀见证。要设立纪念碑写下他们的事蹟,不但要向冈
山地区的人诉说,也要让全台湾的人都知道。这些受难者为台湾牺牲了性命,台湾需要更
多愿为真理牺牲的人,才能捍卫自己的主体性。
.
萧朝金是台湾的潘霍华,是台湾教会史上“为朋友而舍命”的圣徒。那些寻找启示以对抗
世界上“种族主义者”和“阶级主义者”的人,常爱引用潘霍华于1942年对同道和家人所
作的圣诞劝勉演说。在这名为〈十年之后〉的文章中,潘霍华告诉他们,评估历史上所发
生的事情时,不应从少数有权控制大众命运的人的命令性立场来衡量,而应该从受害者的
角度来衡量。革命者有幸“看世界历史的重大事情,是从下至上,从被遗弃者、被怀疑者
、被虐待者、弱势者、被压迫者及被辱骂者的角度——简言之,就是从那些受苦的人的角
度来看”。这就是潘霍华和萧朝金的信仰立场。然而,今天,台湾教会和台湾社会对萧朝
金牧师及其精神遗产的漠视,就是对福音和真理的疏离......
-
本文摘自:《不屈服的岛:台湾民主地图完结卷》/余杰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
更多关于《不屈服的岛》: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