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时此刻”爱情心理学心得-单元五及六

楼主: psylee01 (穗波心理师)   2023-12-15 18:06:50
本文有雷,不喜勿入。其中对“单元六 旧的”分析是许多男性会有的状况,宜注意之
本文曾在12/4部分刊登过,今配合podcast 相应集次的上架讨论。
单元五:完美的躲避球赛~表错情、会错意常使人尴尬,但它并没有错
人的性取向可能是同性、异性潜质兼俱,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在观看这集时,观众要小心观察,不然你也可能会像剧中的葛嘉豪一样会错意了。在第一次观赏该剧时,本来以为谈的是同性恋的葛嘉豪活化黄少广的同性恋潜质,然后最后两人修成正果在一起。但观看第二次时,才发现,身为同志的葛嘉豪因为喜欢上来公司实习的黄少广,一直在评估及想像他们之间擦出爱情的火花,在该集前段两人喝酒之后,黄少广去亲吻葛嘉豪的桥段,应属葛嘉豪的想像,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虽然导演并没有做想像动作的处理,令人费解也令人容易误解,但或许这就是导演刻意要表达的,因为在该剧葛嘉豪曾说:“
我看过一篇报导,两个男生共睡一张床过夜,有18%的人,都曾经有过或希望有同性性经验,这些数字远高于任何同志族群的统计资料。 ”,可以合理猜测导演或许要表达:每个人的性取向是一种光谱,光谱的两个极端就被世俗归为“同性恋”或“异性恋”类别,其实人的性取向可能是同性、异性潜质兼俱,只是比例不同而已。这般想下去,就会来到一个严肃的议题:我们固定的性取向,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不过我不打算深入讨论这种学术性的问题,而是想就这集揭露的心理处境加以分析。
谈恋爱先要避免“会错意、表错情”
先谈“会错意、表错情”这个现象,不管在异性恋或是同性恋的恋爱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在心理学的观点中,是恋爱者偏误地解释对方的言行,认为他也有像自己对他的情意。这基本上是一种自己内心状态的投射,比如对方朝自己笑一笑,自己迳自解释对方对自己有好感才如此笑,换言之,当喜爱一个人的时候,对方的一言一行都被纳入自己的爱情想像脉络中,很像近来在日本社会一个流行用语,叫“蛇化”,意即看到对象不雅的外观和动作,都会解释成“他好可爱”。“蛇化现象”可说是“缺陷的部分被完美的整体同化了”,有的人解释成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
象,我的感觉是“自己家的小孩最可爱”,而在心理学类似的现象是“月晕效应”(halo effect),当你对某个人印象好时,也连带认为他在其他方面很好。当“月晕效应”被放置在爱情的脉络理解时,就可以这么说:当你喜爱一个人,连带认为对方各方面都为你所喜爱,对方带给你的感觉,像月晕一样扩散到对方的其他面向,对方的“整体”就被喜爱着,他的各个方面(部分)被整体牢牢地涵盖住。况且认为,对方的言行似乎是向你散发 来,这就是爱情中“会错意”的心理基础。
而“表错情”是因为会错意而表现出来的错误判断行为,例如后来,葛嘉豪亲吻了黄少广,被黄少广一把推开,甚至质疑葛嘉豪在做什么?而在我们现实一般谈恋爱的过程中,“会错意”的情况所在多有,但是不是会因会错意而“表错情”呢?我的实务观察是,有许多人宁愿自己沈浸在“会错意”的氛围中,让自己陷入暗恋的美好氛围中,也不愿进一步向对方去表达,原因很可能是我在第三集所说的,“当在做美梦时,通常不愿醒来。因为醒了,梦就碎了”,自己其实隐约知道自己有会错意的风险,而避免“表错情”。
避免“会错意”的原则
那如何避免“会错意”呢?曾有一句话叫:“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整个重点在“求証”上,通常在升温一个可能的恋情时,通常是两人交流、有来有往,互相接应,然后累积告白的能量,以致于相互认定,剧中葛嘉豪在黄少广伤心之际,突然亲吻他,在我看起来,这个身体的动作可视为强力告白,层级拉得太高。这种告白在对方没有相应的情思下,通常会像剧中表现,突然吓跑对方,而且让关系整个尴尬,甚至让自己涉入“性骚扰”的风险;但若是对方有相应的情思,那么这种形式的告白,不仅让对方惊喜,而且会有“整个世界仿彿只有我们两人”的感觉,很罗曼蒂克
。但我认为,如果没有十足十的把握,这种强力告白还是风险太大,建议各位在谈恋爱追求他人的路程中,循序渐进,先以口头或者轻度的身体接触(如牵手)确认之后,再进行层次高级的动作(如亲吻)。
爱一个人并没有错,但要考虑告白形式
另一点,此剧也点出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对同志族群仍不够友善,葛嘉豪因为对他的感情对象、性取向,没辨法大声说出,谈到此议题时,多只能闪躲,而不能“主动出击”,后来他自我建设地说服自己:“爱一个人有什么错?”(其实没有错,而是他的告白动作太激烈有争议)。剧中后段描绘一个理想结局,就是同性恋者也可以有直男的好朋友,他们之间也可互相喜欢,虽然喜欢的内涵不见得是爱情的品质,而像是好朋友之间的爱,彼此均可敞开心胸,互相支持,“被接住”。而我自己也有同志的好友,对他并不是爱情的喜欢,而是对一个朋友的喜欢。
单元六:旧的 ~学会考虑对方感受、对等付出,才能避免成为恐怖情人
复合的两个要件
我很高兴这部单元集的出现,因为它描绘了许多男性在恋爱中会犯的错误。就人格特点来讲,乔(Joe)其实是个深情的人,周到又温暖,但为什么前女友方若南不领情呢?不要和他复合呢?
先谈“复合”,通常复合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原来导致分手的问题不存在或已经减少到可忽略的程度;二是两人都有意愿复合,心理的图像,是两人彼此带着爱相互注视对方?在乔国森(Joe)和方若南的爱情中,第二个条件较没有问题,但第一个条件有很大的问题,乔其实一直都不晓得方真正的需求,而所提供的温柔体贴,是从他自己想像而来的,大部分都是由他自己观点出发或是以讹传讹的刻板印象,比如他曾在超市和女友求婚的方法,他一直不了解这个方法不适用所有女孩,他曾向方表示“一般女生被这样求婚不是应该很开心吗?”这句话最为经典。
并不是爱着对方,就给他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而是要考量对方的想法
我曾在“伴侣说我‘爱得太紧’”一文中表明,原来伴侣要感受到爱,并不是由自己的担心出发,而是从伴侣的角度来设想,也就是说,并不是爱他,就给他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而是要考量对方的想法。我也表示过,在爱情中,因为爱对方,所以习惯给予。但是这种给予必须从对方角度来想,才能成就美好的关系。也就是说给予他所需要而不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乔就是犯下这种错误,他一旦认定喜爱对方,就一股脑儿“献给”对方最贵重的东西。而所谓最贵重的东西,往往是乔自已先行认定的,搞得方倍感压力,方在剧中呐喊到:“因为你的好意让我很有压力!”,
在我的经验中,许多男性不太能懂这个道理,他们就像乔一样,付出了自己的好意、用心,却得不到对方的良性回应,继而怀疑对方是不是一开始就在“耍弄他或看不起他”,并不是你上了舞台,努力表演,对方就应该是你的观众。对方多因为“你爱得太紧”,而像方感觉乔像“控制狂”,甚至“恐怖情人”。
悠游在爱的交流里的两大原则
那么该怎么办呢?在这些所谓爱的交流中,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相处原则,就是“对等性”以及“从对方的角度来想”。
“对等性”可以约略理解为,对方用什么样的质量对待你,你也用类似的质量对待对方,顶多多一点点,这样才不会失去平衡。如果对方待你一分,千万不要回报十分,而是以一分或一分多一点点回报,这样对方和你之间的来往,就会感到平衡轻松没有什么压力。
而“从对方的角度来想”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平时相处时留意对方需要的,而不是你自己认为重要的,礼物并不是越贵重越好,而是合宜的,这才是体贴的表现。
(更多讨论在“穗波心理师谈情说爱”podcast EP60, 免费无置入广告)
作者: Chardonnay19   2023-12-16 01:52:00
要工商几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