ㄟ...不是
这篇文章前面说了一堆
说结婚对女生很不利
什么拜别父母 奴隶制度
然后什么高等教育 险衅处境
结果作者最后还是结婚了
理由是老公对她很好???
然后莫名其妙的一句话
说如果离婚了还是分钱给老公?
这是用钱买自己的自尊吗?
啊不利呢?拜别父母呢?
奴隶制度呢?骗杀不易呢?
这篇文章看起来就是炫耀文
先说了婚姻对女生很糟糕
至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啥都没说
最后说自己喝了很多鸡汤就结婚了
老公对自己好棒棒
不过自己不是白拿的
如果离婚还是会给老公赡养费
就结束了?
所以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
※ 引述《rozyz (rcc)》之铭言:
: 在脸书河道上看到,觉得写得很好故转载,或许可以解答部分板上最近在吵的议题~
: -
: 原作者:吴珊珊脸书
: -
: 刘先生第一次向我提到结婚时,我们交往满一年,我一点欣喜之情也没有,而是很冷静地问他为什么。他不可置信地瞪大眼,说,当然是因为感情。我又问,我们读书时,上到身分法,都在做什么?不是都在算离婚之后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如果是考申论题,就是家务有给制跟自由处分金。
: 这些元素结合起来,不就反映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提出的概念,“婚姻制度是人类奴隶制度的最后一环”,所言不虚吗?
: 后来,我们常常一起参加婚礼,我请他观察几件事,为什么只有新娘要拜别父母?为什么往往新娘父母哭得惨兮兮,新郎的父母则神采飞扬?为什么婚礼主持跟新郎父亲致词,常常会出现感谢新娘父母的桥段,感谢他们把新娘养得这么“好”,却很少听到新娘父母反过来感谢新郎父母,把新郎养得这么“好”?
: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指涉了人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女性的劳动成果从此是哪一方的亲族更可能“收割”。也指涉了阶级。
: 最后我反问他,当你看透彻了结婚对一个女性的影响,你还会觉得这是我应该要追求,甚至非放进人生清单不可的状态吗?
: 中研院几年前发布郑雁馨副研究员的研究,谈少子化的成因,大家以为问题在“不生”,关键其实是“不婚”,而不婚的原因又指向,“女性教育程度提高”与“东亚的家庭和婚育文化”的冲突,大概就是上述的这一切。
: 女人接受教育之后,清醒了,意识到社会里把“婚姻”跟“女性福祉”划上等号的论述并不单纯,说狠一点就是有骗杀的成分在吧。
: 我以前常收到一句话,妳就是脑子太清醒才结不了婚(是说,默认所有人都想结婚就像默认所有人都喜欢芋头出现在火锅里,没有问过他人意见就扑通扑通下了芋头,非常烦人)。
: 吊诡(也没那么吊诡)的是,我们同时也信仰一句话,婚前脑子进的水,就是婚后流的泪。我以前常想着我就是不要流太多眼泪,为什么人们对于我的清醒如此不乐呢?琢磨久了,才意识到不乐的情绪背后,是气我“骗杀不易”。
: 女子的处境如此险衅。
: 如果我们真正认为少子化是个严肃的问题,阻止女子受教育,既卑鄙又不切实际,唯有从“东亚的家庭与婚育文化”思考起。社群让本来那些隐密幽微的婚后鬼故事纷纷流传出来,进入公共视听,催婚也失去了正当性。有些人与其怪当代女子骗杀不易,不如想想怎么不拿骗杀他人的时间来端正自己的品德。
: 交往十年之后,我跟刘先生去登记,在于我也喝了人家炖煮的上百锅鸡汤,享受多年他精心打理的家务,没有他的存在,我不可能如此稳定地创作,的确有必要利用婚姻,作为资产分配的手段。我承诺过,哪日我们没有在一起了,在一起时的作品的版税,还是会流向他的。与爱情无涉,更倾向人跟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即使激情不成,当年那识于微时的相濡以沫,感激还是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