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

楼主: Tiunn (guesswho)   2014-08-03 19:55:22
http://www.horace.org/christianfaq/C15.htm
问﹕基督教内对“千禧年”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答﹕
1.
题目:评Letzte Trompete的末日论
作者:大黄傻猫GARFIELD
Letzte Trompete的末日文章不可以代表基督教的观点。Letzte Trompete算是所谓前千派
,但更加极端。
Letzte Trompete末日文章又很引人入胜,因为下下拿时事和圣经对号入座,最容易骗倒
那些对圣经一知半解的人。
基督教改教主流的归正神学(Reform Theology),从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从加尔文(Calvin, 1509-1546),都不相信“千禧年”。而中国教会在二○
年代的时候,受了西方一些教会方向的影响,都走了“千禧年前派”的路线,后来就产生
了一个错觉──“凡是不相信千禧年的一定是异端”。所以许多许多中国教会的牧师、
传道都认为,“信千禧年才是正统 ,不信千禧年是异端”。但其实,基督教改教家里面
,马丁路德、 加尔文,乃至布灵尔 (Bullinger, Johann Heinrich, 1504-1575) 、 伯
撒 (Beza, Theodore, 1519-1605)、还有墨兰顿 (Melancthon, 1497-1560) 这些最大的
正统的改教家都不相信千禧年。 所以你不要以为中国教会这几十年来这样的东西才叫作
“正统”。
滕近辉牧师赞成“千禧年前派在灾中被提”,既不是前,也不是后,所以跟你又不一样了
。所以,单单用这个题目我们又可以分很多派了。
那么, reform 的观念是怎么样呢?多数归正的神学家都是“无千禧年派”的, 所谓的
“千禧年(Millennium),指的是基督治理的年代;很多 reform 的神学家都认为“而基督
治理的年代”就是教会的时期 ,因为“教会”就是基督作王治理的年代。“千禧年”这
个“千”的意思乃表示一个时期,一个很长的时期,不是字面上的一千乘三百六十五天。
所以这个叫作“无千禧年派”(Amillennialism ) 。但是,有一位归正神学中很重要的著
书人,他是神学家,不过从来没有在神学院教过书, 他叫作伯特纳 (Loraine Boettner)
,就是写《基督教预定论》很厚的那本书的那个人。他是“后千禧年派 ”
(Postmillennialism),不是“前”,也不是“无”的。
1. 无千派坚持,天启文学是富象征性的文学,不能用字面解释。启示录说会有一千年的
国度,既要存而并论,却不能与主所说的“我的国不属地上”这真理违背。所以认为不是
地上的政权。
2. 前千派与无千派不同,将字面解释运用在启示文学中。前千派相信哈米吉多顿大战,
主会再来,会建立一个一千年的基督政权,在地上建立,有份第一次复活的殉道者组成政
府,在地上统治国度。一千年之后,这个国度因魔鬼复辟而做成哥革及玛各之役。主就在
最危急之时出手,收拾残局。
3. 时代论则认为主会再来两次,第一次来,结束教会时代(被提),恢复以色列合法代
表上帝的地位。为期七年的灾难,是敌基督与以色列国之间的政治手腕和摆布。最后对以
色列反目,发动联盟攻打以色列。此时主第二次再来,建立一个一千年的以色列的王国在
地上,由十四万四千个不向敌基督屈膝,归信弥赛亚的以色列殉道者组成政府。一千年后
,撒但东山再起。终于基督率领大军消灭敌人。 这个时候,第三批死人复活,都是未信
主的,复活接受审判。
在早期教会的教父的确是有人提倡千禧年,但问题是﹕教父的千禧年论是否就是今日我们
所讨论的灾前被提千禧年论?因此在讨论之前,应先讲述灾前被提千禧年论的一些特点。
“时代论派和前千禧年派相信,教会在灾前被提( 帖前四13至18)。神会在灾难中审
判不信的外邦人,及不服从的以色列人(启六至十九)。灾难结束时,基督与教会再来,
在地上建立千禧年 国。在千禧年国度之后,撒但会再被释放,但他和他的随从者会被丢
在火湖裹(启二十7 至10),跟着便是永世。”(《慕迪神学手册》 p. 376)
“前千禧年论者广泛地讨论到禧年的特征,在十九世纪,他们尤其偏向按字面意思来解释
预言,包括旧约论到千禧年的预言。这趋势到了达祕(Darby)倡议的时代论神学(
Dispensational Theology)尤为极端。他们认为基督再来之前,教会将‘祕密被提’,
那时教会时代就要结束,而千禧年则是旧约对以色列人之应许成就之时。”(《当代神学
辞典》 p. 747)
A)前千论是否在初代教父所公认
有许多前千派学者认为初代教会均认同千前论。在主后最初的三百年,教会人士均相信将
来有千禧年的出现,即是采取了前千禧年派的理论。(《从预言看末世》,张永信着p
176) 。的确,在初期教会有教父是相信千禧年论的,如帕皮亚,爱任纽,特土良及游斯
丁等,但其实在千禧年问题上,并不代表前千论便是当时教会的普遍认同的看法。在初期
教会,有许多教父如罗马的革利免、伊格那修及帕利克等,都有论到门徒要好好警醒,因
主将很快复临以及未世教会将有灾难,但却没有讲到有千禧年的国度。“Of a truth,
soon and suddenly shall His will be accomplished, as the Scripture also bears
witness, saying, "Speedily will He come, and will not tarry;" and, "The Lord
shall suddenly come to His temple, even the Holy One, for whom ye look."”(《
革利免一书》23章)。
在另一教会早期著作《革利免达哥林多人后书》,第十七章更提到主的显现、降临、审判
是在同一时间,在这期间并未有提到千禧年的存在。(此书非出自革利未之手,可能是出
自第二世纪罗马主教 Soter之手)。虽然在一些古教会的著作中有千禧年观,但却非出自
教父之手。例如《巴拿巴书》十五章有提及神用六日造天地,第七天安息,主看千年如一
日,因此当六千年过去后便有一千年的安息(千禧年)。但此书只是假托巴拿巴的名字,
并非真的出自巴拿巴之手(参看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 文艺, 对巴拿巴书的引文)。另外
在黑马牧人书及十二使徒遗训中也有类似千禧年的教导,但却没有明确指出是千禧年观。
而支持千禧年说的游斯丁也承认在教会中有与他一样信仰纯正的基督徒并不支持前千论(
参阅《游斯丁答推芬书》 Ch.80)。而且还有好些问题,如果千禧年是当时普遍的信仰,
为何在古教会的信经中只有提到基督再来、审判及复活,却没有提及过千禧年?
另外,在二世纪末至四世纪期间启示录正典的地位甚至受到挑战(参阅《现代中文圣经注
释》,种籽,p.1424) ,如果千禧年前说真是当时教会的主流看法的话,这就不可能
会发生。再加上在四世纪之后千禧年说差几乎完全在教会中消失, 试问千禧年说若真如
千禧年论者说的,“千禧年是一个合乎圣经,被广泛接受又被许多教父接受的思想”的话
,为何会在教会中几近完全消失?就算在宗教改革期间,也被改革家视为不值一讲的思想
──"在保罗之后不久,又有所谓千禧年派出现,将基督的统治限制于一千年。他们这种
妄说是幼稚而不值得反驳的。"(《基督教要义》 25:5)
从以上的种种看来,千禧年说实难被定论为初代教会所普从接受的思想。
B)教父的千禧年观是否和时代论灾前被提千禧年论相同
有些时代论学者认为,教父们的千禧年说和时代论灾前被提千禧年论相同,就算有出入也
只是因为教会为生存套斗才没有仔细分辩。“…. 主将在灾前降临的观念,对早期基督教
会并不生疏,然而要注意的是,早期教父并未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把灾前派的教义整理
成一套未世论的体系,…早期教父在他们的困苦之中,并不十分关心于将来的灾难期。”
(《圣经预言图解》。陈宏博,p366)。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在初期教会的教父 或作家不论支持千禧论与否但都相信教
会在未世要经历灾难。而且有许多有关教会需经历 灾难如十二使徒遣训,巴拿巴书,黑
马的牧人书等,所以说早期教父在他们的困苦之中, 并不十分关心于将来的灾难期是不
成立的。(参阅《基督教神学发展史、初期教会》p.289,林荣洪)。例如《黑马的牧
人书》就认为教会会经历灾难﹕“Then she calleth me unto her, and she touched
my breast, and saith to me, "Did my reading please thee?" And I say unto her,
"Lady, these last words please me, but the former were difficult and hard."
Then she spake to me, saying, "These last words are for the righteous, but
the former are for the heathen and the rebellious."”(《黑马牧人书 》4:2)

另外,支持前千论的爱任纽也明确指出,他是认为教会会在灾中被提而非灾前被提(参阅
爱任纽:《反异端 》第五册第二十五至三十章)。在这方面教父们的千禧年论便和时代
论有很大出入,因为教父们认为教会要经历灾难,但时代论却认为教会己在灾前被提,所
以不用经历灾难。
C) 以色列人与教会
时代论者不认为教会已取代了以色列人的地位,因此时代论者否定教会是属灵的以色列或
新以色列人,时代论者认为神在旧约中对以色列国度的应许会在千禧年中实现,以色列人
在末世会有一特殊地位(参阅《慕迪神学手册 》p. 376-377)。而这种看法也是由达祕
(John Nelson Darby)所创,他这种千禧年论是前所未有的(《当代神学辞典 》p. 275
),也与支持千禧年的教父相反。古代教会有许多著作是带有浓厚的反犹太人的色彩,时
代论者对以色列的这种看法正正与古代教父们的看法相反。有金口之称的屈梭多模就认为
犹太人疏忽上帝的教训,甚至连摩西和撒母耳也帮不了他们(参阅《再感谢上帝 》14章)
),屈梭多模甚至认为犹太人永不会向神祷告,而且全是被鬼附的(《当代神学辞典 》
p.43)。
就算支持千禧年的古代教会著作也是一样,其中巴拿巴书可说是其中的代表。《巴拿巴书
》作者甚至认为以色列人没有与神立约而且错解旧约,真正圣约子民的身分是由基督徒
得到的(参巴拿巴书7-9章)。而特土良、爱任纽及游斯丁的著作中也引用了许多反犹太
的见证。他们认为教会已取代以色列人成为属灵的以色列,因为犹太人背弃了基督。(参
阅《游斯丁与推芬对话 》135章至140章,爱任纽 "Proof of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93至94章,及特土良"Five Books Against Marcion", book 3, Ch.23)。
由此可见古代教会的教父及作家认为教会己取代了以色列成为属灵的以色列,而这是正正
和时代论者的看法相反。
结论
从以上的论点可以看到,前千论者“初代教会普遍认同前千论”这看法并不正确。而且就
算是支持前千论的教父,对于被提(教会会否经历灾难)及对以色列的看法,皆与和时代
论者的看法完全不同。因此时代论者(如达拉斯神学院的陈宏博博士)想用教父的看法来
支持时代论的千禧年观是行不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