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的完整模样及爱情树洞

楼主: psylee01 (穗波心理师)   2025-04-06 09:43:23
https://i.imgur.com/PiMvSgp.jpeg
在爱的光影中迷路?来听听爱情的完整模样,也让爱情树洞听你说说话
经过多年的观察及对爱情的研究,我尽可能来描述一个完整的爱情。
我的指导教授曾半开玩笑地说:爱情的发生分两种,第一种是一见钟情型,一看就喜欢;
第二种是日久生情型的,愈看愈喜欢。当时,我心中觉得这不是废话吗,但碍于对老师的
崇敬,也就默默领受,但多年之后的观察发现,若不去讨论没有见过面的笔友间产生的情
愫,世间两人陷入恋爱的型态,大致上不出这两大类。
虽然爱情型态如此,但到底是什么引发一个爱情?它又如何增温发展?到最后彼此认定是
恋人关系?我用三个时序节点,来描写一个爱情过程:这三个节点是“瞥见爱人暗影”、
“发生爱情情事”与“进到告白认定”。
瞥见爱人暗影(lover-in-the-shadows;LS)
许多恋情的开始都描述一个“心思振动”的现象,大都是依著视线(当然也有其他的感觉
通道,如一句关心温暖的话或是不小心的肢体碰触等),突然或没来由地觉得,对方很
可爱,同时内心产生一种被感动到的情绪。其实我们称这种怦然心动,伴随着生理变化现
象(通常是心跳加速),叫做瞥见爱人暗影(Lover-in-the-shadows),意即爱恋的开端就
像在暗处浮动的光影,在某一刻和对方相处的遭逢下,发生心情上的感触,就如同暗处中
电光火石的一闪,突然见到一个清楚的影像,很吸引自己。
“爱人暗影”的出现,无法被人们所控制,它在时间的向度上,是瞬间的、点状的,很多
人描述为“晕船”、“晕车”或被电到之感。它的出现,在目前来说,是不可预测,也无
从控制,纯粹的爱情可以被描述为这些心动时刻的连缀。通常这样的时刻的瞬间具有不可
取代性,可以被描写为被对方灵魂“敲到”的神秘过程,它是独一无二的瞬间,不能复制
,它更像灵光一闪或天外飞来一笔的经验。
当出现“爱人暗影”的经验,若强度够强(类似一见钟情)或频率频繁出现(类似日久生
情),人们会进入一个“暗恋”期,觉得自己喜欢对方,但这时候自己并不知道对方有没
有对等的情意?心中可能会出现“对方会知道我这个人吗?是不是也喜欢我?”等这类
问题。在这段时间中,当我们离开面对面的爱情现场后,在不与对方照面的时间里,我们
进到一个心理空间,琢磨著对方的样子(影像),想像著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喜好
),对方似乎渗透到你内层的心理空间,此时我们称这状态是不由自主地进行“爱影琢磨
”,意即我们花费很多精神在刻划及模拟想像对方的样子。当然我们会进行“爱影琢磨”
的动力,是来自爱人暗影的经验。
而“爱影琢磨”多是我们内在投射出去的结果,而不是来自和对方实际的互动,比如会觉
得看到对方的穿着,就觉得他很有品味,不落俗套,一定常看时尚杂志。但“有品味,不
落俗套”及认定对方“常看时尚杂志”都是爱恋者自己赋予的意义及想像,比较能反应出
爱恋者内心,而不是喜欢对象的真实状况。就如同“情人眼中出西施”,是从情人的眼睛
看出来的,旁人不见得认同。
另一个心理现象是出现“爱情玩味”,爱恋者不断想着与对方照面的现场中,振动到内心
之场景,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晕船”的一瞬间,比如回想对方笑的神情、或回味不小心
碰到对方肢体的感觉等,包罗万象,非常具个别性。这种“爱情回味”,往往一天想上
好几回。
爱影琢磨加上爱情回味,往往阻断一个人流去感知他眼前的世界,而心理跌落在情识空
间中,念着他,写他、想他期待和他再度相见,此时可以说中了邱比特的箭,或拿金庸
小说的内容描述来比喻,就是中了情花毒,中文形容就是“茶不思、饭不想”的单相思病
。这种常常出现恍神的状态,而无视于眼前的事务,就是“我恋爱了”的暗恋心理质地,
爱恋者常常从日常生活的感觉处理中退出,脑海定锚在两人相遇的时间里,处于一种出神
或恍神的状态,而且一再回想,带有强迫性,但这属于单方面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双方的
互相交流。
同样是被称做“爱”,这是“爱情之爱”有别于“亲情之爱”的一大区别。
从爱人暗影产生的暗恋心理状态,往往在“进到告白认定”的节点中止。有些人会一直待
在暗恋的心理状态中,原因不一而足,譬如是自信心不够、自己已婚、年纪不适合、门户
不登对、对方已有伴侣等。
发生爱情情事
从爱人暗影所引发的心动经验,像是池塘中掉落石头后泛起的涟漪,涟漪要能维持、要能
持续扰动心房,爱恋者必须和他所喜爱的对象持续有照面互动的机会!
如果我们观察一个爱情故事,除了爱恋者对心仪对象的原始心动之外,一定会有某些事情
发生,让爱恋者可以和所心仪的对象碰在一起,这些持续能扰动爱恋者心房的事情之现象
,叫做“发生爱情情事”。比如说,意外地和这位心仪的学长修同一门课、发现彼此参加
同一社团、被分派到同一专案小组工作、下班后在家附近散步遇见她,才知道她也住附近
,以后常一起结伴回家等,“发生爱情情事”通常和“瞥见爱人暗影”的性质一样,不
受人控、无从预测,让人觉得“好巧”,但在某些蓄意追求对象的状况,“发生爱情情事
”被人为地操作,爱恋者蓄意制造和心仪对象会面的机会。
在发生爱情情事的时间中,两人因此见面互动,同时也开启彼此关系位移的机会。而在人
与人对待中,早就在双方潜意识下、不知不觉地彼此进驻一个对待对方的位置,规划彼此
对待的行为范围。比如说一个饮料店的工作人员(爱恋者)心仪一个顾客,原本两人的关
系位置是“饮料店员工-顾客”,这样的关系位置可以想像成一个自己和对方之间被包覆
在“饮料店员工-顾客”的泡泡氛围中,有可以说的话和做的事,比如她可以说“饮料跟
昨天一样的吗?!”这种带着“我熟悉你”的对话,但不适合在对方点饮料时就向他说“
我喜欢你”,因为可能吓跑对方,所以爱恋者要在目前的氛围泡泡中,说出符合彼此现在
关系的话,然后又对他特别一点,放松自然地表示对他的注意。也可以在对方点饮料时向
他微笑点头,或者随情况自然地说出“还是点同一种(饮料)?”、“天气很热”‥等可以
让他回应的小问话。如果他久久才来一次,可以带着微笑适时地说“好像好久没来囉”;
这些动作的重点在于传递“你让我注意”的讯息,并且开放他可以回应的可能性。不要担
心这些话会吓到对方,因为这些话在自己的工作场合是合理的,甚至可以令人感到亲切而
不会太唐突。如果对方会因此接话回应,那么两人的关系也会慢慢在相互接应中推移而逐
渐地熟悉起来。到时,也可以再去评估对方的回应内容,是不是自己“满意的菜”?借此
决定要不要继续和对方交往下去。发生爱情情事的双方互动中所产生的想像,不再是我们
内在投射出去的结果,而较多是来自和对方实际的互动。
通常一个爱情故事中两人会彼此熟悉,都是在发生爱情情事的时间内相互接住对方抛过来
的球,彼此接应。比如邀请对方一起从事某种活动,对方答应;或者对方说的话题,自己
可以热切回应,并戳中对方的心理。那么两人就会从原本的关系氛围泡泡中,借由两人一
来一往相互接到对方的球而推移了关系的位置,而终至到一个相互确认的时间点,那时两
人关系从暧昧混沌不明中显现出来,此时浮现出“进到告白认定”的时机,同时也是把暗
恋带往明恋的时机。
可以看出在发生爱情情事的时间,心中的爱人暗影逐渐地显影,脑海中的想像对象开始逐
渐落实在具体的人间世中;在爱情发展中,单方面的爱恋,也转化成两人之间的相互交流
吸引。
而且发生爱情情事的时间,虽然仍然处于爱恋者的暗恋阶段,但暗恋者爱恋情怀由自我想
像转由“现场的照面”与“不在现场的想念”相互交织而成。这种爱恋情怀会一直延续到
彼此告白认定之后的时间,到底会延续多久?通常是爱恋者感觉到的爱情有多久,就会有
多久。
进到告白认定
当两人越来越熟悉,爱恋者就会开始想要确定彼此是情侣关系,最保险的方式就是向对方
告白。要注意的是,告白这个动作所带出的语境,会把两人关系推到“Yes or No”的两
种选择情势,若被告白者认为彼此感情形势还在发展,还不能被“Yes or No”的回答所
涵盖,对方就会很为难。
而如何彼此认定呢?语言加上肢体接触的双重确认是最有保障的。通常在爱情交流中,交
往中的两人只有肢体确认,没有口头确认时,往往会让双方陷在纠缠不已的心情中,并且
猜测我与对方到底是什么关系状态(甚至恋爱双方已经有性关系);但是如果只有口头言
语上的确认,没有肢体碰触的确认时,也往往让人感到有名无实的虚幻心情。所以当我们
要认定对方是亲密伴侣关系时,要齐备这两种确认,一个是语言上的口头确认:另一个是
肢体接触的相合相应确认。当接收到这两种确认时,自己和伴侣才是真正互相确认,实质
的关系才确定,爱情的彼此距离缩短到“亲密的存在”。
在进到告白认定之后,彼此就会产生“情侣”的关系,也就是说自己和对方彼此互为亲密
伴侣,“一对、一双”的概念成形,通常是要向周遭的人宣告才容易在生活中的社会中稳
定下来,此时也能合法合理地进行并规划各种爱情活动,如同五月天的一首歌:恋爱ing!
恋爱之后,在我们社会文化的设定,接下来情侣会考虑是否结婚。因此,就这个角度来说
,爱情过程就是把情人转化成家人的过程,通过结婚,组织婚姻家庭。那么爱情是否就此
消失?我认为爱情仍在,但是它的面貌却不同了,由台面上的喧嚣转成台面下的潜行。
爱情不顺,到爱情树洞喊叫
以上所描述的,是一个顺利爱情发展的过程,但事情往往没有那么顺利,通常会多出一个
But,如果恋爱发展不顺利,不知道找谁诉说,可以到爱情树洞喊叫,分享你的爱情故事
(可匿名),听听穗波心理师的意见(可能中听、可能不中听)。
悲伤离合、酸甜苦辣、爱恨情仇不拘,无处说的、说不出口的,都在这里宣泄吧!在爱情
树洞双向交流中,你我更理解爱情。
(本文已刊登在某网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